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皇太子,逆天改命 第75章 储君预判定兵策,昌平沦陷酿浩劫

();

岳洋手持情报,快步走进皇庄客厅,躬身禀报:“殿下,李芳部急报。扬古利率三万大军攻破居庸关,正南下昌平!”

朱慈烺的目光瞬间落在沙盘上“天寿山”的位置,眉头紧锁:“昌平是皇陵所在,一旦失守,列祖列宗的陵寝恐遭破坏。”

岳洋有些不解,连忙追问:“殿下,昌平驻有重兵,天津总兵巢丕昌也已奉命驰援,按理说应能守住吧?”

“守住?”朱慈烺冷笑一声,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若本宫猜得不错,巢丕昌那厮恐怕早已打定主意不战而降,昌平撑不了多久。传本宫命令,卫队立即生火做饭,备好行装,三个时辰后出发,进驻天寿山!”

岳洋心头一震——自大明与建奴交战以来,虽有将领投降,却从未有总兵一级的高官屈膝,难道巢丕昌要开这个先例?

可朱慈烺此前的预言屡屡成真,他不敢有半分质疑,当即领命:“喏!臣这就去通知周将军!”

朱慈烺望着沙盘,眼神凝重。

他清楚记得,历史上建奴第四次入关时,正是巢丕昌投降,导致昌平城破、皇陵被焚。

如今只是攻城的建奴将领从阿济格换成了扬古利,他不信建奴会放弃劫掠皇陵的机会。

但他绝不会傻到用东宫卫队的一千人去硬拼三万建奴,天寿山地势复杂,正好适合打伏击,只要守住这里,就能截断建奴的退路,让扬古利这路人马插翅难飞。

至于阿巴泰与阿济格的另外两路大军,他只能寄希望于那些勤王总兵。

尽管他心里清楚,那些人大概率只会远远观望,根本不敢与建奴正面对抗。

七月十五日,扬古利的大军兵临昌平城下。

城墙上的明军本还在奋力抵抗,可没过多久,城门突然大开。

城内两千朵颜兵率先倒戈,打开了城门。

天津总兵巢丕昌更是连抵抗的样子都懒得做,直接带着亲兵出城投降,跪在扬古利马前,奴颜婢膝。

“哈哈哈!明狗果然不堪一击!”扬古利勒住战马,看着跪地求饶的巢丕昌,眼中满是嘲讽。

昌平城内的官员却没有像巢丕昌那样屈服。

守备咸贞吉、训导常时光、学正解怀亮、吏目郭永、判官胡惟忠、守陵太监王希忠、保定通判王愚、户部主事王一桂……

这些平日里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此刻却拿起了刀枪,带着数百忠于大明的士兵,与建奴展开巷战。

“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宁死不降!”

咸贞吉手持钢刀,身上已经多处负伤,却仍在奋力砍杀建奴。

常时光则带着学子们,用桌椅堵住街道,向建奴投掷石块、箭矢。

可实力悬殊太大,明军很快便寡不敌众。

咸贞吉力竭战死,常时光被建奴乱刀砍死,王一桂抱着户部的印信,跳进了火海……

数百名忠勇之士,无一人投降,全部战死在昌平城内。

消息传到京师,皇极殿内一片死寂。

崇祯拿着战报,双手颤抖,脸色铁青:“巢丕昌!朕竟养了这么一个卖国贼!建奴都打到家门口了,他不战而降,还有何颜面见列祖列宗!传旨!灭巢丕昌九族!”

满朝文武低着头,无人敢应声。

他们谁也没想到,重兵把守的昌平会如此轻易失守,更没想到第一个投降建奴的总兵,会是巢丕昌。

以往那些动辄弹劾、争吵不休的言官,此刻也哑口无言。

他们既拿不出退敌之策,也没有战死的勇气,只能在沉默中承受崇祯的怒火。

“你们平时不是很能吵吗?”崇祯看着群臣,语气带着浓浓的失望,“弹劾锦衣卫、逼宫废太子,你们一个比一个积极,如今建奴杀到京畿,你们怎么不说话了?还有你们这些勋贵!国朝养了你们两百年,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建奴烧杀抢掠?”

