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字句恳切,倒是个实打实的忠仆。
然而皇后却仿佛充耳不闻一般,脸色不见丝毫变化。
倒是南瑾劝了句,
“皇后娘娘,既然丽欣敢喝了这茶,臣妾以为......这件事不如就这么算了吧?”
宜妃闻得转机,泪眼涔涔地看着皇后,沙哑了嗓音道:
“姐姐......你当真不愿信我?”
皇后默然少倾,笑意温婉地对对宜妃说:
“正是因为本宫信你,才不好让人在背地里议论你什么。”
转而肃声吩咐道:
“云熙,你将茶盏仔细收好,别叫任何人有所接触。
顺喜,你即刻加快脚程,去请了侯院判来。”
宜妃闻听此言眼神凝滞,面色灰败到了极点,
身体好似被抽走了筋骨,绵软无力地瘫坐于椅中。
唯余泪水麻木地滚落。
约莫一盏茶的光景,侯院判匆匆赶到皇后宫中。
等待他时,云熙于众目睽睽之下全程捧着碗盏。
此举是要让人都瞧着,无人有机会能在茶水中动手脚,诬陷了宜妃主仆。
侯院判入内后,皇后免去他的礼数,也不说明前因后果,只道:
“你且瞧瞧这茶水可有问题。”
云熙将茶水捧到侯院判面前,侯院判正要查验之际,宜妃忽而开口:
“侯院判且慢。容本宫问皇后娘娘一句话。”
她看向皇后,道:“臣妾和丽欣本就清白,无需任何佐证。
皇后娘娘仅凭云熙的片面之词,便对臣妾起了疑心,臣妾也无怨言。
只是臣妾想问一句,倘若太医查验过后,这茶水并未被人动过手脚,此事又该如何处置?臣妾总不能让丽欣白白受了委屈。”
皇后觑她一眼,“那你想如何?”
宜妃淡漠道:“臣妾能想如何?不过是想让皇后娘娘不要偏袒徇私,一切依着宫规处置就是了。”
荣嫔接了话茬道:“宫规有定,凡宫人招惹是非、无风起浪者,一律杖责三十,以儆效尤......”
嘉嫔摇头道:“云熙身子骨本就弱,要真挨了三十大板,就算保住性命,只怕也要成了个残废。”
顺妃闻听此话,下意识将残缺的左腿往椅子下缩了缩,面色也是尴尬。
见皇后并不应言,宜妃不依不饶道:
“宫规如此,皇后娘娘更该上行下效。没人要挑了责罚给云熙,是她自个儿口舌招尤。
这样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的奴才,跟在皇后娘娘身边,咱们也是放心不下的。”
皇后请了太医来查验茶水,就说明她的确相信了云熙所言。
倘若茶水没有问题,证明了宜妃主仆清白的同时,也坐实了云熙的过错。
皇后一时为难,半晌不曾言语。
眼见局面僵住,还是云熙上前一步向皇后福礼道:
“娘娘不必为了奴婢为难。奴婢跟随娘娘,就有责任护得宫中各位主子周全。
倘若奴婢看走了眼,奴婢甘愿认罚。”
如此,皇后才冲侯院判点点头,示意他开始查验。
殿中极静,所有人的目光都凝在侯院判身上。
唯有南瑾在偷偷打量着宜妃。
宜妃脸上紧绷的肌肉,随侯院判将银针探入茶盏中,瞬间变得松弛起来,丝毫不见方才的慌乱。
她眼中隐隐衔着快意,目光微一偏转,正巧和南瑾撞上。
她并不将目光挪开,反倒自得地冲南瑾挑了挑眉。
便是在暗地里撕破了脸面,连明面上的平和也不愿演了。
南瑾瞧她唇角勾起成竹在胸的戏谑笑意,
那份淡定自若,仿佛她一早就预到了今日的胜局。
片刻后,侯院判作揖回话道:
“启禀皇后娘娘,这茶水......并无任何异样。”
宜妃挺直了腰杆,转脸看着窗外晴朗的日头,似笑非笑道:
“皇后娘娘听见了?丽欣的话您不信,臣妾的话您也不信。那么侯院判所言,您总该信了吧?”
话落倏然回眸,眸中戾光一抡打量着云熙,
“而今证据确凿,你可认罚?”
云熙轻叹一声,也不辩驳,躬身道:
“此事是奴婢看花了眼,奴婢甘愿认罚。”
“你看花了眼就能随意攀诬主子清誉?”宜妃冷道:“那么来**若再眼花,这后宫岂非要因着你一个婢子,搅弄得永无宁日?”
宜妃微一扬手,唤道:“来人,将她带下去......”
“姐姐别急。”南瑾适时打断了宜妃的威风,她闲闲拨弄着耳垂上的云珠鸽血耳坠,笑吟吟道:
“侯院判只说茶水没有问题,却并未证明了丽欣的清白。”
宜妃瞥她一眼,“你什么意思?”
“妹妹能有什么意思?唯是盼着姐姐好而已。”南瑾面沉似水,缓声道:
“方才丽欣不是没头没脑地将云熙手中的杯盏夺了去吗?”
宜妃嗔怒道:“她不过是急于自证清白,才在众目睽睽之下饮了一口茶水。这有何不妥?”
“姐姐怎么急了?”南瑾看着宜妃淡然一笑,还给她一记戏谑的挑眉,
“我是想着,侯院判既已至此,咱们还得事事谨慎,莫要留了话柄给旁人议论的机会,这才是真真儿为了姐姐好。”
转而看向丽欣,眸中厉色毕露,
“还请侯院判帮她瞧瞧,看她口中......可有异样?”
闻得此话,宜妃遽然色变,再没了方才的镇定自若。
丽欣也跟着慌乱起来,目光错愕惊慌地看着宜妃。
然而,南瑾并未给她们主仆二人任何喘息之机,
旋即厉喝一声,命顺喜带人将丽欣扣押,
顺喜磨了茧的虎口死死捏住丽欣的下颚,逼得她不得不张开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