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营?!”
朱标疑惑的看着叶凡,不解的惊呼道。
叶凡微微颔首,顺势伸出三根手指。
“其一,曰神枢营。”
“当遴选天下善骑射,精于奔袭突击之勇士,仿元人旧制,亦可吸纳草原降卒中之精锐者,组成精锐骑兵。”
“来去如风,冲击如雷,是为大军之锋矢,追亡逐北,无往不利!”
“其二,曰神机营。”
“此营不重刀弓,专司火器!”
“集中工匠,精研火炮、火铳,演练火器战法。”
“试想,两军对垒,万炮齐鸣,铳声如雨,任他铁甲骑兵,也要在火海之中灰飞烟灭!”
“此乃破阵摧坚,守城御敌之利器!”
“其三,曰五军营。”
“此乃大军中坚。”
“步卒为主,辅以车营、工兵等。”
“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阵法严整,攻守兼备。”
“乃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是为国之战刃,不动则已,动则山岳崩摧!”
“此三营,各有专长,互为犄角。”
“神枢营为耳目尖刀,神机营为雷霆重锤,五军营为坚实壁垒。”
“三者合一,近可固守国门,远可诛灭强敌!”
“假以时日,精心锤炼,纵然是草原诸部引以为傲的铁骑,在我大明新军面前,亦未尝不可一战,甚至……战而胜之!”
朱标听得心神摇曳!
仿佛已经看到一支装备精良,纪律严明,战法新颖的无敌雄师,在自己的麾下成型!
那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威望”,而是实实在在,可以握在手中的力量!!!
有了这样的力量,何愁不能立威?
何愁不能震慑兄弟与勋贵?
他重重地点头,眼中燃起了前所未有的火焰。
“老师之谋,深远见地!学生知道该如何做了!”
“迁都新军,学生志在必得!”
……
武英殿内,烛火通明。
朱元璋并未像往常一样伏案批阅奏章,而是背着手,在殿内缓缓踱步,目光时不时地瞥向殿门方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毛骧如同沉默的影子,侍立在不远处。
他知道,陛下在等,等东宫那边源源不断传来的消息。
终于,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起,一名锦衣卫探子快步而入,在毛骧耳边低语几句。
毛骧立刻上前,躬身禀报。
“陛下,东宫最新消息。”
“叶先生已为太子殿下剖析燕王之事,其策在于…将一切缘由,尽数归于那僧人姚广孝妖言惑众,蒙蔽亲王。”
“言燕王殿下乃是因兄弟情深,受小人蒙蔽,方有逾越之举。”
朱元璋闻言,脚步猛地一顿,眼中骤然爆发出惊喜的光芒!
他猛地转过身,抚掌低赞。
“好!”
“好一个叶凡!”
“此计大善!”
他脸上多日来的阴霾仿佛被这一阵清风吹散了不少,语气中带着难得的轻松和赞许。
“咱担心的,就是史官那支笔,将来在史书上写下咱老朱家的子孙为了皇位兄弟阋墙,骨肉相残!”
“标儿仁厚,老四…也算骁勇,若因这事留下污名,咱这心里……”
他摇了摇头,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叶凡这小子,直接把脏水全泼到了一个外人身上,既保全了老四的名声,给了他一个台阶下,又堵住了天下悠悠众口,避免了朝堂上无谓的攻讦和流血!”
“妙!真是妙啊!”
朱元璋越说越是满意,眼中精光闪烁。
他立刻对毛骧吩咐道:“二虎,你立刻安排下去!”
“动用在北平的人手,抢在标儿的人前面,不要暴露身份,把那个姚广孝的罪证给咱暗中坐实了,等标儿的人到了,顺水推舟就行!”
“要做得干净利落,天衣无缝!”
“罪证,一样都不能少!”
“务必让所有人都相信,他就是那个包藏祸心的罪魁祸首!”
朱元璋这么做,既是帮儿子把事办得更稳妥,避免东厂的人手脚不够快或者出了纰漏。
毕竟锦衣卫在藩王封地经营更深。
同时也是为了确保局势能按照他期望的方向走,彻底将这场风波消弭于无形!
“臣,领旨!”
毛骧毫不迟疑,立刻派人去安排部署。
解决了燕王这个燃眉之急,朱元璋的心放下了一半,但随即又提了起来。
他重新开始踱步,眉头微蹙,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问毛骧。
“这立威之事……”
“叶凡又会给标儿出个什么主意?”
“总不能真让标儿去把他那些兄弟再打一顿吧?”
他对叶凡那天马行空的思路是既期待又有点没底。
时间在等待中一点点流逝,朱元璋显得有些焦躁,不时看向殿门。
终于,又一名锦衣卫探子匆匆而来。
毛骧听完禀报,脸上也露出一丝奇异的神色,快步回到朱元璋身边。
“陛下,东宫消息。”
“叶先生为太子殿下所献立威之策是……”
“请太子殿下,向陛下请求,于迁都之际,组建并执掌一支直属于天子的新军!”
“哦?新军?”
朱元璋挑了挑眉,示意他继续说。
毛骧将叶凡关于设立神枢营、神机营、五军营的构想,以及这三营各自的职能、装备、战法……
尤其是那“神机营”专司火器,破阵摧坚的描述,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
朱元璋起初只是静静听着。
但随着毛骧的讲述,他的眼睛越来越亮!
到最后,几乎是精光四射!
他不再踱步,而是站在原地,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胡须,脸上充满了震惊、赞赏和一种豁然开朗的兴奋!
“神枢、神机、五军……好!”
“好一个三营分立,各有专攻!”
朱元璋忍不住击节赞叹!
“骑兵突袭,火器破阵,步卒攻坚!”
“三者合一,互为依托!”
“这已不仅仅是卫戍新都的禁军,这分明是一支足以改变未来战争格局的野战强军!”
他的思绪飞快转动!
立刻意识到了这其中更深层的含义!
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而且……这小子,还真是时时刻刻不忘帮咱标儿的造、反大业啊!”
“哈哈!”
朱元璋非但不怒,反而龙心大悦。
“这支军队一旦建成,并且牢牢掌握在标儿手中,那便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什么淮西勋贵,什么拥兵藩王,在这等新军面前,都得掂量掂量!”
“这才是真正的立威之本!”
“比什么口头训斥,权术敲打,都要管用十倍、百倍!”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朱标手握这样一支强军,君临天下的模样!
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叶凡识见之高的激赏!
就在这时,第三波消息再次传来!
毛骧听完后,再次禀报。
“陛下,库房那边亦有回报。”
“叶先生今日与吏部主事李进交谈,论及大明未来方向。”
“那李进,竟颇有见识,言及开拓海洋,宣威异域,取长补短之道,其眼光胸襟,不似寻常年轻官吏。”
“李进?”
朱元璋微微颔首,对这个名字他已有印象。
“马三刀的侄子……”
“看来,叶凡这小子,不只是在为标儿出谋划策,还在暗中为标儿物色,培养将来可用的人才!”
“这个李进,能入他眼,想必确有几分真才实学。”
朱元璋负手而立,望着殿外沉沉的夜色,心中感慨万千。
叶凡此人,如同一个无尽的宝藏。
总是在他需要的时候,给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保全兄弟名声,献上强军之策,甚至还在为未来储备人才……
“看来,咱这把剑,是越用越顺手了。”
朱元璋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深邃难明的光芒。
可没成想,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而带着怒意的脚步声。
连通报都没有,御书房的门便被“哐”地一声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