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早夭嫡子,全大清跪求我登基 第156章 检阅水师

();

谒陵之后,銮驾未返京师,而是继续北上,抵达吉林乌喇。

松花江上,水波浩渺。

数十艘崭新的战船,静静地停泊在江面上,船身刷着桐油,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光泽。

桅杆高耸,旗帜招展,甲板上的水师营兵士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身着号服,持刀按枪,威风凛凛。

康熙带着承祜,登上了最大的一艘楼船。

“祜儿,你看。”康熙指着这支雄壮的船队,语气中是压抑不住的自豪,“这是我大清新建的水师。北有罗刹国虎视眈眈,东有倭寇时常侵扰,我大清不能只有陆上雄师,更要有水中蛟龙。”

承祜的目光扫过那些战船。

这些船只形制上还脱胎于明代福船,但在细节上,已经有了诸多改良。

船身更显坚固,火炮的配置也更为合理。

“皇阿玛深谋远虑。”承祜由衷赞叹。

这支看似不起眼的水师,在未来**之战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检阅开始,鼓声雷动。

战船变换着阵型,时而成一字长蛇,时而成雁行之阵,往来冲突,进退有据。

船上的火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在江面上激起冲天的水柱。

兵士们的操演孔武有力,杀声震天。

承祜看得目不转睛,他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铁血气息,那是一个帝国正在茁壮成长的蓬勃生命力。

他没有问那些关于船坚炮利的技术性问题,那会显得他过于卖弄。

他只是在康熙的目光转向他时,轻声问了一句:“皇阿玛,这些水师的兵士,补给可还充足?关外天寒,他们的冬衣,可都按时发放到位了?”

一句看似寻常的关怀,却让康熙的眼神瞬间柔和了下来。

比起一个只知兵戈之利的储君,他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懂得体恤兵士的仁君。

“朕都已安排妥当。”康熙拍了拍承祜的肩膀,心中愈发满意。

当夜,吉林将军府内,灯火通明。

康熙屏退了左右,只留下承祜,在书房内看一幅巨大的舆图。

那舆图上,详细地绘制着大清的万里疆域,从东北的库页岛,到西南的云贵,无一不备。

康熙的手,最终点在了东南角,一个孤悬海外的岛屿上。

“台湾。”

他吐出两个字,声音不大,却重如千钧。

“祜儿,对此地,你有何看法?”

来了。

承祜心头一凛,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

他上前一步,目光落在舆图上,脑中关于这段历史的资料飞速运转。

“回皇阿玛,台湾孤悬海外,前明郑氏窃据,实乃我大清心腹之患。郑经虽死,其子郑克塽年幼,部将刘国轩、冯锡范等人各怀鬼胎,内斗不休,正是我朝一举收复的最好时机。”

康熙继续问道:“那依你之见,当派何人,领水师,担此重任?”

承祜深吸一口气,“儿臣以为,有一人,堪当此任。”

“谁?”

“靖海侯,施琅。”

当施琅两个字从承祜口中吐出时,书房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康熙的眼睛微微眯起,一道精光一闪而过。

施琅,这个人太特殊了。

他曾是郑芝龙的部将,降清后,又随郑成功反清,最后因与郑成功有隙,家人被杀,才再次降清。

这样一个人,反复无常,朝中不知有多少人弹劾他,认为他不可信。

康熙凝视着承祜,沉声问道:“为何是他?给朕一个理由。”

承祜不慌不忙,侃侃而谈:“儿臣以为,用人当用其长。论熟悉台湾海域,无人能出施琅之右;论水师战法,他经验丰富,远胜我朝诸将;论**之决心,他与郑氏有血海深仇,必会全力以赴。”

“至于其忠心……”承祜微微一顿,抬起眼眸,直视着康熙。

【微表情诱导】技能发动。

“皇阿玛是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自有君临天下、驾驭百僚之威。施琅是雄鹰,是猛虎,但只要缰绳握在皇阿玛的手中,他便只能是我大清最锋利的爪牙。”

“用其才,安其心,制其行。只要皇阿玛信他,给他平台,他必将为我大清,开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

康熙怔住了。

他发现,承祜所说的每一个字,都仿佛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他原本对施琅的那些许疑虑,在承祜这番条分缕析、又充满信任与魄力的剖白下,竟烟消云散。

这孩子,是真正地理解他!

“好……说得好!”康熙终于忍不住,一掌拍在桌案上,发出一声巨响。

他的脸上,是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激动。

“用其才,安其心,制其行!说得太好了!”

他绕过书案,走到承祜面前,双手扶住他尚显稚嫩的肩膀,虎目中精光四射。

“朕,就依你所言!”

他转身,厉声喝道:“梁九功!”

“奴才在!”梁九功连滚带爬地进来。

“传朕旨意!”康熙的声音洪亮如钟,响彻整个府邸,“授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着其即刻整顿水师,预备进取台湾!所有粮草军械,福建总督、巡抚,必须全力配合,不得有误!”

“嗻!”

梁九功领命而去,脚步匆匆。

书房内,重新恢复了安静。

康熙看着眼前的承祜,目光前所未有的柔和。

他伸手,轻轻抚了抚承祜的头顶,就像一个最寻常的父亲,对着自己最骄傲的儿子。

“祜儿,你,长大了。”

承祜抬起头,迎着康熙的目光,像他小时候那样:“儿子即使长大了,也是皇阿玛的儿子,永远为皇阿玛分忧。”

康熙一怔。

又听承祜继续道:“若是皇阿玛开恩,儿臣也想和施琅一起去战场,儿臣不想做纸上谈兵的空壳。”

“胡闹!”康熙一听,立刻呵斥道,“你如今才几岁?”

承祜本来也没想现在就去,闻言立刻道:“那过几年儿臣长大了就可以了?”

康熙:“......”

这臭小子,还挺会钻空子的。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