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又要到了半旬去县衙医药局点卯的日子,林岁安惦记着韩彦的帮助。
她寻了个空,对林四勇说:“四叔,后天又是我去县衙医药局点卯了。而且,韩大人天大的恩情,我们必须得去当面谢过。”
林四勇连连点头:“是极是极!这份恩情,林家没齿难忘!你看带点什么去好?家里虽没什么值钱东西,但总不能空手。”
林家如今确实拮据,为了凑那六十五两赎银,几乎把现有的银钱都拿出来了。林岁安想了想,目光扫过院里晾晒的草药和屋檐下挂着的几串干菜,心中有了主意。
“韩大人什么也不缺,贵重的我们也送不起。送礼贵在心意和实用。”
她冷静地分析道,“我观韩大人终日劳心县务,时常熬夜,面色偶有倦怠。我正好炮制了一些安神助眠的药草枕芯,能助睡眠。另外,再带一些二姑亲手晒的蕨菜干和笋干,都是山野味道,城里反倒少见,给韩大人和衙里的弟兄们换换口味。”
这份礼物既不显得贿赂,又充满了乡土的心意和实用的关怀,恰到好处。
林四勇听了大为赞同:“还是岁安你想得周到!我这就让你二姑去包干菜!”
临行前,林岁安特意用干净的细棉布缝制了两个枕套,将药草分装妥当,外面再用青布包袱仔细包好。干菜也用油纸包得整整齐齐。
县衙医药局的公务结束后,林岁安背着旧药袋,提着那个青布包袱,在林四勇的陪同下来到韩彦的值房。
“韩大人。”叔侄二人恭敬行礼。
韩彦正在批阅文书,见是他们,放下笔温和道:“林姑娘,林秀才,不必多礼。可是医药局有事?”
“回大人,医药局一切安好。”林岁安抬起头,目光清澈而真诚,“今日特来拜谢大人救我二姑与表哥的恩情!”说着,她再次郑重一礼,林四勇也深深躬身。
韩彦虚扶一下:“二位快快请起。本官只是依实情转达,皆是家父依法**,不必如此客气。”
“大人过谦了。”林四勇这时开口,声音带着庄稼汉特有的朴实,“若非大人仗义相助,我二姐与外甥此刻还不知身在何方。这份恩情,我们林家上下都记在心里。”
林岁安接过话头,将包袱轻轻放在桌角:“家中清贫,无以为报。这是民女亲手炮制的安神枕芯,望大人夜间能安枕片刻。还有一些山野干菜,虽不值钱,却是自家晒制的,请大人和衙中各位尝个鲜。”
她说着,轻轻打开包袱,露出里面两个素净的棉布枕套和几包整齐的干菜。那枕套针脚还算细密,显然是用了心的。
韩彦的目光在枕套上停留了一瞬,又落到林岁安因常年采药而略显粗糙的手指上,心中微微一动。他确实常被公务扰得难以安眠,这份礼物既实用又贴心,远超那些金银俗物。
“林姑娘有心了。”他冷峻的脸上露出一丝真切的温和,“这安神枕来得正是时候,前几日还在为夜不能寐烦恼。至于这些山野味道,衙里的弟兄们定会喜欢。”
他竟当着他们的面,拿起一个枕芯在鼻尖轻嗅,那股清雅的药香让他不自觉舒展了眉头:“好味道,让人心神宁静。”
见韩彦真心喜欢,林岁安唇角微扬:“大人喜欢就好。”
待叔侄二人告辞离去,韩彦独坐值房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细棉枕套。
林岁安的日子越来越忙碌充实,林家也慢慢走入正轨。如果历史不偏移,接下来的日子应该算是安稳下来了。不过金兵可还没放弃,但起码战争不会打进湖州。
近来村里人发现,那位冷面肃杀的韩县尉,来箬溪村的次数似乎有点过于频繁了。
第一次,他带着两个县勇,说是“巡查春耕备耕情况”。林四勇陪着他在地头转了转,韩彦问了几句秧苗、水利的事,目光却总是不自觉地飘向村北猪场的方向。
最后,他状似无意地对林四勇说:“听闻林家猪场经营有道,本官既来了,也当去看一看,若真有可取之处,或可在县内提倡。” 理由冠冕堂皇,林四勇自然连连称是,引着他去了猪场。
林岁安正在猪场里看记录猪崽状况的记录册,见到韩彦,有些意外,但还是落落大方地行礼迎接。韩彦一本正经地询问猪饲养要点,林岁安一一作答。
他听得认真,偶尔提出一两个问题,目光却更多是落在她沾了些许草屑却依旧清丽的侧脸上,看着她因谈及擅长领域而微微发亮的眼睛。
临走时,他看着猪场外围新辟的一小块药圃,问道:“这些是……”
“是一些常用的草药,自己种些,方便平时取用。”林岁安答道。
韩彦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隔了几天,他第二次来访,身边只跟了一个亲随。这次的理由是“县衙后衙有几匹战马近来食欲不振,知道林姑娘不于畜生一道也颇有见解,特来请教。”
林岁安心中打起了问号,战马不适,自有县衙专用的兽医,何须他一个县尉亲自来问?她开始怀疑这个韩县尉是不是盯上林家了,不过依旧仔细询问了症状,给出了几个调理肠胃的方子。
“有劳林姑娘。”韩彦接过方子,小心折好放入怀中,却并未立刻离开。他的目光落在林岁安因低头写方子而露出的纤细后颈上,春日的阳光为她镀上了一层柔光。他轻咳一声,找了个话头:“我看你这药圃,土质似乎略显板结,可是缺了肥力?”
林岁安抬头,正好捕捉到他还没来得及完全移开的目光,心里疑惑更重,面上却不动声色:“大人明鉴,确是如此。正打算过几日沤些肥来改善。”
“嗯。”韩彦应了一声,仿佛只是随口一提。
林岁安的不安感越来越重了,这个韩县尉是不是在憋大招,不会真看上林家了吧。是不是发展脚步太快了,看来要找四叔商量下,看看能否把步子放慢些。
又过了七八日,当韩彦的身影第三次出现在村口时,连村口的孩童都习以为常地跑去给林家报信了:“林姑娘,韩大人又来啦!”
这次,韩彦手里竟提着一个不大的布袋。他对迎出来的林四勇和林岁安道:“前日清查一伙走私贩,缴获了些南洋来的香料,其中有些据说可做药引,本官不识此物,放在县衙也是无用,想着林姑娘或许用得着,便带来了。”
这个借口……林岁安这下真的坐不住了,这要不是看上林家她林岁安名字倒着写,看来韩彦野心不小,他可能看上的是整个长兴县,想以林家、箬溪村为突破口。
缴获的赃物不入库,反而拿到她这里来?她接过布袋打开,里面是些品相极好的豆蔻和胡椒,确实是药材,但也价值不菲。
“大人,这太贵重了……”林岁安想要推辞。
“既是无用之物,能物尽其用便好。”韩彦打断她,语气不容拒绝,随即又像是为了掩饰什么,迅速转移了话题,“你上次说的沤肥,可需要人手?县衙库房里还有些陈年石灰,或许可用?”
林岁安看着他满脸狐疑,内心打着鼓道:“多谢大人惦念。石灰……确是需要的。”
韩彦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喜色,立刻道:“好,我明日便让人送来。”
这一次,他没有过多停留,送完东西,问了问石灰需要的量,便告辞离开了。只是转身时,唇角那抹压不下去的弧度,泄露了他真正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