完成对澳门的围困之时,贾琏令王家在广州的驻商代表过来听训。
今非昔比,王家代表站在贾琏的面前时,低下昔日高傲的头行礼道:“小的王平,给姑爷请安!”
贾琏没搭理他攀亲戚的话茬,毫无表情的脸上,冰冷的眼神看着他:“知道为何传你来么?”
王平知道不妙,也猜到了原因,但只能继续装傻:“小的不知!”
靠着椅子的贾琏坐直了身子,语气变得越发的冷:“王家盘踞安南,内地官员看在贾王两家是亲戚的份上,多少给点照顾。可是你们怎么做的?走私逃税不断,朝廷命令禁止的大烟也走私,王家帮着西洋人毒害国内的百姓,挣点昧良心的钱。你告诉我,王家真如此缺钱,快吃不上饭了么?还是说,你们王家贪得无厌。欲壑难填?”
王平不敢抵赖,他很清楚贾琏一定是搞清楚了底细,才会说这番话。如果强行抵赖,那就是在羞辱贾琏。
“生意嘛,不都是为了挣钱么。”王平也只好捏着鼻子遮遮掩掩的承认,字面上不留把柄那种。
嗤……,贾琏一声冷笑。说到王家的生意,实在是一言难尽。
当初王家可以说走在了最前面,挣钱的路子那是太多了,只要敢于开拓,先下南洋闯荡一番,或者配合贾琏一起干,王家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可惜,当初王家选择了保守,错过了后续太多挣钱的机会。如果一直保守,倒也无所谓了,反正低调嘛,怎么过不是过。
现实情况是王家养成了路径依赖了,一直与沙逊保持生意往来,即便是知道贾琏与沙逊的关系极其糟糕,王家也没做出任何改变。如今更是成了沙逊贩卖大烟的帮凶之一,依仗着地缘优势,无论从海路还是陆路,都有可以有触角深入内地。
这里固然有朝廷对于大烟的毒害,没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大多数官员也没太当一回事。更别说在贿赂面前,多数官员的节操还不如婊-子的裤带。朝廷固然有法律,但是地方官员也有自己的对策。是啊,这犯法的买卖,这不是没抓到么?总之就很灵活!
以前贾琏在的时候,两广的地方官员还算是坚决执行了禁烟政策,后来贾琏走了,下面的官员胆子渐渐的肥了。
只能说,事实上封地的安南王家,在这其中发挥了极其恶劣的作用。
“我也犯不着跟你生气,回去告诉王家的话事人,就说是我说的。本钦差离开之前,希望能看见王家有所行动。做错了事情不能不惩罚,既然王家自认为事实割据,可以无视朝廷政令,本钦差立刻上奏朝廷,暂停安南与内地的一切联系,并视王家后续作为来决定,是否为叛乱!”
贾琏一番话说完,王平噗通跪下了,连连磕头:“姑爷,万万不可啊!”
贾琏看都没看他,起身就走,王平起身要追,被柱子带着两人拦住,抬起来捂着嘴丢出了薛家大门。
初夏的广州早已进入酷暑,被丢在马路上的王平,如同趴在冰面上,顾不得衣服脏了,爬起来就跑回去,要第一时间给王家送回消息。
王家的事情先放一边,澳门方面因为突如其来的通知已经乱作一团。
毫无疑问,澳门方面没有丝毫的心理准备,更没想到周帝国方面的态度如此强硬与坚决。
当天通知,当天军队就出现在外围,新军开始挖壕沟,同时构筑大炮阵地。海面上,南洋舰队出动十艘战舰进行封锁,船只离开必须接受检查,没发现大烟才允许离开,一旦发现立刻扣船。至于船只想进入澳门,那也要先检查,没有问题也不许进入,而是立刻离开。
澳门总督马杜罗,发现周帝国来真的时候,立刻亲自提出要求,面见帝国钦差,当面谈判。
接到汇报的贾琏根本不给他见面的机会,而是吩咐下去,此前传达给对方的内容是通知,通知懂不懂?
