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原配找上岛,禁欲首长宠疯了 第251章 80吨煤灰

();

“哪里哪里。”

林玉书回握住对方的手,嘴上客套,内心却明白下次可不见会有这样的机会。

毕竟煤炭永远不愁销路,但全海城可不止他们一家农场能提供生猪,今年也算是赶巧了。

这样算下来,其实是他们朝阳农场更占便宜些。

按照合约,朝阳农场届时只用在两个月后,赶在过年之前将生猪运过来就算数,煤炭却可以当场运走。

从供销科出来,林玉书顺利拿到了批条去领煤炭。

但运输又成了一个大问题。

当下可没有什么包送到家门口的服务,尤其是东山岛和海城之间还隔着一片辽阔的海域。

必须先用卡车将煤炭运送到码头,再由大吨位的轮船运送到东山岛,这中间光是运输费都需要花费不少。

李副厂长见状主动道,“我们机械厂的卡车可以帮忙运送到码头,不过船运的事,估计得要你们自己解决了。”

“谢谢李副厂长,您今天可真是帮了我大忙。”

林玉书真诚道谢,他们农场经费有限,能省一笔算一笔。

李副厂长真是太够意思了。

李副厂长脸上带着和煦的笑意,“不用谢我,我今天顶多算个带路的,能达成如今这种效果,都是你个人努力得来的。”

别的不提,光是林玉书拨动算盘,噼里啪啦跟贾科长来回算账的过程,看得他全程不敢眨一下眼睛,生怕错过了最精彩的时刻。

也刷新了他对林玉书的认知,不仅能造拖拉机,嘴上功夫也是相当厉害。

和贾科长这种老油条对弈,也丝毫不落下风。

以林玉书这个年纪,有这样的本身已经相当了不得了。

即使被夸,林玉书也依旧保持着谦逊的态度。

嘴角含笑调侃道,“可要是没有您带路,我连贾科长的办公室门往哪儿开都不知道,所以说,您功不可没。”

“哪里哪里。”

两个人来了一波商业互吹,李副厂长嘴角咧到了耳后根。

林玉书说话真是太好听了,若不是他们机械厂职工太多,要的猪肉数量太大,怕朝阳农场供应不上,他都想用拖拉机同农场换猪肉了。

想到即将要同林玉书说的事,李副厂长面子上有些讪讪的。

“林玉书同志,我有愧于你啊。

昨天在我家同你商定的新拖拉机分红一事,只是我口头决定的。

昨晚我去找了老厂长彻夜长谈,最后根据机械厂几个财务算出来的总账,只能按照每卖出一台拖拉机,给你结算三块钱的分红。”

比起昨天说好的五块一台,少了整整两块钱。

积少成多,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李副厂长面带愧疚。

昨晚老厂长已经严肃的批评过他,虽说给林玉书分红的事是他们早就商量好的,但具体定价的事还需要经过多人计算。

也怪他昨天太过心急表现,事先将此事说破,导致如今这种尴尬局面。

“作为补偿,我们机械厂今年近三个月的煤灰,大概在80吨左右,可以分批次免费送给你们朝阳农场,你看意下如何?”

机械厂的煤灰是指煤炭燃烧过后剩下的灰烬,本身不值钱。

但作用大着呢,尤其是在农业方面。

它既可以改良土壤成分,又能增加土壤肥力,是很好的天然土壤用料。

煤灰本身也是天然的干燥剂和保温剂,大棚育苗和养殖上也同样适用。

洒在猪圈中,可以利用煤灰的强吸附性,保持圈舍干燥,减少患病率。

鸡鸭等禽类动物喜欢沙浴,翅膀扑腾的同时,会啄食煤灰中的小颗粒,能促进消化和钙吸收。

正因如此,机械厂的煤灰虽然不值钱,但格外抢手。

海城附近的农场和生产大队,都得有煤灰票才能拉到一部分,这80吨已经是李副厂长和老厂长反复斟酌,最终决定用内部特批的方式划拨给朝阳农场。

林玉书略一思考,很快就明白了李副厂长的安排。

看似少赚了钱,实际上这80吨煤灰带来的价值远不止如此。

朝阳农场开辟出来的荒地,肥力弱,虫蚁多,有一半以上都需要经过后期改良调整才能变成熟地良田。

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煤灰,如今直接送给他们了。

再者说,她现在还真不缺钱,光是这段时间的奖金就有不老少,还不如顺手推舟承了机械厂的这份情。

“真是太感谢李副厂长了,有了机械厂支持的这一批煤灰,我们朝阳农场明年的粮食产量一定能往上再翻一番。”

李副厂长见她眼神清澈、朝气蓬勃,没有丝毫生气的样子。

内心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颇为欣赏林玉书这份豁达,这可是不少钱,换成是他都不一定有这么痛快。

林玉书小小年纪,就能视金钱为无物,实在是难得。

殊不知,林玉书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还能从机械厂再拿一笔钱,不管机械厂给出的分红单价是多少,都是她赚到了。

回到招待所以后,林玉书将刚签好的合约往贺庆丰面前一放。

小脸上带着俏皮和自豪,“贺场长,你瞧瞧这个。”

贺庆丰特地戴上眼镜,一个字一个字的挨个查看,足足看了三遍才终于确认,激动得脸嘴唇都在颤抖。

“这、这竟然是真的?

不仅买到了煤炭,煤炭公司还给咱们农场赠送煤炉子?这天大的好事竟然真的落到咱们头上了?”

这回换成是贺庆丰发出连环三问,满脸的不可置信。

“不是买,是置换,煤炭公司打的也是支援农业建设的旗帜,相对应的,咱们农场需要提供4头生猪作为物资置换。”

林玉书郑重否认,关系后几年后的大运动,有些敏感词汇还是需要注意。

“置换?这是肯定的,肯定的。”

贺庆丰宕机的大脑终于反应过来了,计划经济时代下,可是不允许私人买卖的,否则那叫投机倒把,是要吃花生米的。

他稍稍平复了下心情,心底的澎湃依旧无法用语言形容。

即便一开始从电话中他已经猜到了林玉书的打算,但也没有想到她真的能够办到,还办得还相当出色。

只用4头生猪就能换来这么多煤炭和煤渣,怎么看都是他们农场赚大了。

“林玉书同志,你是这一份。”

贺庆丰毫不吝啬地冲着林玉书竖起大拇指,眼神里满是骄傲。

回去他可得好好同老苟吹吹牛,这一趟跟着林玉书出门,不仅顺利请到了建设沼气池的老工人。

路上还顺路救了人、买到了煤炭,旁人排队好几天都办不到的事情。

林玉书短短一个下午就搞定了,这速度简直不要太快!

当然,贺庆丰也清楚,在这中间林玉书肯定付出了很多努力。

“等咱们农场杀年猪的时候,到时候我让食堂大师傅单独给你做一桌好菜。

谁要是敢有意见,那就是跟我贺庆丰过不去,有本事自己也去煤炭公司把煤炭买回来!”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