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军悍卒:从鸡蛋换老婆开始! 第368章 朱欢的决定——迁都!

();

京城,夜。

皇宫,武英殿。

皇帝朱欢背着手,对着内殿平日里被遮起来的一副画像怔怔出神。

画像上正是朱欢的兄长——朱晟。

“皇兄,我今日准了裘德的进言,将城内的百姓疏散出京城去,我知道,兵荒马乱的,他们不知要死伤多少。”

朱欢的眼里有痛苦,有挣扎。

“可是我真的没有办法了,城中缺粮,老幼妇孺只会白白地消耗粮食。”

“皇兄,你说我还能守住京城吗?”

朱欢问画像上的朱晟,也在询问他自己。

“吱呀——”

武英殿的门被推开,羽林军统领吕蛟走进来通禀。

“陛下,王相来了,在殿外候着。”

朱欢将画卷卷起来,收好,随后清了清喉咙:“让王相进来吧!”

不多时,丞相王瑾走入武英殿内殿,向朱欢行礼:“老臣,拜见陛下!”

朱欢随意地挥了挥衣袖,愁眉不展:“不必多礼,丞相,朕今晚召你来,是有要事与你商议。”

王瑾来的路上想了一路,走到武英殿门口的时候,已经有了答案。

他微微颔首,道:“老臣洗耳恭听。”

“王相觉得,京城还能守多久?”

朱欢的问题很有趣,不问京城能否守得住,而是问王瑾京城还能守多久。

王瑾的眸子微微转动,思索了良久后才拱手道:“按照城中的粮食来看,不会超过两个月。”

不超过两个月……

朱欢闭上了眼,有些痛苦地说道:“朕若弃守京城,迁都金陵,史书上会如何写朕?”

朱欢萌生退意准备迁都金陵,但朱欢担心未来在史书上留下骂名。

他在犹豫,犹豫究竟要怎样迁都,才能保全自己的名声。

王瑾的眼睛忽然亮了。

他上前一步,说道:“陛下如打定主意迁都,老臣愿为陛下您披荆斩棘!”

朱欢睁开眼,看着王瑾道:“王相,有办法?大将军、张尚书、杨御史,还有都察院的言官们,他们会让朕轻易迁都?”

王瑾闻言眼底闪过一抹笑意:“陛下,大将军、张尚书他们不愿意放弃都城,为何?因为他们相信都城是我大乾的国运所在。”

“放弃了都城等于放弃了国运,放弃了人心,可若是上天让您离开京城,前往金陵呢?”

朱欢被王瑾的话逗笑了。

他苦笑着摇了摇头,道:“王相,莫要说笑,上天如何让朕离开京城?”

王瑾神秘一笑:“陛下,这个老臣自有办法,陛下只需告诉老臣,当事情到了那一步,您是否会点头就好。”

王瑾为了谋划迁都,想了许多办法,私下里不知费了多少工夫。

朱欢沉吟片刻,语气笃定:“会!只要事情到了那一步,朕必不让丞相的心血付诸东流!”

王瑾的脸上绽放出笑容。

“老臣,遵旨!”

王瑾的家眷大部分转移到了金陵,就连王家的产业也转移到了金陵。

他位高权重才不愿意留在京城,与京城共存亡。

走出皇宫的时候,王瑾上马车之前回望皇宫,喃喃自语:“常大将军,这京城就留给你常大将军去守吧!你愿意陪着它一起覆灭,随你!”

……

三日后,北直隶,长津县。

大乾北直隶由一城四县组成,分别是大兴县、山北县、万寿县、长津县。

山北县与万寿县位于京城之北,大兴县、长津县位于京城之南。

紫荆关便位于山北县之内,如今整个山北县全部落入北蛮鞑子手中。

长津县内含长津渡,乃大运河运送江南物资抵达北直隶的要地。

目前,有相当多的北蛮鞑子在四县活动,尤其是长津县内北蛮鞑子最多。

长津县某处密林中,东海指挥使孟淮缓缓地抽出钢刀。

“唰!”

钢刀摩擦刀鞘的声音此起彼伏,孟淮一对晶亮的眼眸望着密林之外。

小道上,一群北蛮鞑子正大呼小叫,人数约莫有百余人。

“你们几个快一些,慢手慢脚的!”

为首的北蛮军百夫长大喊大叫。

他骑着一匹老马,轻手轻脚,身后的北蛮兵卒们各个大包小裹的,没少抢东西。

“大人,咱们要不今晚在这里扎营吧?”

这时,一个亲信累得满头大汗,向他建议。

“今儿兄弟们又屠了一个村子,都累坏了,不如在这里休息一下……”

然而他话还未说完,百夫长一鞭子狠狠地抽了下去。

“啪!”

鞭子抽打在亲信的后背上,疼得亲信直接跳了起来。

“一群疲赖的家伙!在这里扎营?告诉你们,最近北直隶又有汉人的勤王军到了!”

“那群家伙厉害得很,散开作战,好些个兄弟已经被他们宰了,你敢在荒郊野外扎营?活腻了?快走!”

亲信被抽打得龇牙咧嘴,其他人不敢劝说,只好加快脚步。

亲信虽然疼得心里暗骂百夫长,表面上却装出一副恭敬模样。

“大人,您说汉人的勤王军怎么就杀不干净了呢?这是第四批了?还是第五批呀?”

百夫长哼笑一声:“汉人迂腐,讲究什么‘天地君亲师’的,为了大乾这块招牌舍生忘死的。”

“有啥用?还不是来一批被大王杀一批?听说最近来的这批连粮食都不够,饿着肚子拼命,哈哈哈哈!”

亲信朝百夫长竖起大拇指:“还是大人您有见识,跟着大人您我们吃香的喝辣的……”

“嗖!”

一支箭矢倏然袭来,一箭射入了百夫长的口中,百夫长的笑声还未消失,人已经仰面地倒下。

“扑通!”

老马受惊仰蹄嘶鸣,而其他的北蛮兵见到百夫长死去顿时一阵大乱。

“敌袭!备战!”

“汉贼杀过来了!”

“放箭!放箭!”

没有了百夫长坐镇,其他的兵卒们各自为战。

而孟淮率领的勤王军,人数足有上千。

上千人一拥而上,气势非凡。

不过勤王军人数虽然多,战力却稀松平常。

千人里面能拉弓射箭的不过三百余人。

双方一接触,短兵相接,北蛮兵与勤王军的差距就出来了。

北蛮兵杀人手法老到、作战沉稳,即便是以少打多彼此也有配合。

勤王军这边勇猛之士不少,但都是依靠单打独斗。

幸好勤王军的人数占据优势,一番厮杀将北蛮鞑子歼灭,迅速清点物资。

“大人,北蛮鞑子抢夺的财物不少,不过粮食不多,都在这里了,您看!”

说着,孟淮的亲卫将清单递到了他的手里。

孟淮今年三十有二,不过常年的风吹日晒让他看上去比实际年纪要老几岁。

浏览一番后,他那黑红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愁绪。

“粮食这么少……算了,全都带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