马杜罗现在恨死沙逊了,着急上火的两天没睡觉了,抓头发一把一把的掉,牙齿还疼的厉害,只能喝点稀粥。
“沙逊呢,现在人在哪?”马杜罗问手下,得到的回答:“在印度!”
“好吧,最后尝试一次!”马杜罗再次出发,再次在边界拦下了。
上次还能见到一个标统,这次只能见到一个队官,并且很不客气的示意手下,**上刺刀。
“我有重要消息通报你们的钦差,我要见他。”马杜罗摆出很有底气的样子,拦路的队官有点犹豫了,万一是真的呢?
“你等着!”队官赶紧去汇报,一级传一级,到了贾琏这里。
“本钦差对西洋人的情报毫无兴趣,再次重申,是通知。”贾琏很无语的告诉前来汇报的新军统制,若非他是贾家家将的弟子,贾琏能踹他!
马杜罗这边再次碰壁了,被上司骂的狗血淋头的队官怒火中烧,指着马杜罗的鼻子骂:“听好了,最后一次通知你,限期撤出澳门!”
贾琏一直觉得有个事情很奇怪,作为列强之一,中国人居然愿意讲道理。并且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动用武力,这就很神奇。
只能说,国人还是对这个世界当前的局势有深刻的了解,现阶段的世界,就是个弱肉强食最赤裸裸的时代。
作为列强之一的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只要能抢下的地盘,就一定能占住。
这个很重要,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启后,缺少石油资源的中国,必须占住东南亚和中东的部分产油区,还有就是中亚的产油区。
只要补上石油这个短板,还有庞大的有效疆域做基础,一旦成功进入工业化,中国就是无敌的。
总而言之,这个世界霸主做定了,有生之年,生拉硬拽也要坐上去。
别人不着急,贾琏还真就是时不我待的感觉,过去还是浪费太多时间了。
就在贾琏按部就班的先解决澳门问题时,安南的王家也接到了贾琏的消息,与此同时,两广总督崔成在桂林也接到了贾琏的公文。
贾琏的公文非常明确,从陆地上断绝与安南的边境的联系,严厉打击任何形式的走私行为。
崔成算是张庭恩一手提拔起来的重臣,曾出任湖广总督。因为他青云书院的出身,张庭恩屏退后,崔成与李清走的比较近。
所以,贾琏作为钦差南下时,崔成算准了时间,故意去广西巡视。
什么意思呢,崔成自认为是内阁大臣的有力竞争者。不愿意面对同样是内阁大臣有力竞争者的贾琏。
更不要说,崔成比贾琏大了二十岁,同为青云书院出身。崔成可以依附张庭恩,却不愿意向贾琏低头,不愿意外人误会,他与贾琏是一伙的。
这种心态就很微妙,很难言明,或者说是宦海二十年的老官僚,**上的一点心得。
通俗一点说,如果他与贾琏关系太好了,以后他入阁的阻力就会增加很多。入阁以后呢,还要与贾琏竞争首辅。
是啊,崔成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如果是承辉帝在位,他没这个想法,但承辉帝没了,崔成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这么说吧,崔成的判断,眼下这个内阁五个大臣,林如海可能再做一任,其他人基本都要换掉。
理由也很强大,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元一定会用他自己的人做内阁大臣。
什么是自己人呢?比如老师!以及潜邸旧臣。
那么李元真的是这么想的么?
如果是没有被贬到南洋之前的李元,自然是这么想的。
经历过南洋几年低潮期的李元,心态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在的李元在用人上,首先考虑的还是能不能成事,其次就是有没有进取精神。
这完全是受到了贾琏的影响!
