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浑身湿透,颤抖着检查残骸:"陛下,机翼结构太脆弱,无法抵御强风,且没有转向装置......"】
【"限你们十日改进!"朱由检甩下这句话,转身时袍角扫落了案上的设计图。】
【第二次试验,改进后的飞鸢舟加装了可调节的帆布尾翼。当它升至半空中时,脚踏驱动的竹制螺旋桨突然断裂,锋利的竹片划破机翼。飞行器打着旋坠落,险些撞上围观的百姓。】
【朝堂上,弹劾奏章铺天盖地。御史大夫郑三俊举着带血的竹片,声色俱厉:"陛下,这妖物已伤数人,耗费白银万两却毫无成效!若继续纵容,必遭天谴!"】
【吏科给事中朱国弼也出列弹劾:"陛下,自翔天监设立,已耗银三万两,相当于江南十县赋税!与其造此无用之物,不如将钱财用于赈济灾民!"】
【朱由检举起染血的设计图,冷笑:"天谴?扬州百姓被洪水吞噬时,老天爷可曾发过慈悲?再有谏阻者,革职流放!"】
【礼部尚书李腾芳跪奏:"陛下,《周礼》有云'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人若上天,便是颠倒乾坤。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速速停止此等违背天道之事!"】
【朱由检怒目而视:"社稷?等叛军打到京城,等灾民揭竿而起,那才是真正的社稷崩坏!"】
【研发陷入绝境时,李三在放风筝时被线轴割伤手指。看着旋转的线轴,他突然狂奔回工坊:"陛下!我们可以用齿轮联动装置!就像纺车那样,把脚踏的力量转化为螺旋桨的动力!"】
【汤若望立刻铺开羊皮纸计算:"若采用齿轮增速原理,理论上可行,但需精准测算齿轮比......"】
【三个月后,全新的飞鸢舟亮相。流线型的桐木机身覆盖着特制的油布,中部安装着精巧的齿轮联动装置,两侧伸展着十五丈长的羽翼。试飞当日,京城万人空巷,西山官道被挤得水泄不通。】
【当试飞员王勇踩动踏板,飞鸢舟在助跑中缓缓离地。围观的百姓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飞起来了!真的飞起来了!"飞鸢舟在空中盘旋三圈,最后稳稳落在预设的草垛上。】
【"赏!重赏!"朱由检激动得声音发颤,"立刻量产,优先装备驿站与军镇!"】
【消息传回朝堂,满朝震惊。兵部尚书杨嗣昌计算道:"陛下,若用飞鸢舟传递军情,西南到京城只需一日,比快马快十倍!且不受地形限制!"】
【户部尚书毕自严却面露难色:"陛下,飞鸢舟造价高昂,每架需银五百两。若大规模装备,国库恐难支撑。"】
【朱由检沉思片刻:"从内帑拨银,先造百架。待成效显著,再议量产之法。"】
【民间的抵触情绪达到顶点。白云观的道士们在街头设坛做法,高呼:"飞鸢舟是勾魂索命的邪物,必将引来天罚!"运河边的船夫们聚众抗议:"这东西坏了风水,以后行船必遭灾祸!"甚至有激进者趁夜焚烧翔天监的库房,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面对汹汹民意,朱由检决定在京城广场举办大型演示会。演示当日,广场上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还有不少人举着写有"还我安宁""驱走妖物"的标语。】
【"乡亲们!"朱由检亲自登上高台,"看看这飞鸢舟。它不是邪物,是救命的神器!"他指向装载着救灾物资的飞鸢舟,"扬州的粮食、西南的军报,都能靠它及时送达!"】
【随着飞鸢舟腾空而起,精准地将物资投放到模拟灾区,人群中响起一阵惊叹。但仍有百姓高喊:"这是障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