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玉书见终于等到了自己想要的话题,眼尾忍不住流露出几分狡黠。
面上还是尽量学着霍世勋往日训话的样子,努力保持不动声色。
借了纸笔过来,一边拨弄算盘,一边计算。
“贾科长,您先别着急,咱们先来算一笔账。
按照去年国家统购统销的生猪价格来看,猪肉价格普遍在0.85元左右,我们农场打算用用一头160斤左右的生猪,通过生猪调剂和肉联厂统一采购的方式,同贵单位置换5吨优质煤。”
5吨优质煤的价格在140元左右,而160斤的生猪价格也差不多。
这样来算,双方都不会吃亏。
但贾科长显然并不满足于此。
之前是没想过直接和农场置换这种方式,现在就好像一个聚宝盆放在他面前,错过这种好机会下次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
“林副场长,160斤猪肉是不是太少了些?”
他主动拿过笔,将5吨优质煤的字样划掉。
“既然是工农协作,我们煤炭公司也可以通过计划外支援农业建设的方式,将5吨优质煤,调剂成10吨次等煤。
这样操作,既不违反规定,价格上也能便宜不少,数量还增加了一倍,只需要置换270斤猪肉就行。”
这下,不管是林玉书,在旁边围观的李副厂长,都在心里暗骂一声。
贾科长这个老狐狸,简直太不要脸了!
优质煤换成次等煤,数量可以翻一倍的事,刚才怎么不说。
不过这毕竟是农场和煤炭公司的交易,作为中间人,李副厂长也不好多说什么。
只是朝着林玉书递了个眼神,让她不用顾忌,甩开膀子干!
林玉书接收到信号,没有急着回应。
贾科长内心焦躁,开始考虑是不是自己提的要求太过分了些。
毕竟270斤猪肉确实不老少,可这已经是他最保守的估算了,三百来号人分下去,一人连一斤猪肉都分不到。
就在贾科长犹豫自己要不要催促一下的时候,林玉书终于开了口。
“贾科长,您这笔账算的不太对吧?
我们农场育苗和孵化都需要优质煤效果才能达到最佳,次等煤虽然便宜量大,但使用起来麻烦,风险也高,还得另外买煤炉子。
再说,现在全国上下供应都紧张,煤炉子可不好买。”
贾科长听着林玉书一笔一笔细致的同他算账,内心反倒安定不少,甚至隐隐觉得自己报的数量低了。
采购过程就像是一场博弈,不怕对方不接招,就怕对方没那个实力。
两百多斤猪肉,林玉书可是眼睛都不眨一下就默认应下。
这也侧面反映了,她这个副场长在农场内有足够的话语权。
林玉书见对方沉默,主动提议,“贾科长,我看不如这样,听说你们煤炭公司还有一批煤渣,煤渣不在供应计划内,更不占用供应份额。
不如用10吨次等煤、10吨煤渣,置换350斤猪肉,您看如何?”
听她提到煤渣,贾科长顿时清楚,林玉书这是有备而来。
心中也对她这个对手,更加重视。
煤渣确实不占用供应份额,年底的时候他们煤炭公司还会给煤炭用量大的几个单位赠送个几吨,这也算是对大客户的一种特殊福利,都是可以操作的。
煤渣的市场价普遍在8元一吨,按照林玉书这个计算方式,明显他们煤炭公司会略吃亏一些。
贾科长略一思考,很快再度开口。
“煤炉子的事情好解决,我们煤炭公司手里还有一批淘汰掉的二手煤炉子,都是兄弟单位,赠送几个煤炉子不成问题。”
“我看不如改成10吨次等煤,20吨煤渣,置换450斤猪肉。”
林玉书立马摇头,“您要是这样算,我们农场可就太吃亏了。
养出一头育肥猪不容易,不仅费粮食、费时间,人工开支也不小,总得从经济成本的角度考虑。
我们农业人一年到头就指望年底换点收益,我认为应该这样算……”
她拿着纸笔,重新采用了一套计算方式。
但显然,贾科长依旧不太满意。
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算盘的每一次拨动都是一场无声的战场厮杀。
现场虽然没有硝烟和战火,但这张办公室上谈判的事,却能影响到两个单位,好几百号人年底能不能过上个丰厚的好年。
熬到最后,双方以10吨次等煤,40吨煤渣,置换4头150斤左右重量的生猪。
同时,煤炭公司还会赠送五个二手煤炉子。
反正这些煤炉子都是回收回来的,放在仓库里也是吃灰,还不如当个添头送出去。
这场交易的最终结果,显然已经是双方互相拉扯后的极限,不管是林玉书还是贾科长,都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对于农场来说,只提供4头生猪,就能换来这么多煤炭,当然划算。
还有40吨煤渣,加上黄泥省着点用,不止今年冬天,明年冬天也够用了。
况且最后约定的还是生猪体重,并不是纯猪肉,这是林玉书能够争取到的最有利于农场的交易方式。
毕竟肉联厂屠宰完后,去掉猪血内脏什么的,有所损耗,对于农场来说以纯猪肉交换,并不划算。
贾科长那边也觉得占了大便宜。
4头育肥猪,那就是整整600斤猪肉!
至于内脏猪血杂碎之类的,清理干净了,加点萝卜白菜一锅煮熟,做成刨猪汤,就是他们煤炭公司的团年饭。
再加上肉联厂那边还有五十斤的猪肉份额,到时候每名职工差不多都能分到一块两斤的猪肉。
这样丰厚的福利待遇,在当前猪肉紧张的情况下,他们煤炭公司绝对是全海城头一份,说出去倍儿有面子!
要知道,往年正常情况下,他们煤炭公司在肉联厂能够争取到三百斤猪肉就算是顶天了的,还得磨破嘴皮,到处求人卖面子。
如今,不用肉票,不用占肉联厂份额,只用一小批煤炭和煤渣就能换到。
简直不要太值了!
在李副厂长的见证下,交易双方签订了一个书面协议。
算是走个流程,回头再让各自单位盖上公章,这场以猪肉换煤炭的物资置换就算完成了。
“林副场长,您太厉害了,期待咱们的下次合作。”
交易结束。
贾科长语气颇为感慨,眼神里毫不掩饰对林玉书个人能力的欣赏。
难怪对方能在这个年纪就当上副场长,有这份魄力和谈判的本事,她往后不管做啥都会成功。
更可怕的是,林玉书还不到二十岁!
往后还有无限可能。
相比之前,自己当年二十岁的时候,连工作都还没混上,这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