所以现任内阁五个大臣,在李元看来,先帝留下的内阁班子很不错,都是能做事的大臣,缺点在于过于保守了。
所以,李清没有大动干戈的想法,而是耐心的等内阁任期到了,先把贾琏弄进内阁,熟悉一届之后,推到首辅的位子。
君臣二人年龄差的不多,到时候贾琏作为内阁首辅,两人联手可以将先帝留下的盛世往前再推高一层。
李元也是有野心,有**抱负的。至于所谓的潜邸旧人们,李清在南洋期间看的很清楚了,有的人不是不忠臣,就是单纯的能力不行。
对于贾琏的公文,崔成也就是看一眼后,丢给了广西巡抚,嘴上说一句照办后,再无其他,不存在派人盯着执行。
甚至崔成都很反感贾琏这份公文,你虽然是钦差,也没资格命令我做事。
按照程序,应该上奏朝廷,由皇帝批准后,内阁发文执行。不要以为皇帝给了便宜行事的权利,就当真自己是上司了。
贾琏与崔成真不熟,毕竟调走后他才继任的,不算继任,贾琏以前不过是代理。
住在薛家的贾琏,把薛蟠叫来,交代他一番:“缅甸那边,你派人去传个话,让他们查一查大烟的事情,不着急动手,等整个渠道都查清楚了,再来一次狠的,一网打尽。”
薛蟠还有点担心,再次自白:“琏哥,薛家商行的人绝对没有做大烟的生意!”
贾琏笑了,轻轻的踹他一下:“我要不信你,能让你去办这个事情?我们在缅甸没驻军,只有所谓的商行护卫队。英国人在印度那边,现在有点压不住场子,薛家商行是有功劳的。不过也别高兴的太早,英国**迟早要下场的!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对那边的人口没需求。”
薛蟠好奇的问一句:“琏哥,我看那些印度人,非常的好管理,为何链哥就是看不上他们呢?”
贾琏也没解释,淡淡道:“以后你就知道了!现在别问,照我说的做就行。”
薛蟠没再问,这个问题,这一辈子他都不会有答案了。
贾琏也很无奈,与现在的人根本解释不清楚这个问题。
后来为何有东亚怪物房这个说法,真就是这一片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圈子,就是能卷。
所以呢,贾琏宁愿要日本和**的人口,也不要南亚以及东南亚的人口,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就日本而言,现在的幕府还要感谢天朝上国呢。那么多人,养不活。幕府现在靠卖人口,就能挣不少呢。
相同的还有**王室,也对移民很有热情。这钱来的太容易了,不就是人么,生就好了!
安排完毕之后,贾琏依旧没有闲着,而是开启了各个卫所的巡视。
两广海岸线漫长,到处都能登陆,所以设立了诸多海防卫所。
贾大人不想搞不教而诛那套,这次来到广州后,开宗明义,就是奔着打击大烟走私来的。
所以,先发公文再巡视。如果这样都被钦差大人抓到了鸡脚,那被收拾就不能怪贾大人了。
只能说因为安南的缘故,想要封禁海上走私那可太难了。尽管如此,贾琏还是要先做一做样子。
花上一个月巡视一圈后,所有卫所都比较懂事,没给钦差找麻烦。
贾琏所到之处,都要耳提面命,这买卖不能再做了,否则被抓到了,钦差大人带头收拾。
有多少用处,贾琏不知道,也不在乎。私下里早就布置下去了,各方面收集情报,暂时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先解决澳门问题,再解决王家问题,最后就是缅甸那边的渠道,先打一次,给英国人一点警告。
当然了,官方的警告,贾琏也没漏掉。
巡视结束后,回到广州,将商务区的英国代表穆里根叫来。
“我方鸿胪寺发出的相关抗议文件,想必你已经知道你了,请你过来就是再次重申,我国对于**贸易的禁绝决心。希望阁下回去之后,告诫贵国的商人,不要知法犯法,因此导致两国关系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听到这番话的穆里根也很无奈,摊手道:“尊贵的公爵阁下,您是了解我国具体情况的。商人的行为,我国**很难左右。以印度为例子,东印度公司的任何举动,都是商业行为,**无法干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