勋贵们个个面红耳赤,却仍无人敢站出来。

他们久居京城,养尊处优,早已不是当年能征善战的武将,别说领兵出战,恐怕连刀都提不动了。

最后,还是老迈的英国公张之极颤颤巍巍地出列,躬身道:“陛下,臣愿率领五千神枢营出战,誓死保卫京畿!”

兵部侍郎李邦华连忙附和:“陛下,臣建议让勇卫营与神枢营一同出城,再联合各路勤王兵马,定能给建奴一个教训!”

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一听,脸色瞬间变了。

他太清楚那些勤王总兵的德性了,来了也只会躲在后面观望,一旦勇卫营和神枢营出战,被建奴缠住,京师就会变成一座空城。

他连忙出列,跪倒在地:“皇爷不可!勇卫营是京师最后的屏障,若让他们出城,京师无人防守,一旦有失,大明江山就完了!望皇爷三思!”

崇祯何尝不知道京师的重要性。

太子之前就告诉过他,京营实际兵力不足三万,若抽走勇卫营和神枢营,城墙都站不满人。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下令道:“英国公忠心可嘉,但京师安全为重。传旨:勇卫营协防京城,不得擅离;兵部尚书张凤翼出城巡防,统一指挥各路勤王兵马,务必将建奴赶出京畿!”

“遵旨!”

张凤翼硬着头皮领命,心中却满是忐忑。

他从未领兵打过仗,面对凶悍的建奴,他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七月十七日,昌平沦陷的第三天,整座城池已经被建奴洗劫一空。

城内凡是反抗的明人,几乎都被杀害,尸体堆满了街道,鲜血染红了护城河。

八千多反抗者倒在血泊中,还有数千无辜百姓被建奴肆意屠杀,两万多名年轻男女被铁链锁住,准备带回辽东做奴隶。

总兵府内,扬古利像一头失控的野兽,正在房间里蹂躏着十几个浑身赤裸的明人女子。

女子们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却只能任由扬古利施暴。

“畜生!你们这些猪狗不如的鞑子!”两个性格刚烈的女子忍不住破口大骂。

扬古利大怒,一把抓住她们的头发,将她们甩出房间,对着门外的守卫吼道:“赏给你们了!好好教训这些不知好歹的汉狗!”

“谢主子!”守卫们**笑着,把两个女子拖进了旁边的房间,房间里很快传来更凄惨的叫声。

就在这时,两个建奴牛录带着巢丕昌,小心翼翼地敲响了房门。

“谁这么大胆,敢打扰老子!”扬古利正尽兴,被打断后怒火中烧,破口大骂。

三人连忙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主子息怒!奴才们不敢打扰您,只是巢丕昌说,天寿山的明狗皇陵里,可能藏着很多值钱的宝贝……”

扬古利眼睛一亮,顿时没了怒气:“还愣着干什么?快去抢!”

“喳!”三人连忙起身,转身离开。

走到总兵府外,一个牛录停下脚步,斜眼看着巢丕昌,语气轻蔑:“巢丕昌,你投降大清后寸功未立,现在给你一个机会。带着你的人,去把明狗的皇陵洗劫一空,再放一把火!办好了,主子或许会赏你个一官半职;办不好,你知道后果!”

巢丕昌心里一沉。

他知道,烧了大明皇陵,自己就会成为千古罪人,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可他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若不答应,扬古利绝不会放过他。

他强忍着屈辱,跪倒在地:“喳……奴才遵令!”

看着两个牛录离去的背影,巢丕昌狠狠攥紧了拳头。

投降前,他在天津是说一不二的总兵,何等风光;

如今却要被两个建奴牛录呼来喝去,甚至要去焚烧自己祖宗的陵寝。

他心中满是悔恨,却早已回不了头,只能一步步走向更深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