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636章 最后的胜者,名声大噪

“两位,请你们先去休息,中午可以在矿上的食堂吃饭。等下午上班之后,我们就会宣布最终的结果,然后进行签约。”

卢志文这时站了起来,走上前和二人分别握了握手,让工作人员带着两人去休息。

等了不长的时间,方唯便走进了会议室。

电视电话会议随即召开,林炳坤等公司高层一并参加了会议,要在这两家企业当中选择最后的胜者。

其他人纷纷发言,方唯仔细的看了看两家企业的收购方案,觉得大同小异。

也就是说,其他条件上都差不多。

公司高层包括林炳坤也是这么认为的,鉴于青州煤矿的报价比对手高出了2500万元,多数人都选择了青州煤矿。

“那就这样,我们选择和青州煤矿签约,让他们尽快把第一款项打过来。”

方唯也就不再啰嗦,直接敲定了最后的胜者是青州煤矿。

中午。

卢志文和方平陪两家企业的老总,一起吃了顿饭,等吃过饭就立即宣布了结果。

落选的那家企业老总感到很遗憾,就差了区区的2500万元,遗憾败北。不过人家还是很有气度的,离开之前恭贺了夏风,还和卢志文等人聊了几句。

接下来,夏风和卢志文分别代表青州煤矿和瑶岭集团在收购协议上签了字。

等协议生效之后,青州煤矿就会率先打过来30%的款项,然后再完成清产核资之后,会把其余的款项全部打到瑶岭集团的账上。

当晚。

方唯在林河饭店宴请了夏风等人,林志文和方平作陪。

“夏总,我们这边的事情就告一段落,接下来的一些手续需要去县里**。手续的事情我们可以派人进行协助,但主要还是靠你们自己。”

方唯主动和夏风碰了一杯酒,然后点了对方一句。

这次煤矿的归属问题并非风平浪静,县里有些人肯定会对最后的结果有意见。

虽然县里决定不了最终的结果,但在手续上为难青州煤矿,也挺恶心人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夏风提前去找黄志刚,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谢谢方支书的提醒,来,干了!”

夏风显然明白了对方的意图,报以感谢的微笑,然后举杯一饮而尽。

酒桌上的气氛不仅友好而且热烈,最后所有人都满意而归。

方平和方唯乘坐一辆车返回村里,他今晚显然不打算再回矿上,一路上都是寡言少语。

“大哥,不要舍不得,煤矿交给夏总他们只会比我们做得更好。”

方唯注意到了大哥的情绪,笑着说道。

这件事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与其到时候被政策性关停,不如主动卖掉还能争取更好的条件。

道理方平都懂,他只是觉得心里空空落落的,混身提不起来劲。

他听到三弟的话,只是点了点头,没有出声。

方唯回到家之后就一直在考虑大哥的去向问题,大哥和他一样不愿意离开村里,这就为接下来的安排设置了障碍。

考虑来考虑去也没有一个合适的方案,他只好洗洗睡了。

接下来煤矿的清产核资工作以及交接工作很顺利,方平在卸任了煤矿的总经理之后,便回到家里休息。

集团公司那边也在商量关于方平的安置问题,多数人的意见是将其调回集团公司总部,有太多的职位可以进行安置了。

晚上。

方平和田桂花到方唯家里来吃晚饭,吃过饭,兄弟两人去了天台上喝茶聊天。

“老三,我想了好久,最后还是决定退休。我从竹器厂开始干到现在,几乎没有过一天清闲的日子。我的年龄也大了,也该歇歇了。”

方平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他是经过了认真的考虑才下定了决心。

家里的两个孩子早已成家立业,他和田桂花完全没有负担,这些年还是攒了一些钱的。

退休离职之后,他可以拿到一大笔钱,再加上每一年夫妻两人分红,在村里绝对可以过上逍遥自在的日子。

“大哥,现在退休有点早吧?我知道你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刚退下来还好,等过段时间说不定又想找事做。

要不这样,你还是在瑶岭农业挂一个巡视员的职位,时间也比较自由,工作量也不大,你说呢?”

