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买凶宅 第442章 阳关曲(18)

();

“齐先生说的是那座名为安心居的抚孤院?”

尧城只有一座抚孤院,名为安心居。因为其名字跟安居堂相似,徐亿年只听了一次就记住了。安心居与别的抚孤院不同,他们无偿收容孩子,但入院的孩子需得签协议。

协议内容是公开的。除了痴傻,没有自理能力的孩子外,余下的孩子入院后均要学习技能,且至少要学会一样。当然,想要多学的孩子他们也是支持的。

师傅由抚孤院聘请,不需要孩子们支付任何费用,但学成出师的孩子,需得将其头三年的收入无偿回馈给抚孤院。三年之后,若他们还愿意照顾抚孤院里的弟弟妹妹,就拿出其收入的十分之一,若是不愿,抚孤院也不强求。

从安心居里走出来的孩子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首先,程瑶瑶给他们请的师傅都很厉害,几乎都是各行各业里口碑较好,能力出色,且有一定人脉的师傅。他们对自己教出来的孩子很有信心,不用安居堂开口,就会为他们安排活计。

其次,安心居的背后是齐家。齐大人是尧城的父母官,不管背后如何,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是治家严格,御下有方。齐家的抚孤院,养不出乱七八糟的孩子。就算有,齐家也会出面善后。

对于那些自身有能力的孩子,齐家会以抚孤院的名义进行扶持,帮助他们开店。迄今为止,尧城以及周边几座城池内,都有这些孩子们开设的铺子。包括但不限于染布行,瓷器行,当铺,粮铺,食肆等。

这些铺子的掌柜出自尧城抚孤院,他们的丈夫或者妻子多半也是出自抚孤院,而在店里帮忙的伙计,基本上也是来自抚孤院。

徐亿年好奇道:“这抚孤院里就没有出过坏的?怎么办到的?我也学学,等我日后掌管徐家了,依葫芦画瓢。”

齐思远:“水至清则无鱼,任何家族都会有蛀虫,包括齐家和抚孤院。齐家也好,抚孤院也好都有个规矩,一旦发现有人生了异心,起了坏心,绝不手软,定会严惩。凡是入住抚孤院的,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都经历过居无定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抚孤院给他们提供吃的,住的,穿的,还教给他们谋生的本事,他们不会放着好日子不过去受苦。”

徐亿年:“这么看的话,程姑娘不光善良还很聪明。”

齐思远:“瑶瑶她的确很好,若是男子,出仕为官,能做到三品。若是从商,起码能成为尧城首富。可惜,瑶瑶是女子。”

慕笙:“不光是女子,还是个没有身份背景的孤女。”

齐思远低下头:“姑娘说的是。瑶瑶再有能耐,终归是个女子,不便抛头露面。我可以娶她,让她成为我的贤内助,可是……”

“可是她身份不够,无法给予你更多助力,且你不愿意被人议论,说你不如你的妻子有本事,说你齐思远是个吃软饭的。”慕笙开口,把他未曾说出的话补充完整:“依照齐大人的规划,齐公子是要入仕的。入仕的途径有三条,一是科举,二是祖上蒙阴,三是有人推荐。齐公读书一般,考了多年也只是个秀才。齐公子需要助力,而非孤女。”

徐亿年抓重点:“慕姐姐怎知他是秀才?”

慕笙叹了口气:“城门口那块石刻上有他的名字。”

徐亿年后知后觉道:“慕姐姐说的是那块秀才碑?”

慕笙点头,解释道。尧城隶属边城,常有纷争。尧城的百姓能读书,愿意读书的人很少。即便愿意,也交不起昂贵的束脩。能读书的,都是家里有余钱,余粮的。

读书的人少,考试的人也少,能考中秀才的就已是人中龙凤。为激励这些读书人,也为鼓励更多人读书,官府在城墙上镌刻了一块儿秀才碑,凡中了秀才的,都会将名字刻在上面。除了秀才碑,还有举人碑,状元碑。举人碑上只有两个人的名字,其中一个是程瑶瑶的父亲程宣。

齐思远叹气,说了声惭愧。他的确读过书,但不是读书的料,看见书上那些字就想打瞌睡。能中秀才,全靠瑶瑶盯着。瑶瑶读书好,不仅能过目不忘,还能举一反三,幼时父亲常拿瑶瑶做例子,还让瑶瑶跟他一块儿去书院,处处盯着他。

在瑶瑶的监督下,他总算是读进去一些,误打误撞考了个秀才。之后的考试他也去过,且连去了三年,奈何年年落败,次次落榜,为了齐家的面子,便不去考了。

仕途不通,干脆做起生意。尽管他比父亲强,可跟瑶瑶相比还是差了许多。瑶瑶爱读书,不仅读圣贤书,还读杂书。她看《茶经》,不仅研究出了新的茶以及茶点,还有一整套的买卖经,让齐家一跃成为尧城最大的茶叶商。她看《食经》,让齐家名下的食肆每隔一月就能推陈出新,生意好得不得了。

齐思远整日与她待在一处,也看过她看的书,却闹不明白,她的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都是从哪里来的。或许,这就是书院里的先生说的,天才与普通人的区别。瑶瑶是天才,却困于女子之身。他是普通人,却是个被家族觊觎希望,但是不争气的男儿身。

齐家靠着瑶瑶的那些想法,不仅使家里的生意越做越好,还让父亲的仕途之路更为顺畅。虽没有升官,却成了尧城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五岁之后,十七岁之前,他没有想过让瑶瑶成为他的妻子。除了她是孤女,无依无靠,无法在前途上给予他更多的帮衬和助力外,还因为她实在聪明,实在能干,让他觉得自个儿处处不如她。

若她只是妹妹,他可以骄傲。若她是妻子,就显得他蠢笨,于人前抬不起头来。

十七岁之后,他想过迎娶正妻之后让瑶瑶给他做妾。可他心里明白,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瑶瑶不会,也绝无可能给他做妾。她是喜欢他,打从心眼儿里喜欢,只要他点头,她就能把自己的命给他,但这不代表她会自甘堕落,自我委屈地给他做妾。

齐思远还知道,就算离开了齐家,他的瑶瑶也能过得很好。他只是没想到,瑶瑶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决绝,在被告知婚讯的当天就独自一人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