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1963,我每天一个致富情报 第248章每天一万斤猪肉一万斤鸡蛋吃得下吗

();

齐卫东接过阿萌递来的钱,快速数了起来。

钞票很旧,还带着一股油腻感,大多是十元面值的,总共四十多张。

很快齐卫东点完了,笑道:“没问题!”

阿萌见状,再次传达父亲的意思:“我爸说,现在到饭点了,先吃饭吧,生意上的事饭桌上再谈。”

齐卫东朝屋里望了望,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

他跟着父女俩走进屋里。

屋里有股淡淡的肉腥味,东西摆放得有些杂乱。

他们没有在外面停留,而是进了旁边的房间。

房间里摆着一张方桌和几条板凳,桌上已经放好了饭菜。

不远处还有一张小桌子,上面也摆着差不多的菜色,只是份量小很多。

三个小女孩正乖乖地坐在那里,没有动筷子,只是好奇地打量着他们。

一个中年妇女对齐卫东笑了笑,然后对强仔说:“可以食饭喇。”

强仔点了点头,交代了一句,然后示意齐卫东入座。

“你去那边吃吧!”

阿萌指了指那张大桌子,示意他过去,而她自己则准备走向女孩们那边。

齐卫东见状,立刻说道:“那个……你坐过去,我听不懂你爸说话啊!”

听到这话,阿萌停下脚步,看向自己的父亲。

强仔眉头一皱,但思索片刻后,还是点了点头,对阿萌交代了几句。

三人落座,阿萌的母亲随即端来一瓶酒,启开瓶盖置于桌上,饭局便算正式开始。

阿萌虽也同桌坐着,却并未拿起碗筷,只是安静地在旁,目光在父亲和齐卫东之间来回扫视。

齐卫东察觉到她的拘谨,索性放下饭碗,开门见山:“叔,我这么叫您吧。”

“是这样,我手头有一批猪肉和鸡蛋,能持续供应八天左右,想问问您这边有没有门路帮忙消化掉,价钱好说。”

强仔听着女儿的转述,陷入了沉思。

其实齐卫东的普通话他能听懂个大概,只是自己讲不来罢了。

他慢悠悠地呷了口酒,夹了口菜,琢磨片刻后说道:“一斤一块八,只要你有货,我全能吃下。”

齐卫东听到阿萌的翻译,心里顿时有了底,接着抛出了自己的筹码:“那就好,明天先来一万斤猪肉,再来一万斤鸡蛋。”

“咳……咳咳!”

阿萌才刚把这句话用惊疑的语气翻译过去,强仔一口酒没咽下去,全呛进了气管里。

被酒呛到的滋味可不好受,他憋得满脸涨红,好半天才顺过气来,难以置信地追问:“一万斤?还有鸡蛋?”

“对啊,有什么问题吗?吃不下?”齐卫东反倒有些不解。

强仔又咳嗽了两声,眉头紧锁地审视着他:“货是哪里来的?走的水路?”

齐卫东摇了摇头:“那倒不是。”

他心里补充了一句,这确实不是,毕竟是跨越了整个世界的产物。

强仔的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这个数量实在太惊人了。

“你确定每天都有这么多?”

“确定!”

齐卫东并非全然信任对方,但他明白,靠自己零敲碎打地去卖,不仅效率低下,还极易引人注目,风险更大。

找强仔合作,算是一次投石问路,如果不行,大不了换个地方。

这也是他始终不肯透露自己真实姓名的原因。

最坏的打算,无非是明早自己开车,戴个面具去街头巷尾兜售。

但这实在是下下策。

“行,你先在这里吃饭,我出去一趟,帮你问问路子。”强仔匆匆扒了两口饭,便起身朝外走去。

齐卫东目送他离开,没作声,转头对一旁的阿萌笑了笑:“你也吃啊!”

“不了,你吃吧,我去那边吃。”

阿萌却端着碗筷,坐到了旁边一张小桌子上。

齐卫东顿感有些尴尬,看着满桌的菜肴,决定先填饱肚子。

桌上有海鲜粥、海带排骨汤、炒青菜,还有一份他尝过的蚵仔煎,只是这份里的鸡蛋放得格外多,或许是提前做好的,口感不如摊位上现做的那么酥脆。

他快速地每样都尝了些,就着海鲜粥吃完一碗,便放下了碗筷。

“不吃了吗?菜还有很多。”阿萌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齐卫东摆摆手:“谢谢,我吃饱了,你们慢慢吃。”

他随即打量起这间屋子,好奇地问道:“这房子是你们自家的吗?”

房子是水泥砖瓦结构,但岁月痕迹明显,墙体斑驳,有些地方水泥已经剥落,不过比起内地的土坯房还是强上不少。

格局不大,是两间各十几个平方的屋子,楼上还有一个木制阁楼,想必是睡觉的地方。

“嗯,是爷爷那辈传下来的。”

齐卫东点头,目光在老旧的墙体上转了一圈,又问:“那这房子有契约吗?允许翻新重建吗?”

“有的,可以翻修,不过花费很大。”阿萌小口地吃着东西,轻声回答着。

“那翻修有什么规定吗?比如限制之类的?”

“有,私人重建的话,屋顶不能超过三米三,最多只能盖五层,再高就需要**特批了。”

齐卫东听了,心里有了数,这和他晚上打听到的情况大同小异。

“那像这里的老房子,大概是什么价位?”

“一平尺大概要80块左右。”

“那附近新建的那种洋楼呢?”

“也差不多。要看地段,像龙翔道、黄大仙道那边就便宜些,有三十五块一平呎的,也有五十块左右的。”

“我们这里就贵,要八十到一百块。要是中环那边,那就更不用说了,一百五到三百块都有。”

“嘶……”

齐卫东不禁吸了口气,这价格确实昂贵。

这里的单位是平呎,换算成平方米,价格还要再乘以十。

他随即笑了:“你怎么对这个这么清楚?”

至于新旧楼盘价格相差不大的原因,他也能理解。

老房子虽然矮小,但拥有独立的土地产权;洋楼的居住条件更好,但土地产权是所有业主共享,各有优劣。

阿萌闻言,露出一丝微笑:“我爸一直想换去住洋楼,可价格太贵了,我们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