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席菱歌当机立断,谈判完之后,直接趁着没人进入空间,选择把制糖厂建立在周家村不远处的空旷土地。
下一秒,眼前面板闪烁。
熟悉的白色面板在眼前亮起:
【建造进行中】
【剩余时间:24:00:00】
【提示:材料储备充足,已探明可用员工31名。】
【报备消息已发送,明日制糖厂开始动工。】
席菱歌对系统的高效早已习惯,虽略感惊讶于速度之快,手上动作却未停滞,熟练地对空间内的甘蔗执行了“一键收割”与“一键播种”。
等待的时间总是格外漫长。
席菱歌闲着无事,这才把丢进角落里的小草想起来。
她对小草不太感冒,但至少术业有专攻。
会种田的人总比不会种田的人多点经验。
席菱歌直接把小草发配到周家村附近包围的土地去了,让她去探查一日时间,回来再报备什么地形,什么土地,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
从陵水出发,再从庞府折返,这一路的功夫,陵水地界竟连下了好几夜的秋雨。
淅淅沥沥的雨丝织成帘,裹着湿冷的风,正应了那句“一场秋雨一场寒”。
寒意顺着窗缝往骨头缝里钻,连空气都带着股沁人的凉。
陵水周围的气流逐渐冷了起来。
常武、刘三等人早已接了开工的讯,次日天刚蒙蒙亮,便领着三十多个弟兄齐齐赶到周家村外的工地。
席菱歌早有准备,提前让青柳备好三餐。
以往或许只让青柳简单购置长街的食物,这次却格外上心。
她直接把府里最会做菜的张婶请了来掌勺,又让“风花雪月”四名丫鬟围着灶台打下手,务必让自家员工们吃得热乎。
余下“春兰秋竹”四个小厮,则推着板车一趟趟运来新鲜蔬菜、干净碗筷和足量的粮油。
锅碗瓢盆在临时搭起的灶台边摆得整整齐齐,烟火气早早便弥漫开来。
工地上,刘三等人挽着袖子搬砖运木,额角渗着汗。
灶房里,张婶的大勺子颠得“哐当”响,菜香混着蒸汽飘出老远。
看着这一派热火朝天、欣欣向荣的景象。
席菱歌心中忽然涌起一股踏实的暖意——这才是人该过的日子啊!
踏实、鲜活,还带着奔头!
至于那些心心念念的能量值……等着吧,她来了!
席菱歌看着眼前的一切朝着欣欣向荣的方面发展,忍不住感叹。
这才是人过的日子!
能量值她来了!
一夜做工结束,依旧给刘三、常武等人发工钱,甚至得知秋寒来袭。
席菱歌二话不说,早就让章管家从府中的库房中运输一大堆棉花过来,给每名员工送了一袋。
“前阵子备下的新采棉花,天冷了,每人一袋,拿回去做件棉袄,别冻着。”
蛇皮袋里的棉花塞得鼓鼓囊囊,雪白的棉絮几乎要撑破袋口,立在地上足有半人高——这分量,一看就比寻常人家过冬的储备厚实得多。
尤其是刘三,糙汉子的手刚摸到袋里蓬松柔软的棉花,眼圈猛地一红,滚烫的泪珠“啪嗒”砸在脚边的泥地上。
他想起家里老娘孩子冻得发紫的手脚,再看看眼前这满满一袋棉花,喉头哽咽着,“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冲着席菱歌重重磕了个头:
“席东家!您这份情,俺刘三记一辈子!从今往后,您指哪俺打哪,风里雨里,绝不皱一下眉头!俺这辈子就是您的人了!”
席菱歌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一愣,她轻咳一声,掩去情绪:“起来吧,多大的人了还哭鼻子。”
她扬声道,“你们也别羡慕,刘三和常武是最早跟着我的老人,干的活考验技术,又苦又累,棉花自然要比旁人多一倍——跟着我做事,有功者赏,绝不含糊!”
常武站在一旁,黝黑的脸上难得露出激动的红,握着棉花袋的手紧了紧。
虽没像刘三那样失态,他却也重重点头:“席东家放心,俺们必定把厂子的活干得漂漂亮亮!”
席菱歌应了一声,心道:拉拢人心的手段罢了。
没想到竟然会如此好用。
难怪前世的资本家都会用这招,受到旁人感激的目光,确实有一种别样的舒爽。
席菱歌面色沉稳:“都是一些小事情,只要你们在制糖厂做工的一天,你们终身权益都将受到保障。”
“像这种福利,每个月都能享受到。”
“每月不仅有米面粮油,逢年过节还有额外补贴,冬天发棉衣,夏天发解暑汤——你们的日子过好了,制糖厂才能红火!”
