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喜?下乡前我掏空家产气死渣爹 第82章购置新地皮,前往周家村谈判

();

庞府后续发生的一切,席菱歌不知。

她坐着马车回到陵水。

途中过了好几日,给席菱歌颠簸得忍不住差点吐出来,

实在是晕得没办法,回到自己府邸,进了厢房倒头就睡。

翠姑经此一事,算是彻底看清楚张家。

一回到张家村,她直接写了一张断亲书,交给了张家村长,让其帮忙转交给张沟一家人。

翠姑头也不回地离开张家村这个伤心地。

自从出生起,她一直吃不饱穿不暖,后面又被卖给大户人家做下人,日日夜夜干些粗重活,落下了病根。

翠姑更是想不到,人到中年,不过三十来岁,居然还能再次被自家亲爹卖上一次。

这一次不是卖身。

而是活生生卖命!

若不是听闻席菱歌描述,兴许翠姑还不知道,她昏迷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那些失踪的姑娘们全都化作了一堆森森白骨。

想到这里,翠姑就一阵后怕,心道:如果不是席姑娘相救,她估计早就没命了。

翠姑念旧又感恩,回到长街干起老本行,靠着自己的手艺,继续卖烧饼。

她一边卖烧饼,一边惦记着席菱歌,向众人传播席菱歌的好。

说席菱歌简直跟地主不一样,是有良心的大家闺秀。

甚至不断吹嘘席菱歌是人间仙女,是天上派下来普度众生的神仙。

谣言越演越烈的时候。

席菱歌已经在开始建造制糖厂了。

她数着空间的材料。

一开始挖掘生石灰矿,烧了110斤生石灰。

随后在胡商处购置了105斤桐油。

曲家和永安王府分别贡献了100斤铁矿,加起来就是200斤铁矿。

最后的楠木,席菱歌直接一扫而空,总共111斤。

她成功满足了建立制糖厂的材料。

进入空间后,席菱歌手握镰刀。

【已经满足制糖厂所需材料。】

【已经拥有制糖厂设计图纸一份。】

【建造所需金币x100】

【建造所需地皮x1】

【请选择你拥有的地皮,选择建立你自己的制糖厂。】

席菱歌点开面板,才发现自己的地皮只有坪山山脚。

坪山山脚的岩洞早就被大雨冲刷,不知道坍塌成什么样了。

要是把制糖厂建立在坪山山脚,万一泥石流一来,冲垮了怎么办。

可制糖厂又不能建立在长街中心。

长街中心只适合开铺子。

糖制铺子能够用于售卖。

席菱歌拿不定主意,只好拿着一叠银子,找上了县令。

在询问了县令一番后,她购置了陵水周边大量的土地。

甚至购置了周家村的地皮。

周家村是县令介绍的村落,离陵水十分近,赶集到陵水,不过一刻钟的时间。

再加上周家村地广人稀,没多少人,如果是开设工厂,建立在周家村,是个不错的好主意。

席菱歌摸了摸下巴,纠结不已。

又听得出县令道:“席姑娘,你要是招工,我可以专门为你出一个政策。”

“只要有人愿意加入你的工厂做事,无论是外地人,还是陵水人,干满三年,就可以定居在周家村,拿到陵水的户籍。”

“这个政策持续有效,只要你在陵水的一天,你的工厂在陵水的一天,它就会一直生效。”

虽然县令不知道工厂是什么意思。

可他一开始就被席菱歌所描绘的计划所打动。

一个能够无限产出类似麦芽糖的地方。

甚至不止麦芽糖,听席姑娘所说,她日后还要开设无数个不同的工厂。

这是一件好事啊!

陵水百姓安居乐业,对县令来说也是一件政绩。

日后搬出到台面来讲,也算一笔足以让他升迁的功劳。

县令巴不得帮忙。

席菱歌挑了挑眉。

第一反应是县令没安好心。

不怪她这样想。

一旦吃亏吃多了,下意识怀疑他人已经成了常态。

所谓的人间自有真情在,全都是谎言。

官场大部分都充斥着算计和利益。

像上次她被抓进大牢,如果不是因为后面曲家和永安王府来撑腰。

早就被定罪了。

但那又如何。

席菱歌从来不缺乏被人坑之后再爬起来的勇气。

她大手一挥,掏出几张银两。

“周家村的地皮和农田我都要了。”

“明日,我先去和周家村村长谈谈,然后去周家村外不远处建制糖厂。”

至于人手问题。

席菱歌表示,有的,兄弟有的。

陵水有的是人,这儿从来不缺乏劳动力,缺乏的只是像她一样的狗大户!

只要钱给的够多,无论老弱病残,还是身强体壮的青年,个个都是她的员工。

制糖厂的辉煌发展史离不开员工的爱戴。

拿着地皮,席菱歌直接走了,路过驿站时,顺便给曲家和慕池写了封信派人快马加鞭送过去。

有关于振州世家庞家和知府勾结,草芥人命的事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片。

席菱歌事无巨细,顺便把自己以身探险,才查出庞家是个恶户写了进去。

最后一句煽情点题。

只愿海晏河清,还天下一个太平。

席菱歌当时写完后十分满意。

这不叫打小报告,这叫把自己一路上旅游的所见所闻写了出来。

至于庞家的事与她何干?

她一没杀人,二没犯法,三没搞奇奇怪怪的巫蛊之术。

像她这样的三好平民,在大陵已经是极为罕见的存在。

好人好到这种地步,是个人都得膜拜她。

席菱歌不由得感叹几句。

随后拿着地契,前往周家村谈生意。

周家村的村长老态龙钟,年过古稀,白发白胡须,差点连牙齿都掉光。

等席菱歌找上门的时候,周家村老村长正拄着拐杖,迈着老寒腿,走路慢若乌龟。

老村长上了年纪耳背。

席菱歌一连说了好几遍自己的来意,他才听得清楚。

“我想在周家村附近开厂,召集年轻人下农返乡。”

“号召劳动力回归,争取让人人都吃得上饭,赚得到钱,穿得起衣服,娶妻生子,子孙满堂。”

席菱歌说了一大堆。

周家村老村长只听懂一句话,一拍大腿,惊叫起来。

“好啊!到时候娶妻生子,周家村繁荣起来,人多了。这村子也不再是老头子一个人孤零零地守着。”

“小丫头,你说的话我同意了。你想做什么尽管去做吧,周家村没多少户人家,只有七户。”

“如果你说的话都是真的,我希望你能多考虑考虑周家村的人,招工优先招他们。”

周家村老村长浑浊的眼珠,难得清明一回,把希望寄托在席菱歌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