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没有管那些迎来送往的事情,每天都扎在试验田里搜集各种数据。
按照他的估计,现在距离收割应该不到一个月了,快的话再有半个月就能有所收获。
他在这边一共有400亩试验田,其中的200亩正在育种,还有200亩主在试种【海稻012】。
目前看不管是育种还是海水稻种植,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具体的数据要等到收割完毕之后才能统计出来。
搜集完数据,他在当地招聘了两个职员协助王木齐的工作。
然后他带着杨峰去了市里,去视察了瑶岭地产已经开盘的几个项目。
深城的地产项目都很成功,这和秦思成的大力配合是不分不开的。因此,他专门找时间约对方吃了顿饭,有些关系还是需要维护的。
第二天。
盘莲花和阿姐就到了深城,因为方唯在这边还需要呆一段时间,两人正好过来看看小洁。
这天晚上,阿姐在家里做了一桌菜,小洁和程晓岳一下班就赶了过来,难得有一天不加班。
一家人聚在一起肯定很欢乐,不过,今儿总有人打电话找方唯,他吃过饭就去了书房,连女儿女婿走的时候都没下来。
“董事长,这几人是从大西北来的,他们参观了海水稻项目,天天缠着王木齐非要和你见一面。我估摸着他们是想和你谈合作,可他们没见到你啥都不说。”
这会儿,他正在和杨峰通电话。
今天白天他陪盘莲花去逛了逛街,就没有去试验田那边,结果到了晚上王木齐给他打了好几个电话。
王木齐打完电话,杨峰又来了电话,二人说的都是同一件事。
整天缠着王木齐的是西北偏远地区某县的负责人吴江,他在参观了海水稻项目之后,就觉得自己那个贫困县可能有救了。
夏楚县位于辽阔的大西北,县域面积很大,但全县一多半的土地都属于盐碱地。
吴江在海水稻身上看到了希望,然后打听到这个项目的所有人是方唯,便迫不及待的想和对方见个面。
“杨助理,你安排一下,明天上午十点我和吴书记见个面。”
王木齐和杨峰都说了很多细节,方唯能从话语里感受到吴江的真诚。
正好他也需要在内陆的盐碱地尝试种植海水稻,就是不知道对方能给自己什么样的条件。
翌日。
方唯提前来到了试验田这边,吴江等人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方总,多有打扰,实在是我对你们的海水稻很感兴趣。”
吴江四十来岁的年纪,看起来比较老相,皮肤也比较黑。
对方说话的声音很宏亮,直来直去,刚见面就说出了自己要和方唯见面的目的。
“怎么能说打扰呢?吴书记,你们不远万里而来,招呼不周还请见谅。走,去我办公室坐坐。”
方唯很客气,笑着把吴江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然后让王木齐招待好对方的随行人员。
“方总,我听介绍说,海水稻有改良土壤的效果,而且产量不错,是这样的吗?我们县深受盐碱化的侵害,一多半的土地都是盐碱地,根本种不了任何作物。
不瞒你说,我们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没什么工业、农业也发展不起来,惭愧啊!所以当我得知你这边搞出了海水稻,第一时间就跑来参观。”
吴江先介绍了一下县里的情况,听着都能想象出那种荒凉和贫穷。
说到这儿,他端起茶杯喝了几口茶水,然后给了方唯一点消化的时间。
然后他接着说道:“我想引进海水稻,又担心掌握不好这项技术,所以我有个不情之请,想和方总你们合作,弄好了你也能多一个生产基地不是?”
“合作没什么不可以的,我搞海水稻项目最终也是为了能推广。而且你也看到了,我们的试验田实在滩涂,我原本也想去内陆盐碱地继续搞试验。
吴书记,我说句话你别生气,你们县位于大西北,实在是路途遥远。你要是想让我们去你们那边,一般的条件可打动不了我哦。”
方唯没有和对方玩虚的,就冲着对方听说海水稻项目就跑过来考察,绝对是一个干实事的人。
他说的很清楚,盐碱地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他没有道理舍近求远,除非吴江能展示自己的诚意。
“我们夏楚县很落后,经济实力薄弱,但绝对有诚意。方总你们要是去我们那边搞试验,首先可以给你们无偿提供一万亩盐碱地,并免费解决三通和灌溉等问题。
资金方面我们提供不了太多,但该享受的政策补贴一分钱不会少。贷款方面我会想办法牵头和银行联系,只求你们能为县里的农业生产带来新的变化。”
吴江说的很实在,给出的条件也不算太好,但绝对是诚意满满。
盐碱地本身就不值钱,但方唯很在乎对方的态度。态度端正了后续的事情就好办,反之,就会很麻烦。
“吴书记,要不这样,我抽时间去你们那边县考察一下,等考察完之后咱们再谈。”
方唯自觉看人还是比较准的,他对吴江的印象很不错。
但做事情不能感情用事,所以他打算先去考察一番,然后再做决定。
“谢谢方总,谢谢方总!”
