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1963,我每天一个致富情报 第249章招娣、来娣、盼娣…

();

齐卫东听着,心里默默盘算。

他白天路过龙翔道,看到有1350呎的单位,总价49000,算下来一平呎才36块。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挤一挤买个几百呎的小单位,几千块就能拿下,就是离市中心太远,差不多有五公里路。

等手头宽裕了,房子是肯定要买的。

不过眼下的计划,是先在市中心买一套位置好、面积大点的。

等候期间,有邻居来买东西,都是阿萌在应付。

也就是在这时,他听到了阿萌几个姐妹的名字:招娣、来娣、盼娣……

他心里暗自感叹,这家人得是多盼望一个儿子。

至于阿萌的本名,他倒不好意思再问了。

等了足足半个多小时,强仔才终于回来,身边还跟了个中年男人。

那人约莫四十出头,面颊消瘦,一个油光锃亮的脑袋在灯下晃眼,黑褂子里套着件白色汗衫,那模样怎么看都不像善茬。

见到来人,阿萌一家都连忙起身,笑着打了招呼。

寒暄过后,众人重新坐下。

阿萌看看父亲和那个男人,又看看齐卫东,充当翻译道:“我大伯问你,你刚才说的话,当不当真?”

齐卫东沉稳地点点头:“当然。货可以供十天,每天都是这个数。如果你们要得更多,我也能供应,就怕你们没地方存。”

他早已盘算过,这种分批出货的方式,是为了防备对方黑吃黑。

只要他们不傻,就不会为了最后几天的货而动歪念,大不了自己最后几天收手不送。

“另外,我有个要求,每次交货,当场结清,我只要百元大钞。”

零钱点起来太费事。

强仔听完,立刻表态:“就按你说的办。可以先把鸡蛋运过来,不过鸡蛋的价格,我们只能给到一斤一块二。”

齐卫东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过。

那个被称为大伯的男人,自始至终都如同一尊沉默的雕像。

终于,他点了下头:“行,货放哪?这批东西可不小。”

此处的巷子勉强能过车,但绝不方便。

“京士柏山那边有个在建的厂房,可以卸在那。”强仔提议道。

齐卫东听着阿萌的转述,脸上闪过一丝茫然:“我不认得路。”

“我带你去,就在这附近。”强仔立刻接话。

听到这个安排,齐卫东脸上露出微笑,轻轻颔首:“那好,就麻烦您带路了。”

事情敲定,强仔站起身,眼神锐利地盯着齐卫东:“靓仔,你最好八要诳我啊。”

阿萌见齐卫东面露不解,在一旁低声解释:“他的意思是,让你别耍花样。”

齐卫东自然感受到了话语里的威胁,却并未放在心上,只是笑着应承下来。

“放心,如果地方合适,一小时后会有人把货送到。你们准备好人手就行。”

约定达成后,齐卫东一行四人便告辞出门。

那个光头男人则独自一人,悄然离去。

强仔显然有代步工具,他和他女儿一人一辆自行车,领着齐卫东向那所谓的旧工厂骑去。

路途确实不远,约莫两公里,几乎不用怎么拐弯。

沿着齐卫东所住酒店的街道向北,在另一条主干道右转,一片初具规模的工业区便出现在眼前。

抵达目的地后,齐卫东看到四周有不少正在施工的建筑。

“就系呢度!”强仔指着一座被围墙圈起来、已经搭起棚架的厂区说道。

齐卫东虽听不懂粤语,但意思明白。

他打量了一下四周,道路足够宽敞。

工厂的大门紧锁着。

强仔停好车,上前与里面的人交涉了几句。

片刻后,阿萌便走过来说:“已经交代好了,你的人到了,他们会开门放行。”

齐卫东环顾一圈,最后点头确认:“好,一小时后货到,让他们做好准备。另外,那些装鸡蛋的筐子,下次交易时要还给我。”

毕竟那些筐子也是花了钱的,下次可以循环利用。

阿萌将他的话一一翻译过去。

又商议了一些细节,齐卫东才在朦胧的夜色中离开。

这边的路灯稀疏,相隔很远才有一盏,路上倒是还有不少行人。

齐卫东骑车来到一处僻静之地,在无人注意的黑暗角落里,取了三轮车出来。

他把一箱箱鸡蛋码放整齐,随后便静静等待。

一个小时的时间并不算长。

趁着这个空档,他已经换上了一身不起眼的衣服,戴上了一张从商城购买的中年男人的面具、一副眼镜和一双白手套。

准备妥当后,他开着三轮车驶向了厂房。

强仔父女俩一直没有离开,正和那个光头男人在门口等着。

这种场合本不该让一个女孩参与,但眼下只有她能充当翻译。

三轮车在厂房门口缓缓停下。

车门打开,昏暗的灯光勾勒出司机的轮廓。

阿萌走上前,试探着问:“你……是来送货的?”

齐卫东只是沉默地点了点头。

旁边的光头男人见状,挥了挥手,紧闭的大门随之敞开。

齐卫东立刻调转车头,将车尾朝向厂房内,开始倒车。

此时,厂区里已经聚集了十几个男人,纷纷围了上来,腰间鼓鼓囊囊的,显然都带着家伙。

当手电筒照清了三轮上的货物时,这些人才明显松了口气。

“可以搬了吗?”阿萌向他问道。

齐卫东再次点头示意。

得了许可,那群人立刻开始动手。

人多力量大,除了留下两个人负责称重,其余的人都上去搬货。

整整二百箱,每箱五十斤的鸡蛋,被迅速而整齐地码放在空地上。

不远处的黑暗中,还堆放着一些建筑材料。

光头男人随手拿起一个鸡蛋,直接磕开倒进嘴里,一边品尝一边点头。

不到一个小时,所有货物便已卸载完毕。

对方用的是两个带着浓重鱼腥味的磅秤。

“那个……就你一个人来吗?他怎么没来?”阿萌看着忙碌的众人,好奇地问了一句。

齐卫东站在一旁,只是摇了摇头,没有开口说话。

看到他这副样子,阿萌便识趣地不再追问。

“一万斤,数量没错。”清点完毕后,阿萌向他转达了结果。

对方刚刚还特地用一个空筐称了皮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