方唯觉得大哥是一个很难闲下来的人,而且对方是瑶岭集团的元老,在家具公司和煤矿都干得不错,早早退休有点可惜。

他是纯粹为了大哥考虑。

“算了,巡视员的工作我干过,没意思。不过你说的也对,我的确闲不下来,要不我去社里为大家做点实事吧。”

方平没有和三弟争辩,想了一会终究还是改变了自己的主意。

离职已成定局,他不想让三弟为了自己大开绿灯。但现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儿,于是他就想起了合作社,想在合作社做事。

合作社和瑶岭集团是两个体系,目前合作社的专职工作人员很少,管事的就是几个理事。

新增一个理事的名额倒无所谓,现在社里的理事人数本就不够,方平愿意干肯定没问题。不过理事的收入不高,比起之前的煤矿总经理收入起码要少三分之一到一半。

“大哥,我没意见,只要想好了就行。”

方唯没有干涉大哥的选择,按对方在瑶岭集团资历以及职位,离职的确能拿到一大笔钱。

既然家里的经济条件许可,那么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吧。

很快,方平就成为了瑶岭合作社的理事,面临的大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过他乐在其中,倒是很适应新的职位。

清晨。

方唯和盘莲花开车进了山。

他俩今天进山就是为了采摘天鹅菌,顺便在山里玩一玩。

盘莲花这么年下来,性格基本上没什么变化。她不是一个爱操心的人,但绝对属于爱玩的人。

夫妻两人进山之后没有急于去采摘菌子,而是先去神仙谷玩了半天,并在那边吃了一顿烧烤。随后两人才去采摘天鹅菌,直到傍晚时分才回到了家里。

“你们两个倒是很般配,一把年纪了还这么爱钻林子。你俩先休息下,晚上咱们就吃天鹅菌。“

阿姐看到方唯和盘莲花,忍不住笑了起来。

她可是看着盘莲花长大的,对于盘莲花的性格可以说是非常了解。

盘莲花也不在意阿姐随口的一句玩笑,随后也走进了厨房,帮着阿姐一起做晚餐。

方唯趁着这个空档给徐博打了一个电话,请对方关注一下煤矿**手续的事情,避免有些人故意刁难。

“方支书,你不必多虑。上面已经有人打了招呼,要求县里积极配合青州煤矿**手续,所以没有人敢在这件事情进行刁难。”

徐博听完,不禁乐了。

这件事他本来还以为会有波折,但上面打来的电话一下子解决了所有的障碍。

“那就好,让徐书记费心了。”

方唯不禁松了一口气,事情已经办妥了九成九,他可不希望在最后一个环节出问题。

“你和我还客气啥?等周末我给你打电话,咱们出来喝几杯。”

徐博和方唯聊了几句,便挂了机。

在煤矿这件事情上他是没有私心的,反而拉近了和方唯的关系。

方唯也很高兴,煤矿的事情总算彻底结束了,结果还是不错的。

时间匆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采摘季。

方唯没有理会这件事,因为他接到了王木齐的电话,最近来试验田这边参观海水稻的人络绎不绝。

马教授和林教授在背后做了大量的工作,由于两人在这个领域有着很大的名气,所以消息流传的很广,不少农业专家都想来见识一下。

当然这件事也引起了资金的兴趣,有人已经找到王木齐谈合作了。

方唯决定过去一趟,现在距离秋收还有一段时间,其他的事情又不需要他亲力亲为。需要他处理的大部分事务性工作,都被杨峰和杜婉怡分摊了,他还真的比较自由。

晚上。

他和盘莲花说了自己准备去深城的事情,盘莲花也想动一动,正好给两个孩子把晒干的天鹅菌带过去。

两天后。

方唯带着杨峰直奔深城,盘莲花和阿姐则先去羊城,随后再去深城和他汇合。

抵达了试验田之后,杨峰就疯狂的忙了起来,帮着王木齐做好接待工作,毕竟这是宣传海水稻难得的机会。

研究所常驻深城试验田的人员,纷纷充当了技术顾问,给前来参观的人进行技术讲解。

核心的东西当然不会外泄,但一些基本的东西倒是可以说一说。

每当听到海水稻有改良(盐碱地)土壤的功效的时候,有不少参观者都两眼放光。只可惜海水稻目前还处于验证阶段,估计要等到年底或者明年才能买到种子。

杨峰的到来弥补了王木齐等人的不足,他很快就建立了一个数据库,等海水稻的种子正式上市之后,这里面的很多人都是潜在的客户。

别人不知道而他很清楚,方唯在深城试验田已经投入了将近300万元的资金,这还不包括马教授和林教授投入的资金。(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