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拒娶厂花后我成大国工匠 第四百五十三章 家人

();

为首的是北村的李队长,后面跟着二三十个村民。

"郑厂长,听说化肥厂要招工?"李队长老远就喊。

"李队长,您来了。"郑昊迎上去,"是要招工,不过现在还没开始呢。"

"那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村的人都等着呢。"

郑昊看了看那些村民,都是壮劳力,一个个眼巴巴地看着他。

"这样吧,先登记。"郑昊转身对三哥郑国庆说,"三哥,你拿个本子,把想来的都记下来。"

"好嘞。"

村民们一听可以登记,立刻围了上来。

"我叫李大柱,今年三十二,有力气,啥活都能干。"

"我叫王铁蛋,虽然岁数大点,但身体好着呢。"

"我,我也想来..."

郑国庆拿着本子,一个个记录。

李队长走到郑昊身边,压低声音说:"郑厂长,我们村今年日子不好过。去年粮食减产,大家都缺钱。听说你这儿要招工,全村都盼着呢。"

"李队长放心。"郑昊说,"只要是能干活的,我都要。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化肥厂的活又脏又累,还有一定危险性,工资虽然比地里多,但也不轻松。"

"不怕苦,不怕累。"李队长拍着胸脯,"只要能挣到钱,啥都不怕。"

"那行,等厂房建起来,我就开始招人。"

送走村民,郑昊继续和陈教授讨论厂房设计。

一直忙到中午,才算把大概的布局定下来。

"老四,该吃饭了。"二哥郑建军提着两个饭盒过来,"嫂子让我给你送的。"

"嫂子怎么又跑来了?"郑昊有些无奈,"不是说让她在家带孩子吗?"

"她说你一天到晚在工地上,连口热饭都吃不上,不放心。"郑建军把饭盒递给他,"你就别推辞了,赶紧吃吧。"

郑昊打开饭盒,里面是一碗米饭,上面盖着红烧肉和青菜。

陈教授在旁边看到,笑道:"小郑,你这媳妇真贤惠。"

"可不是。"郑昊夹了一块肉吃下去,"有她在,我才能安心做事。"

"珍惜吧。"陈教授感慨道,"好女人不多了。"

吃完饭,工程队开始挖地基。

十几个工人抡着镐头,一下一下地刨着土。

郑昊站在旁边看着,突然发现有个工人挖到地下一米多的时候,土变湿了。

"停一下。"他喊道。

工人停下来,郑昊跳进坑里,蹲下来看。

果然,土里渗出了水。

"大哥,这里有地下水。"郑昊爬上来,脸色有些凝重。

"啥?"郑建国也跳下去看了看,"还真有。这可麻烦了。"

"怎么办?"

"要么换地方,要么做防水处理。"郑建国想了想,"防水处理得花不少钱,而且不一定能完全解决问题。"

"那就换地方。"郑昊果断决定,"化肥厂不能有隐患。"

"可是咱们好不容易选好的地方..."

"没事,重新选。"郑昊说,"安全第一,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当天下午,郑昊带着陈教授和郑建国,又在周边转了一大圈。

最后选中了村东边靠北的一块地。

"这块地地势高,应该没有地下水。"郑建国说。

"挖个坑试试。"

工人们又挖了几个探坑,果然都是干土,没有渗水。

"就这里了。"郑昊拍板。

重新测量,重新规划,又忙了两天。

三月五号,开工仪式正式举行。

虽然没有大张旗鼓,但村里还是来了不少人。

郑大山、李秀花、几个哥哥的家人,还有陈庆山、周工程师,都来了。

"今天是个好日子。"郑昊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对着大家说,"咱们西尧工业又要上一个新项目了。这个化肥厂,不光是为了挣钱,更是为了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我希望,等这个厂建起来,咱们周边的村子都能用上便宜又好的化肥,粮食产量都能提上去。"

"好!"人群里响起掌声。

"现在,我宣布,西尧化肥厂正式开工!"

郑昊拿起一把铁锹,在地上挖了第一锹土。

接着,陈教授、郑建国、陈庆山,都象征性地挖了几锹。

鞭炮声响起,工地上热闹非凡。

接下来的日子,工地上每天都是一片繁忙景象。

几十个工人从早干到晚,挖地基、砌砖墙、搭钢架。

郑昊每天都要来工地转几圈,有时候还亲自上手帮忙。

这天下午,他正在和包工头讨论进度,突然看到一辆吉普车开了过来。

车停下,下来的竟然是县里的王局长。

郑昊心里一沉,但脸上还是笑着迎上去。

"王局长,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小郑,我来看看你们的化肥厂。"王局长笑呵呵地说,"听说省里给了你们大力支持?"

"是省里关心。"郑昊客气地说。

"那就好,那就好。"王局长四处看了看,"小郑啊,这么大的项目,县里也应该支持支持。"

"王局长客气了,县里已经够支持我们的了。"郑昊知道他又来打秋风。

"哪里哪里。"王局长凑近了点,压低声音,"小郑,咱们是不是可以谈谈合作?"

"合作?"

"对,化肥厂建起来,总要销售吧?县里可以帮你们推广,让各个乡镇都来订货。"

郑昊心里明白了,这是想要回扣。

"王局长,我们的化肥质量好,价格合理,不愁销路。"他婉拒道,"至于推广,我们自己会安排。"

王局长脸色有些不好看。

"小郑,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不给县里面子?"

"不是不给面子。"郑昊语气变得强硬,"我们西尧工业现在归市里直管,销售渠道也都定好了。王局长要是有心帮忙,我们很感激。但如果是想从中得好处,那就免谈。"

"你..."王局长被噎得说不出话。

"王局长,我这里还有事,就不留您了。"郑昊转身要走。

"小郑,你会后悔的。"王局长丢下一句话,气冲冲地上车走了。

郑建国走过来,有些担心:"老四,你这样得罪县里,会不会有麻烦?"

"麻烦肯定有。"郑昊说,"但如果现在妥协了,以后麻烦更大。王局长这种人,你给他一分,他就想要十分。"

"那咱们怎么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郑昊拍拍大哥的肩膀,"别担心,咱们有市里和省里撑腰,县里翻不起浪。"

当天晚上,村里来了不少人。

都是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听说化肥厂要建,都来打听消息。

有的问化肥什么时候能生产,有的问价格是多少,还有的担心化肥厂会污染环境。

郑昊干脆在村委会召开了一个说明会。

小小的会议室里挤满了人,连窗户外面都站着人。

"乡亲们,我知道大家关心化肥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