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771章 争先锋

“我大概是老糊涂了。”

“我居然想唤醒一群装睡的人!”

宫城门下内省,李逸的公房内,傅奕两杯酒下肚后,面对着那位年轻的御史中丞直言道。

马周给他傅奕空掉的杯子又续满,知道傅奕年纪大了,他没挑劲大的柿子烧,选的却是魏征家酿。

以关中黄土高原上的软糜子加上甘泉水酿制而成,

酒液黄里透红,口感微甜醇厚,还有温中散寒、舒筋活络之效。

马周是个很好的倾听者,

傅奕来前就喝了一葫芦了,此时又几杯魏公家酿下肚,话越来越多,说的也是越来越大胆。

最后忍不了又是抨击佛教于国于民的危害,说到生气处,忍不住手拍桌子砰砰响。

“经历隋朝两帝的崇佛,佛教盛极一时,寺院遍地都是,僧尼数量与日俱增,

遥想当年胡佛未入中土之前,

八十父老,击壤而歌。十五少童,鼓腹为乐。耕能让畔,路不拾遗。孝子承家,忠臣满国。”

马周道:“我亦曾读过些佛经,在大般涅槃经中亦说,善男子,我涅槃后,浊恶之世国土荒乱,互相抄掠,人民饥饿。尔时,多有为饥饿故发心出家,如是之人名为秃人。

是秃人辈,见有持戒威仪具足清净比丘护持正法,驱逐令出,若杀若害。”

“刚才太史令说的如今佛门中诸多问题,都是这些动机不正的僧人所致,

佛陀也说这些人,不是真正修行僧人,只是秃人,是光头俗汉,

这些人只图私欲,根本不把戒律当回事,见到有人持戒,威仪具足,具有清净幢相的比丘,护持正法,反而会生起嗔恨心,

然后他就会驱除清净比丘,把他们赶出寺庙,甚至是打骂持戒僧人,甚至加以杀害。“

马周缓缓的继续道:“就如此前三阶教,信行禅师本是个能持戒的苦修头陀,可他圆寂后,徒子徒孙们却多是不守戒律的光头俗汉,甚至是掉进钱眼里堕落迷失,

因此朝廷如今禁断三阶教,将那些秃人强令还俗。

接下来,

也还会对天下寺院僧人,

逐渐都进行考核,对于不行精进、戒行有缺者,并令罢退,各还桑梓。

有精勤练行、守戒律者,发给度牒,并令大寺、观居住,授分田地。

那些浮惰之人,苛避徭役,妾为剃变,托号出家,嗜欲无厌,营求不息,出入闾里,周旋阃阃,驱策畜产,聚积货物、耕织为生,估贩成业,甚至亲行劫掠,躬自穿窬,造作妖讹,变通豪猾等等之辈,

如此混乱不洁,又岂能不进行整顿与淘汰呢!”

傅奕是眼里容不得沙子,更容不得整个佛门,希望朝廷彻底禁断。

但马周却只是目标对准那些非真心修行的秃人。

一个是全覆盖打击,要禁绝佛门,

一个则只是先针对其中部份人。

傅奕放下酒杯,

“马中宪,你说如今天下佛门中,有哪个不是秃头俗汉,谁在真正修行?

你看长安佛寺百余,

大庄严寺、总持寺、大兴善寺,这些皇家大寺、朝廷敕建大寺,寺里这些大德高僧一个个看着高大庄严,

可这三大寺哪个不在放高利贷,哪个不是占田上百顷,哪个不是在经营着各种产业。

这整个沙门都乌烟瘴气的,

这是一部份不守戒律秃人的问题吗?”

马周再给他倒上酒,

“傅公所说的,其实政事堂诸公也都看到,李司徒还特别赞赏傅公的这份正直。

不过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

圣人和朝廷已经在行动了,三阶教是第一步。

未来的路还很长,

只是眼下有一场天灾降临,朝廷要集中精力先打好这场仗。

李司徒本来今天是要亲自跟傅公面谈的,圣人召见,他便委托我与傅公谈谈。

眼下不是挑起佛道之争的时候。”

傅奕带着几分醉意,

“我倒觉得恰相反,明年必有大饥荒,甚至后年也会有,这个时候,就适合对释教出手,

这些秃人兼并了太多土地,他们的所谓无尽藏、香积厨、长生库里,也存储了太多钱帛粮食,

这些本都是百姓所生产的,

被这些秃人,如硕鼠一样贪婪积攒着。

此时灭佛,能获人口百万之众,收得寺田数百万亩,还有熔掉佛像,能铸钱无数!”

