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果然不见外,在王家就跟自己家一样自在,下午酒醒了之后,特意让王科宝陪着自己去逛街。
初四有些店面已经开门了,大门口的地面上,都是鞭炮的碎屑。
他们没买东西,就是一路瞎逛。
等回到东门大桥的时候,太阳已经西斜了。
李教授站在桥上,看着河道旁洗衣服的妇人,还有河梗上嬉闹的那些孩童,他有些感触,“你们县,还是太穷了。”
王科宝点点头,无城县在后期也是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主要是人口多,农耕面积广,其实县城里倒还好,王科宝也算去过不少地方了,无城县作为一个小县城,已经算是繁华的了。
即使是新年,无城县的居民们依旧衣服陈旧,只有孩童的衣服有些颜色,他扭头看向王科宝,王家是他来这里后,见过的衣着最为体面的家庭之一。
“你可要好好孝顺你父母,你们这几个孩子,個个精气神都很好,养得不错。”
王科宝吐了口气,在空中化为白雾散去,“嗯。”他应道。
太阳在还好,太阳一落山,气温一下就低了起来,回到家,晚饭都已经搞好了,就等他们上桌。
明天一早王科宝就要去京城了,这一来一去,只能暑假才能见着面了,陈素娘百般不舍得,只好在菜品上下功夫,做了一桌子王科宝爱吃的菜。
王科宝把上次订阅的杂志回执拿给了大妹,今年订了好些杂志,让她们也多些渠道接触外面的世界。
大妹跟小妹难得没有嬉闹,都是一副心事重重地模样。
等他上了桌,他看了看桌上的气氛,“怎么,要跟我一起进京?”
小妹闻言一愣,继而欣喜道:“好啊,一起去。”
大妹拍了一下她的肩膀,“你傻呀,大哥去京城是为了办正事,你去干嘛,京城的大马路可宽了,你去了保不准就会被拐子拐走了。”
小妹吐了吐舌头,“那我不去了。”
李教授笑了笑,“等以后啊,你们几个也考出去,跟科宝一样,到外面学本事去。”
大妹跟小妹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陈素娘叹了口气,“科宝刚上了电视,可惜是明天放,不然还可以一起看看……”
王建设笑道:“你这一下午该通知的可都通知了,科宝等明天到了京城,也可以在招待所里看……”
王科宝瞥了李教授一眼,李教授带着笑意说道:“明天到不了京城,不过可以让采访记者给我们备一份。”
他耐心地解释道:“明天一早动身,到了省城大约是中午左右,火车是下午3点的,全程18.5小时,第二天早上就到京城了。”
“到了京城有人接,这点你们放心,都安排好了。”
陈素娘松了口气,“那就麻烦李教授了。”
“哪里称得上麻烦,你家科宝啊,机灵的很,路上也是他照顾我多一些。”
王建设哈哈一笑,“那不是他应该做的嘛。”
寒暄了几句后,开始进入正题,吃饭。
今天的饭菜丰盛,就连李教授都多吃了一碗饭。
王家往年哪有今年这么铺张浪费,王建设简朴惯了,有心要说些话,但是看着大家其乐融融的样子,他也就忍了下来。
王建设自从当了科长以后,这性子啊,反而柔和了,知道审时度势,这一点,不知道到底算是好事还是坏事。
但是对于王科宝就受用很多,自家这老爹,已经很久没有踩他脚后跟了,往常说话泼冷水,那是常有的事。
吃好饭,大家在客厅里看了会电视,这才各自散去。
王科宝把箱子搬出来,东西收拾好,又往背包里塞了一些日用品,等这些都搞定了,这才回到王建设的房间,跟他一起睡。
翌日天还没亮,陈素娘跟王红玲就起了床,在厨房里包肉包子发馒头,等王科宝起了床,还没到厨房间,就闻到了香味。
户外空气清冷,天是黑的,只有厨房间的灯光是亮着的。
王科宝刚探出头,就被大姐逮个正着,“刚出锅的肉包子,你先给我来一口,尝尝味道。”
王科宝笑着指了指自己的嘴,“还没漱口呢!”
“讲究了嘛,你小时候可不是这样。”
王科宝拿了洗漱用品,站在水槽边,一边洗漱,一边跟王红玲搭话,小屋的门推开了,李教授衣着整齐地走了出来,他解释了一句,“我是被香醒的!”
