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15章
历朝历代多少人才因为世家把持着士族升迁而终生郁郁不得志?
现在世家已经不成气候,是他们跻身士族最好的时机。
脑子坏掉想不开才要造沈映星的反,又换一个依靠士族的皇帝。
所以读书人的声音更多是夸赞女子巾帼不让须眉的,反对女子军队没有多少,甚至是被压下去。
沈映星就知道,恩科结果出来,天下读书人对她的观感会有所改变。
世家的压迫是显而易见的。
看到了上升的希望,没有人愿意自断出路的。
这些享受过士族特权的朝廷命官自然是想继续垄断的局面,只让少数人晋升为士族,以免被取代。
所以各朝代的官员大多是由世家扶持,听命于世家。
有句话叫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可想世家影响力之大。
沈映星从第一次整治世家起,就是要将世家压下去,不让世家再把持朝政。
她的天下,还轮不到别人来指手画脚。
当然,将来肯定还会家族崛起,形成新的世家。
此起彼伏,永远都不可能彻底根绝这种情况。
至于某些人怎么上蹿下跳,沈映星都给记住了,迟早会跟他们算账的。
而大臣也发现不管自己私底下做什么小动作都没用,最后白忙活一场,只能放弃阻止女子军队的组建。
谁让他们奈何不了沈映星呢?
本以为一个新上位的女帝处处都要依靠他们,受他们牵制的。
结果他们太小瞧人,反倒是被耍得团团转,敢怒不敢言。
还要继续在朝堂上做小伏低,生怕被沈映星发现,又给他们贬官或者是罢官。
恩科结束后,大臣们其实也有了危机感。
主要是沈映星用人太大胆!
像新科状元,按照惯例是要入新进状元照例是要受封翰林院修撰的,但沈映星不,全部外放出去。
不止一甲,连二甲三甲基本上都有了或大或小的官职,志在填补各地官员的空缺。
但位置重要的或者经济还不错的地方县令,沈映星还是很谨慎的,不会让这些刚入仕的新人任职,免得一个没弄好,把大好形势给搞崩。
沈映星为了将这些人才安插下去,也没少跟周丞相以及六部尚书商议,最终才定下来的。
沈映星对南疆出手之后,在朝中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大。
那几位位高权重的大臣也经历了为官之后最累的一段时间。
沈映星精力太好,时常拉着他们议事到半夜,然后在宫中歇下,第二天又早早上朝。
尤其是恩科之后,为了安排这些新进士的去处,可谓是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十多天下来,肉眼可见地憔悴下来。
定下新进士的官职后,沈映星才让他们回去歇息两天。
在她手底下当官可不是那么舒服的!
不过在俸禄上,沈映星是给他们提的了!
总不能光干活,待遇也跟不上的,沈映星没有这么黑心。
就在恩科结束后,北境又传来了好消息。
夏收的产量又比去年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