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过对此心知肚明,但他并非不通世故之人。
既然对方释放善意,他自然也乐得维持表面上的和睦。
他亲自在府中接待,言辞得体,态度不卑不亢,既未因身份骤升而显出倨傲,也未因对方曾经的沉默或可能的轻视而流露不满。
一番应酬,宾主尽欢,倒也借此机会,将这股以他为核心的军政势力,初步凝聚了起来,彼此心照不宣地形成了更为牢固的同盟。
而宋理宗赵昀,为了尽快将杨过这尊护国神祇与皇室绑定,更是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效。
他亲自督促礼部、内府等相关部门,一切流程从简从快,但规格却务必是最高等级。金银赏赐、田宅庄园、仪仗服饰……
这些好处,更是如流水般赐下,务求彰显皇家恩宠与对这门婚事的重视。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切便已筹备妥当。
钦天监选定的良辰吉日转眼即至。
这一日,整个临安城都沉浸在一片喜庆的红色海洋之中。
从皇宫到杨过御赐的驸马府,沿途净水洒街,红毯铺地,仪仗煊赫,鼓乐喧天。
百姓们挤在街道两旁,争相目睹这旷世婚礼的盛况。
公主出嫁的鸾驾华丽非凡,送嫁的队伍蜿蜒如长龙,彰显着皇家的无上威严与对驸**极致恩宠。
婚礼在皇宫正殿举行,仪式庄重而盛大。
宋理宗身着衮服,端坐龙椅,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欣慰笑容。
贾似道作为公主舅父兼当朝宰相,忙前忙后,满面红光,仿佛嫁亲生女儿一般。
满朝文武,无论内心作何想法,此刻无一不是身着朝服,恭敬列班,脸上堆满了恰到好处的祝贺笑容。
杨过一身大红喜服,更衬得他面如冠玉,身姿挺拔。
他从容地行完所有繁琐的礼仪,应对自如,气度非凡,看得不少原本对他出身有所微词的官员,也不得不暗赞一声龙凤之姿,当真天神下凡。
没有任何意外,也没有任何人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搞什么幺蛾子。
甚至,所有官员,无论派系,送上的贺礼都丰厚得惊人,奇珍异宝,古玩字画,令人眼花缭乱。
这既是给皇家面子,更是对杨过权势的一种无声的敬畏和投资。
喧嚣终散,盛宴落幕。
夜色深沉,驸马府的新房之内,红烛高燃,暖意融融,与外面的清冷形成了鲜明对比。
杨过挥退了所有侍立的宫女,缓步走入室内。
只见雕花大床边上,端坐着一个凤冠霞帔的窈窕身影,大红盖头遮住了她的容颜,但那微微收紧的纤纤玉指,却泄露了主人内心的紧张与期待。
杨过嘴角泛起一丝温和的笑意,走上前去,轻轻用玉秤挑开了那方鲜红的盖头。
盖头下,露出赵矜那张精心妆点过的绝美脸庞。
烛光映照下,她肤光胜雪,眉眼如画,平日里灵动活泼的少女,此刻多了几分属于新妇的娇羞与妩媚。
一双秋水般的眸子盈盈抬起,望向杨过,里面充满了无尽的爱恋、幸福以及一丝初为人妇的忐忑。
她轻咬了下饱满红润的下唇,声音细若蚊蚋,带着颤音:“杨……杨大哥……”
此时的赵矜,娇艳欲滴,如同一朵在夜色中盛放的红色牡丹,等待着采撷。
杨过心中亦是一荡,他见过的美女不少,小龙女清冷如仙,郭芙娇艳如火,而眼前的赵矜,则融合了少女的纯真与公主的华贵,还有意思难以言说的英气,在这新婚之夜绽放出独一无二的光彩。
他俯下身,握住她微凉的小手,低声道:“矜儿,从今日起,你便是我杨过的妻子了。”
这一句话,彻底抚平了赵矜心中最后的不安。
她鼓起勇气,伸出双臂,环住了杨过的脖颈,将滚烫的脸颊埋入他的胸膛,用行动代替了回答。
红烛摇曳,帐暖春深。
这一夜,自是鸾凤和鸣,被翻红浪,无尽的缠绵与欢愉,将两人紧紧联结在一起。
曾经的公主,彻底成为了杨过的女人。
至此,杨过明面上,正式成为了大宋的驸马都尉,凭借着这层皇室姻亲的身份,毫无阻碍的踏入了大宋最核心的权力圈层。
而暗地里,他通过生死符掌控皇帝宰相,通过联姻绑定皇室,通过利益聚合军政势力,已然是这偏安王朝实际上的最高掌控者。
身份既定,内部安定,杨过没有丝毫耽搁。
新婚燕尔的温情并未消磨他的意志,他深知,十年停战期转瞬即逝,蒙古的威胁如同悬顶之剑,从未真正解除。
就在大婚后的第三天,杨过便以驸马都尉兼神武将军的身份,手持宋理宗的特许诏令,直接召集了工部、军器监的诸位主事官员,以及临安城内手艺最精湛的大匠。
在一间被列为绝密的作坊内,杨过摊开了他早已绘制好的图纸。
上面并非传统的刀剑弓弩,而是结构精密、前所未见的器械:燧发枪的分解图、简易版佛朗机炮的构造原理、标准化火药颗粒的制备流程……
甚至还有关于高炉炼铁、钢材处理的初步设想。
当然,这些东西对于现在来说,还是有点超模的,大多造不出来,但有个大概就很不错了,杨过也不奢求太快,时间还有很多年。
一切慢慢来就行。
他目光锐利的扫过面前这些或因他身份而敬畏,或因图纸新奇而震惊的官员和工匠,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
“旧有的军械,对付寻常匪类尚可,应对蒙古铁骑,已显不足。”
“此乃神兵利器之图谱,关乎我大宋国运,民族存亡!”
“自即日起,举工部、军器监全力,依图研制,改良工艺,不惜代价!”
“所需银钱、物料、人手,一律优先供给,若有阻碍,可直接报于我知!”
他的话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这些官员工匠,虽对图纸上的东西感到匪夷所思,但面对这位连皇帝都无比倚重、权势熏天的驸马爷,谁敢有半分质疑?
更何况杨过已经请了宋理宗亲自下旨,圣旨谁敢违抗?
况且那图纸上的东西,虽然新奇,但细看之下,似乎又隐**某种令人心惊胆战的威力。
一场在冷兵器时代堪称划时代的科技革命,在杨过的强势推动下,于南宋临安城深处,悄然拉开了序幕。
他知道,唯有掌握超越这个时代的力量,才能在未来那场决定华夏命运的决战中,彻底粉碎来自北方的威胁,实现他心中的宏图。
蒙古靠科技树和凝聚力一扫天下,他杨过也能。
不仅是守住这半壁江山,更要北定中原,恢复汉家昔日的荣光。
而这一切,都将从这小小的作坊里,迸发出第一点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