厨房里陈素娘笑出了声音,这李教授没有架子,好相处的很。
王科宝帮他端了洗脸水,“我妈跟我姐的手艺那是没二话,不仅闻起来香,吃起来更香,一会儿给司机大哥也带点?”
“那可不舍得,这肉包子这么香,咱得内部消化……司机应该在招待所用好餐了。”
李教授将小气说得清新脱俗。
大妹跟小妹还在睡觉,大家没叫醒她们,王建设摸着黑走了出来。
他顺手将院子里的灯打开,灯光温暖洒在院子里。
柴火屋里的芦花鸡开始蹦跶了,她大概以为天色已亮,早早就将蛋下好了。
王科宝快步走过去,将柴火门打开,芦花鸡“咯咯咯”一副傲娇地样子走了出来。
“科宝,把窝里的蛋拿出来……”
是王红玲的声音,她们还在包剩下的包子,不得空。
“好嘞。”王科宝一弯腰进了柴火屋,借着昏暗的院子灯光,把鸡蛋给摸了出来。
“一早切了青菜梗,你给鸡喂上。”
芦花鸡是王家的打工鸡,这一年多以来,贡献了不少蛋白质。
等李教授也洗漱完毕了,大家移步进了客厅,第一笼出锅的肉包子放在草编的饭坞里温着,拿出来的时候还冒着热气。
茶已经泡好了,等粥盛上桌,摆好咸菜,大家就开始吃了起来。
陈素娘拿了油纸袋,装满了肉包子,又取了布袋子,将它放好,这些是带给他们在路上吃的。
等最后一锅也蒸上了,她这才松了口气,“红玲啊,你也忙了一早上了,进去吃吧。”
王红玲摇摇头,“我不饿,我等会儿,跟你一起吃。”
陈素娘笑着拿了一个肉包子在手上,凑到王红玲的嘴边,“来,张口。”
王红玲闻言张嘴咬了一口,大冷天的,一口热热的肉包子,那简直不要太舒坦。
她咀嚼了几下,等咽了下去,这才说道:“好吃,妈你也咬一口。”
炉火暖洋洋地,将空气中的清冷击退,两个人站在厨房里,一边分着吃包子,一边算着时间,等着这最后一锅面点出锅。
芦花鸡在不紧不慢地啄食着青菜梗。
房门“吱呀”一声拉开了。
王科宝走了出来,“妈,你们咋不进去吃。”
王红玲指着锅,“一会儿就好了。”
“那我陪你们。”
“你别冷落了李教授。”
“爸在跟他说话呢。”
王科宝站在厨房的进口处。
他看着王红玲,有些不放心,他想了想说道:
“姐,这会你一定要沉得住气,这一波我们占优势,车队杨主任也是向着我们的,到时候一鼓作气把事情给办了。”
王红玲笑了笑,“咱家科宝啊,就是个操心的命,你放心,姐姐这回铁定立的起来……”
王科宝嘴角上扬,“还有,大妹在学校可能遇到了些事情,她要是跟人有矛盾,你可不能说她。”
陈素娘闻言一愣,跟着紧张了起来,“你说什么,她怎么了?”
王科宝笑道:“妈,你别担心,都是小事情,大妹能解决的,咱王家可没孬种。”
陈素娘这才拍了拍胸口,“你这说话,一口气给我说完,吓得我……”
王红玲亲昵地揽住陈素娘,“妈,可不还有你嘛,能有啥大事不能解决,就像是我啊,我只要一想到你,在外面的时候,我就一点都不怕。”
陈素娘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你们这些孩子啊,这一大早的嘴巴跟抹了蜜似的……”
王科宝靠在门上,也不打扰她们说话,没一会儿,就看到王红玲直起了腰,“时间差不多了。”
她上前把蒸锅端了起来。
炉火依旧旺盛,她把装了冷水的茶炊放了上去,这才拍了拍手说道:“妈,科宝,走吧,一起进去吃早饭……”
司机来的早,天色依旧是暗的。
院门打开,风呼呼地吹了进来,芦花鸡原本想出去溜达一下,看着黑漆漆的户外,它一个转身回到了院子里,窝在水槽下方,目光炯炯地盯着新来的年轻男人。
王科宝提着箱子,背着背包,另一只手提着布袋,跟司机还有李教授前后脚往外走,还没出巷口,他回头看了一眼,院内的灯光斜斜地打在路口,陈素娘正靠在门框边,一只手在抹着眼泪,王建设有些手足无措地站在她身旁,一旁的王红玲正在安慰着母亲。
王科宝心中微酸,儿行千里母担忧。
他狠了狠心,扭头继续往前走。
李教授在一旁温言道:“小鸟总要离巢的,只要你日后过得好了,才不枉她们的一番心血。”
“嗯。”王科宝看向司机手里的手电筒。
光束照的不远,黑漆漆的巷子里,光束跳动着,露出路面粗粝的材质。
车子停在老地方。
阿黄绕着车子转,也不出声,铁门开着的,一旁开门的老头正打着哈气。
王科宝跟李教授坐在后排,车辆启动,车灯打开,还没开出去,就看到旁边的楼道口飞快地奔下来一个人。
张有根拿着一个纸包,他气喘吁吁地问道:“是科宝吗?”
