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宋婉清还要议事,孩子们都被沈春芽带去其他房间了。
人一走,屋内顿时显得格外空旷。
宋婉清将旧户籍叠在一起,扔进了用来取暖的火盆里。
一簇火苗窜起,眨眼间就烧了个干净。
郭冬冬思索片刻,开口道:“宋姑娘,一个月后,我们能不能和你们一起走?”
“当然可以”,宋婉清点头。
她从刚才开始,就一直在观察郭冬冬的反应。
见他的注意力全都在暗器上,丝毫没有对兵乱的恐慌,心里就有了大概的猜想。
和她之前想的一样,郭家人脉广,财力强,早就知道了兵乱的消息,郭冬冬回到了郭家,自然也能知晓一二。
“就是不知道,郭家的其他人愿不愿意?”
“放心,他们会同意的”,郭冬冬语气笃定。
宋婉清换了个话题,“郭家在衢州这么多家铺子,一旦兵乱,全都要毁于一旦,可有应对之法了?”
“早在两个月前,涤尘就收到了从咸阳城传过来的消息。
祖父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将衢州的产业暗地转移到了闵城。
原本是涤尘去办的,可他动身当日,祖父的病突然严重,他不放心,郭文昌便做主让郭今也去了。”
郭冬冬冷笑一声,“现在看来,哪里什么巧合,不过是刑氏在背地里使的阴毒手段。”
他说完,似是想到了什么,道:“那个畜生,不配做我父亲,我也不怕被人指责我不孝,他不仁,我凭什么要孝。”
宋婉清知道,他是在解释自己叫郭文昌本名的事。
在晋国,孝道大过天。
若是有不赡养老人者,不但会被人戳脊梁骨,严重的,甚至要闹到官府去,处以两年的徒刑。
只不过如今世道混乱,这条律法只在未受到天灾、兵乱影响的州县生效。
在衢州,或是逃难的路上,老人、妻女都是被拿来卖钱的货品。
宋婉清乃是异世之魂,又秉持着自扫门前雪的理念,不会对别人的家事妄加评断。
未经他人苦,莫劝人大度。
她抿唇,“闵城?”
她在地图看过。
闵城位于西北,盛产蚕丝,城中百姓皆从事纺织业,织成的布匹,不计其数。
其,更是通往京城的必经之路。
“没错”,郭冬冬点头,声音沉了几分,“以前我娘在的时候,在闵城买下了几家铺子,这些年来生意很好,也算是有点基业。
再加上闵城商业繁盛,有商人特意修的入京道,前往京城,若手续齐全,连十日都用不上。
搬到衢州,还可以继续做生意,若是异鬼打了进来,便可快马加鞭入京城避灾祸,进可攻,退可守,是个好去处。”
宋婉清从他的话中,捕捉到了关键的信息。
入京道。
闵城距离京城,可是有一千里地。
这一千里地,一多半都是山路。
能节省脚程,自是最好。
不过,她能想到,其他进京的人,肯定也能想到。
土匪,当然也能想到。
这入京道他们能不能走上,还是未知数。
郭冬冬见她面色严峻,皱眉问道:“宋姑娘,可是有什么不妥之处?”
宋婉清摇了摇头,“郭今夜去了闵城,可还会回来?”
“回,不然怎么在父亲和祖父跟前尽孝,当一个孝顺儿子,争夺家主之位呢?”
郭冬冬语气讥讽,“这会在路上,得知祖父身体康健,我又活着回来了,怕是急的嘴都起燎泡了,日夜兼程的往回赶呢,昨日递来消息,说是最迟后日就能到了。”
“对了”,他似是想起来了什么,“后日郭府要为我和郭今也设宴,宋姑娘也来喝一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