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属下拜见侯爷
从县衙李捕头,再到知县大老爷,还有现下一看非同凡响的车队,村民早已经习惯这种情况,只是他们还是很想知道,来人到底是谁,以后也好吹牛。
杨云回头看一眼军容严整的侯爷亲兵,笑着胖婶摇摇头说:“回头让程叔告诉你吧。”
老侯爷带着多人来,明显没有隐藏身份的意思,但他的身份太高,现下说出去,说不定会引起一些不该有的麻烦,不如等到他离开后再告诉邻居们。
见到杨云不想说,村民们明显有些失望,但他们的猜测之心不减反增,
“连杨云都不敢说,难道这次来的是州府的老爷?”
另一个村民摇摇头,脸上带着几分犹豫说:
“州府老爷出门的排场比这个大得多,有开路的,鸣锣的,这个全都没有,应该不是。”
村民们众说纷纭,但没有一个人猜准,也没人在意,反正只是闲着聊天而已。
杨云快步来到胖婶家,一眼看到程守信躺在木椅上晒着太阳,一副懒洋洋的样子。
他快步走到程守信身边,伸手在他肩膀上拍两下,神神秘秘地说:
“程叔,快起来,我带你去见个人!”
暖洋洋的阳光都要把程守信晒得睡着,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着杨云问:
“带我去见谁?”
杨云笑着把他拉起来,故弄玄虚地说:“等你见到会知道的,我保证你不虚此行!”
程守信半信半疑地站了起来,慢慢地跟着杨云往外走。
他腿上的伤好得差不多,但走得太快还是会隐隐作痛,只能慢点走。
杨云领着程守信穿过围观的村民,径直向自家里走去。
在看到杨家院子外,那些军容整齐的护卫时,程守信的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之色。
这站姿,这巡哨,还有他们身上的佩刀,熟悉得让程守信以为,重新回到军营之中!
两人越过门外的哨位,走进院中,程守信一眼认出老人的身份,不顾腿上伤痛紧走几步,单膝跪倒在老人身后,眼中带着激动的泪光,朗声说:
“天鹰卫沉山部尖石营小校程守信,拜见大帅!”
听到程守信的声音,老侯爷缓缓转身,仔细看他一会问:
“尖石营……程守信……我记得你参加过十三年前的白弯大战,对吧?”
杨云佩服地看一眼老侯爷,一个十三年前的老兵,他竟到现下还能记得,甚至准确说出参加的战役,怪不得九路边军,每路都敬老侯爷如神。
杨灿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只是个村里种田的老兵而已,这种人根本没见的必要。
程守信听到老侯爷还记得他,心中激动不已,声音颤抖着说:“侯爷明鉴!属下在白弯大战之中,负责阻击北夷第十三部的白狼骑!”
老侯爷脸上露出回忆之色,感慨着说:
“白狼骑是北夷最精锐的骑兵之一,你们尖石营守三天三夜,未曾让他们越雷池一步,个个都是好汉!没想到,我竟会在这里,再见到当年的部下,快起来吧。”
程守信立刻长身而起,冲着老侯爷抱拳说:“属下也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见到大帅!”
这些年杨卓承很少带兵,他身边的人都尊称他为侯爷,但跟着他上过战场的老兵,更愿意称他为大帅。
老侯爷笑着点点头,眼神落在他的腿上,关切地问:
“腿上有伤?是不是跟那四个北夷刺客交手的时候受伤的?”
程守信脸上泛起一丝不屑之色,满不在乎地说:
“有个狼崽子,趁着我跟另一个刺客交手的时候,放暗器,没躲过去。”
老侯爷夸程守信几句,顺势问起当夜的情况,在得知杨云的陷阱起大用后,老侯爷的脸色更加好看。
众人聊几句后,老侯爷令赵烈拿过五百两银子交给程守信,
“你救下我的孙子,这点钱算是些许酬劳,你一定要收下。”
程守信连忙拒绝,摇着头说:
“能救大帅的孙子,属下不胜荣幸。再说那位赵老板已经给过酬劳,我不能再受您的钱。”
老侯爷把脸一板,严肃地对程守信说:
“他是他,我是我。怎么,老夫的话,已经没用?”
程守信脸色发苦,只能无奈地收下银子告退。
正在这时,姜梅把水烧好,小心地招呼众人喝茶,程守信的眼睛转一下,吩咐杨灿说:
“灿儿,你和赵烈去给外面的护卫送点水。”
杨灿知道爷爷这是要支开他,但他不敢违抗爷爷的话,狠狠地瞪一眼杨云,起身跟赵烈一起出去。
等两人离开,老侯爷走进堂屋,坐在椅子上看着杨云说:
“云儿,你爹把你赶出天应侯府,我是不同意的。我回京之后,已经狠狠地骂他一顿。”
“老话说,父子没有隔夜仇。你爹已经知道错,你跟我回京吧。”
老侯爷看着杨云长大,对他的感情非常深厚,自然不忍心让孙子在这个小地方吃苦。
杨云早猜到老侯爷来此的目的,他低头沉默片刻,最终沉声开口,
“侯爷,我爹已经死了,埋在青山村外不远处。”
这话无疑是拒绝老爷子的提议,杨云不想再回到侯府之中。
老侯爷不觉得意外, 轻轻叹一口气,苦口婆心地说:
“我知道你心里有怨气,但你放心,等回侯府,你爹要敢对你甩脸子,我给你做主!”
虽然杨成罡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但老侯爷想抽他,绝对没人敢说话。
尽管心中早已决定跟天应侯府划清界限,但听到老侯爷这番话,杨云心中仍旧感动不已。
他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激动压下去,明亮的眼睛直视老侯爷,
“侯爷,这不是心里有没有怨气的事,我根本不是您的孙子,自然没有资格回侯府,享受之前享受的一切。”
老侯爷沉着脸,用力地拍拍桌子,“你是我的孙子,谁敢说你不是我的孙子,我把他的脑袋揪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