车停了下来,王科宝打开车门,一猫腰钻了出去,他直起腰问道:“有根哥,你咋在这?”
“你不是去京城嘛,那边贼特 么冷,给你搞了个狗皮帽子。”
王科宝手一哆嗦,“我不要,我真的不要。”
张有根眉尾一竖,当即就要发火,火气冲到半路,突然泄了,“你……你咋不识好人心呐!”
王科宝瞥了一眼还在车灯前转悠的傻狗,“我存粹是不喜欢用狗做的东西。”
“切,早说啊。”张有根将自己头上的带毛边的棉帽给摘了下来,一把按在王科宝的头上,“这是今年新买的,归你了。”
说完也不吱声,拖鞋敲打着地面,“啪嗒、啪嗒”地往回奔。
王科宝扬声道:“谢了!”
车子驶离了大院,王科宝的头上还有帽子余留下来的温度,李教授笑道:“这人挺有意思的。”
“他人挺不错的,就是脾气燥了一点。”
“路上还有段时间,你先睡一会儿。”李教授体贴道。
“现在不困,等出了城再睡。”
上一次他去羊城,有丁宇相送,这次有张有根相送,王科宝嘴角微扬,看向窗户外面。
大街上有路灯,几乎没有行人,偶尔有车辆经过。
“哎,司机同志,麻烦停车。”
王科宝等车停了,他迅速摇开车窗对着外面喊道:“胖子!我在这。”
丁宇一头汗水地奔了过来。
“给胖爷我累的呀,车坏了,莪走到半道又折回去了,你等一下,这么黑漆漆地,你咋看到我的?要是错过了可咋整?”
胖子一顿输出,接着从书包里取出一大包梅子,“这玩意儿,吃了不晕车,你带到路上吃。”
胖子退后了一步,“好了,我得回去了。”
王科宝眼角发酸,“你等一下,你早饭没吃吧?我给你两个肉包子,我妈现做的。”
“那不行,那是给你在路上吃的,一会儿我去找干妈,他没了一个亲儿子,还有一个干儿子……”
王科宝:……
突然觉得他给的梅子不要也罢。
王科宝朝他挥了挥手,“那行,我走了,胖子,等你考到京城,我去找你。”
丁宇嘿嘿一笑,“得嘞!胖爷我努力一回。”
车子渐渐驶离,丁宇的脚步慢了下来,他吸了吸鼻子,一转身往东面走去。
车上,李教授瞥了他一眼,“你小子混的不错啊。”
王科宝讪讪一笑,摸出一粒梅子,“李教授,来一个?”