吴江大喜过望,他其实很清楚,如果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对方是绝不会去大西北那么偏远的地方的。
内陆又不是找不到盐碱地,一般来说谁愿意舍近求远呢?
方唯这么选择当然也有一份情怀在里面,大西北拥有广袤土地,只要能解决水源和盐碱地种植技术,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无可比拟的。
这个项目是他自己做,不需要马教授和林教授的资金支持,对方倒是可以从育种收入中获取部分利益。
所以,他并不需要考虑的太多,自己决定就行。
“吴书记不必客气!中午我请你们吃顿饭,一些细节问题咱们再聊聊。”
方唯笑了笑,随后和对方一起离开了办公室。
中午。
他在市区请吴江一行人吃了顿海鲜大餐,当听说对方这两天就准备回去的时候,他的心里一动。
“吴书记,我干脆和你们一起走,早点考察完早点做事。”
听到方唯打算和自己一起回去,吴江自然是千百个乐意。
他没想到对方的行动力这么强,对方唯的感激之情又多了几分。
吃完饭,方唯让人把吴江等人送回了宾馆休息,自己和杨峰、王木齐返回了试验田。
这边的条件有限,方唯靠在椅子上假寐了一会,但脑子里一直却在思考以后派谁去夏楚县。这可是一个苦差事,万里之遥,不仅能吃苦还得有能力。
王木齐无疑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就是不知道对方愿不愿意。
稍后,他把对方喊到了办公室,和对方谈了一下。
“夏楚县的条件肯定比较艰苦,而且从零开始,工作上的难题也不少。你要想清楚,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当然,去了那边工资翻倍,每一年冬季可以给你两个半月的假期。”
方唯没有隐瞒去了那边的困难,同时也给出了一些优惠的条件。
收入翻倍是最起码的,另外还有两个半月的长假期,让王木齐自己选择。
“支书,我愿意去那边。只要不是一直呆在那边就行,你能给个期限吗?”
一辈子呆在偏远的大西北,王木齐当然不愿意。
但要是在那边干个三五年就能回来,他觉得没什么问题。
“期限就暂定三年吧,等到时候我再安排人换你。另外,你再询问一下同事的意见,最好能有两到三人跟你一起去。”
方唯本来就有这个打算,他不可能一直让王木齐呆在那边。
执行轮换制度是最好的安排,再加上高薪,估计还是有人愿意去的。
果然,在得到了方唯的承诺之后,王木齐离开办公室去询问了一下几个育种小组的成员,当即有两人表示愿意跟随他去夏楚县。
方唯觉得三个人应该够了,要是不够的话随时还可以派人去。
晚上。
回到家里,方唯给瑶寨的王三七打了一个电话,让他再派两个育种小组的成员到深城来。
瑶寨的育种小组成员人数可不少,这些年都已经成长了起来,而且还有固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所以,调一批人出去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两天后。
方唯、杨峰还有王木齐,跟随吴江一行人乘飞机飞往了大西北。
下了飞机之后,距离夏楚县还有好几百公里的路程,这让杨峰等人直咂舌。大西北幅员辽阔,一路上到处都是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和盐碱地。
地广人稀是当地真实的写照,自然风貌和南方截然不同。
“支书,这地方它有水吗?”
王木齐的心凉了半截,现在已经进入了初秋,南方依然还很炎热,但大西北已经快要下雪了。
“水源肯定有,这个你可以放心。”
吴江抢着回答道,他能理解对方的心情,总之要想适应这个差异恐怕需要定时间。
经过长途跋涉,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夏楚县。(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