席菱歌顿了顿,目光扫过三十多张被冻得发红却此刻亮得惊人的脸,声音清亮如钟,瞬间点燃了全场:“眼下秋寒来袭,咱们更要拧成一股绳!记住——”
“团结一致!”
“共同致富!”
话音未落,刘三第一个振臂高呼,沙哑的嗓音里满是热血:“团结一致,共同致富!”
“团结一致,共同致富!”常武紧随其后,声如洪钟。
三十多个汉子像是被点燃的干柴,齐刷刷振臂,声浪排山倒海般直冲云霄,连带着湿冷的空气都仿佛被这股热浪烘得暖了几分。
雪白的棉花袋在众人手中传递,映着一张张激动得发红的脸,成了秋雨中最亮眼的风景。
“团结一致,共同致富!”
“团结一致,共同致富!”
“团结一致,共同致富!”
一声比一声激昂。
一声比一声热情高涨。
席菱歌站在人群前,听得她脚趾都快抠出三室一厅,偏偏又忍不住被这股子热乎劲儿烘得心里发痒。
这阵仗、这排场太大了。
一天做工结束,制糖厂建立完成,刘三握着装满棉花的蛇皮袋,纷纷转身离开。
趁着众人散去,席菱歌闪身入了空间,眼前的建设面板骤然刷新:
【制糖厂主体建设完成!】
【基础设施及设备加工启动中……】
【倒计时:72:00:00】
【总计剩余时间:72小时】
“嘶——”席菱歌看得一阵牙酸,倒吸一口凉气。
也就是说,还得再等整整三天,厂里的设备才能彻底完工?
出去之后,席菱歌当机立断派人给刘三一众员工传去消息,放了三天假,自己也能躺了三日。
等席菱歌忙完,再次回到长街时,发现那些对她不利的谣言陡然一变,竟像是被一场无形的大雨冲刷得干干净净,朝好的一方面发展!
人人都是夸赞她的话,之前的风气像是被人彻底搅碎、肃清过。
取而代之的,是满街的赞誉之声。
席菱歌自然发现了事情不对劲。
在发现源头是一向热情大方,有人脉、人缘好的翠姑之后。
她彻底放下了悬起来的心。
至少现在的事情发生,是最好的结果。
能看到翠姑仍然守着烧饼摊,开开心心笑着。
席菱歌的心中就像得到了满足一般,整个人暖暖的。
她再次信步踏入长街,恍惚间竟有种初到陵水时的错觉。
每个人把她当成初来乍到的小姑娘,笑着问候打招呼。
尤其是翠姑,眼尖地瞧见她,立刻笑着扬手:“菱歌!这边来!”
翠姑一把拉过席菱歌,朝她手中塞了个热乎乎的烧饼,还带着刚出炉的温度和麦香。
翠姑笑得眼角都堆起了细纹,看向她的目光温柔得能掐出水来,活像在看自家疼爱的小闺女。
“席姑娘,这是我新做的煎饼口味,加了酸菜和肉沫剁成的馅,你尝尝好不好吃?”
席菱歌一口咬下去,“咔嚓”一声脆响,满口肉香味。
油多用料足,滚烫的肉汁瞬间在嘴里爆开。
面饼又软又有劲道,入口扎实,带着酸菜的酸爽解腻,肉沫的咸香入味,混着饼皮的焦香,简直好吃到让人食欲大开。
席菱歌是真饿了,也是真觉得好吃。
嗷呜一大口就咬掉小半个烧饼,三两口便囫囵吞了下去,嘴里塞得鼓鼓囊囊。
她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好吃,翠婶,你做的烧饼越来越好吃了!”
翠姑忍不住笑着戳了戳席菱歌的额头,亲昵道:“你这丫头!”
指尖的温度带着暖意,她眼神也柔和下来,关心道:
“事情过去一两天,你的身体可还好?”
“挺好的,没感冒,就是振州发生的事情有些膈应。”
地窖里那触目惊心的尸体与白骨,是席菱歌亲眼所见,绝非幻觉。
那景象如同重锤,狠狠砸碎了她对“和平年代”的认知。
若非脑海中清晰记得大陵正值太平盛世,无战乱纷扰。
她几乎要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三观被冲击得摇摇欲坠。
翠姑心疼极了,又给席菱歌塞了个烧饼,轻抚着她的后背,一下下顺着气,声音柔得像棉花,安慰道:“席姑娘,别想了。”
“翠婶这辈子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这对银镯子给你。”
翠姑说着,转身从摊子底下摸出个沉甸甸的小包袱。
层层打开,里面竟是一对打磨得光亮的银镯子,虽不华丽,却透着岁月的温润。
她递给席菱歌:“多谢你救了婶儿。”
席菱歌咬着烧饼,含糊不清说了一句,将银镯子推了回去。
她眼神亮得惊人,露出极为满足的微笑。
“能够吃上翠婶的烧饼,我已经很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