傅奕红着脸,敲着桌子道:“北魏太武帝灭佛,当时仅长安一地的寺庙,就隐匿良田三十万亩,还有五万人口依附于寺庙。

后来北魏朝廷颁诏灭佛,拆毁寺庙两千六百余所,还俗僧众十五万人编入户籍,寺庙没收的铜像熔化就铸钱三十万贯。

而过了一百三十年,佛教更盛,全国寺庙超过一万座,占有良田三百余万亩,僧尼上百万,依附于寺庙的人口,占全国的一成。

北周武帝灭佛,百万僧尼勒令还俗,还有二百余万依附人口被朝廷编户齐民,从中扩充军队二十万,

此外,还抄没庙产黄金五万两,庙田五百万亩,这些人口和良田,使得北周粮仓储量增长了三倍。”

“如今国家府库空虚,面临灾荒,此时不正好是灭佛的好时机吗,取佛寺的这些黄金、粮食,收回良田,增加人口,甚至把铜像铸钱,

既能解决朝廷心腹大患,还能帮朝廷度过眼前危机,何乐不为?”

“魄力,

李司徒深得圣宠,此时就更该带的出魄力来,劝说陛下灭佛。

不要顾虑个人名声。”

“禁断一个三阶教,其无尽藏之丰,朝廷难道还没看明白吗。若是把整个天下佛寺都抄了,我大唐开国以来六年的税赋收入,都远远不及啊!”

灭佛,国家吃饱。

傅奕觉得如今这灾异,却正好让国家出手,尤其是之前三阶教被禁断,也捅出了三阶教寺院、僧人的诸多不法行为,

如今趁热打铁,把整个沙门都给禁断。

当马周和傅奕在那里喝酒谈话的时候,

其实李逸也在,

他在隔断后面,那里是隔开的一个小间,摆了床榻,用于平时休息之用。

听着傅奕说魏武帝、周武帝灭佛时,佛教对国家的严重危害,以及灭佛后,国家所获得的人口、田地,以及金银钱帛之巨,

确实让人挺触动的。

事实上,历史上不仅只有这两次灭佛,

而是三武一宗灭佛。

周武宗灭佛后,唐朝武宗也同样灭佛,此时也已是晚唐时期,佛教比之前两次灭佛前更鼎盛,

佛寺数量达到惊人的四万六千余座,寺庙拥有良田四千余万亩,寺庙还蓄养奴婢、部曲十五万人,甚至与藩镇勾结对抗朝廷,

朝廷四分之一的赋税流进了佛门,导致了唐武宗的会昌灭佛,此次拆毁寺庙四千余所,招提兰若四万余处,没收良田数千万亩,将僧人、奴婢百万人转为国家编户,

从寺院抄没的铜佛像熔化后铸钱150万贯,铁佛像则冶为农具后获得农具20万件。

而在会昌毁佛后,到了后周柴荣时,又发生过一次灭佛。

但毁之不绝,禁之不断。

灭佛,对于朝廷来说,确定是大补。

但这大补,也是有毒的。

处置不好,后患无穷。

傅奕想要朝廷灭佛,一口吞下这毒丹。

李逸是反对的,

现在又没到必须饮鸩止渴的地步,

完全可以徐徐图之。

外面的谈话不知何时停了,

传来了呼噜声。

马周来到里间,

“司徒,傅奕醉了,已经睡着了。”

“嗯,我们把他扶到这里睡会吧。”

把傅奕扶到里间小榻睡下,盖上薄被,李逸和马周收拾了外面的酒坛酒杯,换上了茶具。

里间传来傅奕的呼噜声,

马周笑着道,“要不,司徒魄力一回,拿出当年打突厥的那狠劲,直接把这天下佛门灭了,

我估计真如傅奕所说,能抄得良田千万亩,获得编户百万口。

甚至黄金都能抄个十万两,铜像熔铸为钱,都能得百万贯,铁佛铸农具都能得十万件以上。

更别说寺中积攒的那些粮食、布帛等。

胜过国家十年税赋啊!”

这是个让人心动的提议,但李逸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事情不能这么办,否则后患很大,得慢慢来。”

马周听着那鼾声,“傅奕怎么安排,他还是坚持要灭佛!”

“让他去洛阳,近期我会抽调一批官吏、工匠去洛阳,简单的把洛阳宫修一修,若是关中饥荒,

到时陛下可能要率百官前往洛阳就食。

让傅奕跟着去,他人不在长安,也就好了。”

水沸腾,

李逸冲茶具,投茶,冲泡。

茶香四溢。

马周道:“我觉得傅公说的挺有道理的,这佛门啊,确实是国家一害了。”

“嗯,其实历朝历代,有几个君王不知道呢,但能控制的又有几个,这里面牵扯到的利益太多了。

假如现在陛下真有心灭佛,

我敢说,朝中大臣,会有许多人站出来高声反对。

不仅仅是萧瑀、王珪这些信佛虔诚者。”

表面上寺院经济发达,秃人们赚的盆满钵满,其实这里面的好处并不是全他们拿了,

他们的背后,也还站着无数权贵豪强,利益一体。

牵一发,必动全身。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