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后去看您
老侯爷打一辈子的仗,向来说一不二,现下他要接孙子回家,没有人能拦得住!
杨云心中十分感动,老侯爷跑这么远,亲自来接他回京,甚至霸气地要为他撑腰,足见老侯爷对他的感情有多深。
只是,杨云非常清楚,老侯爷是他的爷爷,天应侯府却不是他的家。
想到这里,杨云起身冲着老侯爷躬身行礼,坚定地说:
“侯爷美意,草民心领,只是造化弄人,我确实不是侯爷的孙子,不能跟您一起回京。”
杨云很直白地拒绝老侯爷,他知道这样不好,但他怕拖下去,老侯爷会强行带他回去。
老侯爷的眼中浮起浓重的哀伤之色。
从见面开始,杨云一直称呼他为侯爷,往日的祖孙情分仿佛在这些日子中消磨殆尽。
他这个土埋到脖子的人,跑这么远,竟也不能让杨云的心意有丝毫改变。
屋中寂静良久,杨云眉头微皱,老爷子千万不要因为他这些话,气晕过去。
他轻轻抬头看一眼,只见老爷子正定定地看着他,眼神中有伤心,有悲痛,甚至还有一丝微弱到极点的哀求。
老侯爷纵横沙场数十载,即便是被大军围困,也没有想过要屈膝求人,但今天面对这个油盐不进的杨云,他是真想求求孙子,你跟爷爷回去吧!
杨云的眼神闪烁几下,刚想回避老侯爷的眼睛,忽然想到,要是回避,会显得方才的话有水分,只能不闪不躲地跟老侯爷对视。
两人对视片刻,老侯爷终于明白杨云的决心有多大,他自嘲地笑笑说:
“原来,是老夫想多了……”
这话说得很小声,但杨云还是听见,他立刻明白,侯爷这是放弃带他回京,连忙打圆场说:
“侯爷能想着我,我心中不胜感激,等日后我去京城,一定会去拜访侯爷。”
老侯爷对杨云很好,杨云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有机会当然要去见他老人家。
听到杨云说要去京城看他,老侯爷心中总算有几分安慰。
虽然没能把孙子带走,但孙子没跟他划清界限,还想着看他,也算个不错的结果。
老侯爷深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悲伤压下,和蔼地对杨云说:“那咱们一言为定,我在京城等着你。”
杨云用力地点点头,他方才的话不是糊弄老侯爷,而是真的准备去做。
把最难的问题说清楚后,一老一少两个人感觉心里都轻松不少。
老侯爷环顾屋内十分寒酸的陈设,小心地看着杨云问道:
“云儿,你在这里生活得还习惯吗?要不我让人给你送点住的,用得过来吧。”
“你不是喜欢骑马吗?正好我前段日子得一匹极品北夷马,我也让人给你送过来。”
以前杨云在天应侯府锦衣玉食,每天是和唐铭铭等一帮死党,飞鹰走狗,骑马射猎,偶尔跟别的纨绔子弟打上一架。
现下却只能在一个偏僻的山村,每日里吃糠咽菜,老侯爷当然舍不得让孙子受这种罪。
就算杨云不愿意跟他回府,他也愿意花大笔银子,让杨云过上以前的日子。
没想到杨云却摇摇头,真诚地看着老侯爷说:
“论语说,一箪食一瓢饮,回不改其乐。我虽不是颜回那样的大贤,但现下日子也算不错,侯爷用不着再给我送什么东西。”
有赵文盛送来的五千两,杨云真的不缺钱花,若是想吃喝玩乐,这些银子够他花上一阵。
只是杨云一心想着好好读书考取功名,对于享乐反而不是很在乎。
看着杨云认真的样子,老侯爷心中颇为欣慰,孙子终于长大,知道发奋上进。
他冲着杨云摆摆手,示意他坐下,带着笑意说:
“云儿,你给我说说你回到青山村之后的事吧。”
孙子是不可能跟他回京城,临走之前多听他说说话也是好的。
杨云也没有拒绝,将他回到青山村之后的事,不分大小地全讲一遍。
其实杨云经历的这些事,在老侯爷看来,根本不算什么,但他依旧听得津津有味。
外面被支走的杨灿,见到爷爷跟杨云在一个屋里待这么久,心中忍不住有些慌张。
要是杨云真的答应回京,以后有爷爷护着他,他在府里岂不是要低他一头?
不能让他们再这么谈下去!
但要是这么冒失地上前打断,爷爷必然会心生厌恶,得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杨灿转头看见不远处盯着他的姜梅,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之色,忽然有主意。
他缓步走到姜梅身边,先是关心姜梅几句,脸上带着笑容轻声说:
“姜姨,你看时辰快到中午,我爷爷说不定要在你家吃饭,你去问问他想吃点什么,提前准备一下。”
这话表面听起来没问题,但成年人都知道,问客人想吃什么,其实是变相的逐客令。
这样不仅能打断老侯爷和杨云的谈话,还能让老侯爷觉得姜梅不懂礼数,甚至连带着杨云也一起被嫌弃。
姜梅一直惦记着杨灿,跟杨灿聊几句家常后,早高兴得分不清南北。
她更觉得这孩子为她着想,不知深浅地走到堂屋门口,轻轻敲几下,
“侯爷,今天中午在我家吃饭吧,您想吃点什么?我给您做。”
老侯爷在屋里跟杨云聊得正高兴,忍不住眉头微皱,她这是赶他走啊!
杨云心里也觉得有些奇怪,平常母亲见到知县都不敢大声说话,今天怎么会主动来问侯爷吃什么?
但这个想法只是在心中过一下,随后便见到老侯爷神色不悦,他连忙补救说:
“侯爷,我娘是个粗野村妇,不懂规矩,她只是想留您吃饭,绝没有其他意思。”
见到杨云说情,老侯爷神色略微缓和,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笑着说:“云儿,咱们爷俩好久没在一起吃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