“行,你在拿一个给司机,这玩意儿提神……”
有了这么一出,王科宝的困意顿消,他吃了梅子,口舌生津,车子已经开到了西大街了,出了城门口,就要往省道走了。
身后的天已经亮了,霞光隐隐从倒后镜上映出。
省道上,车辆稀少,红旗车速度快,一骑绝尘,将灰尘扬在身后……
这段路还算好,毕竟是无城县的面子工程,等过了这段,就开始颠簸了。
王科宝靠在椅背上,昏昏欲睡。
不知道过了多久,迷迷糊糊中,真的睡了过去。
一直过了石间,车子才停了下来,李教授喊了他一嗓子,王科宝睁开眼,“下车,放点水。”
王科宝应了一声。
下了车,王科宝好好伸了个懒腰,这里是个小镇子,有好几个司机饭店,不远处就是公厕。
这一大早的,也没几家开门的。
这次停车之后,车辆就没停过了,一路向北,直往省城而去。
王科宝几进几出到省城了,也算是有了一些见识,但是这是头一回坐轿车。
这沿途的感受那就完全不同了,等驶离了颠簸地段,省道渐渐平整了起来。
这体验感,那可太好了,轿车不像吉普车那么硬,避震也更软。
王科宝在车上又睡了一觉。
几十分钟后,醒了过来,他看向窗外,大冬天的,确实没啥好看的风景,王科宝看了一会儿,就失去了兴趣。
恰好李教授也醒了过来,他打了个哈气,端起杯子喝了口茶水,茶水已经凉了,他眉头一皱。
王科宝好奇道:“李教授,你怎么不去买个保温杯,你不是经常出差嘛,到京城或者申海,去友谊商店买一個呗,特好用。”
李教授瞥了他一眼,“怎么,你给你爸妈都买了,就没想到给我也买一个?”
他这次在王家作客,早就被陈素娘一顿科普了,陈素娘把王科宝送的东西,一一展示给他看过,看她这架势,恨不得给所有人都广而告之。
王科宝买的那两个保温杯,自然也在其列。
王科宝:……
“算了,我还是自己买吧。”李教授叹了口气,靠回座位上。
王科宝这才问道:“李教授,这次你怎么也去京城啊?”
“我是此行活动的带队人,一会儿到车站,你还得遇到几个同行的学生,都是少年天才,一起带去京城长长眼。”
“原来如此。”
“你当初要不一意孤行去了南方,这次你也有份。”
王科宝默默在心里回了一句,我去了南方,不也有份,不过他这次不是走的高校的路线,而是跟着杂志社走。
半道上,几个人把陈素娘备下的肉包子给分吃了,司机赞不绝口,就是肉包子冷了之后,口感差了一点。
车子在中午左右就到了省城,之前的肉包子吃得太撑了,大家在路边随意吃了一碗面之后,就赶往火车站了。
到了火车站才下午1点半不到,候车大厅里,王科宝见着了此行的另外四名学生,三男一女,随行还有一位女教师。
“来,我给你们几个介绍一下。”李教授收了车票后,把大家集合在一起,开始介绍了起来。
“我就不用介绍了,你们都认得我,我是我们这个小团体的带队的队长,副队长是宣老师……”
三个男生年纪参差不齐,最小的大概才14、5岁,名字叫江义;最大的大约21、2岁,名字叫赵有信,另外一位带着厚厚镜片的木讷男生,叫武大力;
女生短发,看样子像个假小子,年纪大约16、7岁,名字倒是很女生,叫乔玉香。
列车还没来,几个人在候车室闲聊,大家都是一个省的,没一会儿功夫,就混熟了。
江义跟武大力是一个学校的,赵有信跟乔玉香分别来自不同的学校。
宣老师跟李教授属于同事关系。
作为当中离家最远的王科宝立即成了话题的重心,大家对羊城都很好奇,特别是身边一些亲朋好友,但凡去那边的,总能带一些特别新潮的电器回来。
“王科宝,你们那边是不是到处都是电器店?是不是有很多外国人?”赵有信性格活泼,率先开始发问。
王科宝闲着也是闲着,耐着性子,一一解答。
等到了点要上车的时候,他已经浑然成了这个小团体的首领。
李教授跟宣老师会心一笑,学生们能谈得来再好不过了,这样一来,他们也省心了。
以往带队,经常遇到一些持才傲物,性子别扭的学生,还不能骂,路上的日子不好受。
六个人是在同一个包间里,李教授发扬风格,一个人住在隔壁包间的下铺,跟他们住的包间仅仅隔着一块板。
乔玉香跟宣老师住下铺,中铺是王科宝跟江义,上铺是赵有信跟武大力。
大家的行李带的都不多,反正他们都在庐州上学,王科宝还要回羊城,他提着箱子,背着包,东西看起来最多。
李教授安顿好了之后,端着茶杯进来串门子。
他这边刚坐下,就听到轮毂**铁轨声,“轰”的一声之后,汽笛响起,列车启动了,车身摇晃了一下,开始平稳向前驶去,耳边的“哐当哐当”的声音有节奏地响了起来。
王科宝看了一眼窗外,列车已经在逐渐驶离站台。
他呼了口气,又要在路上了。
这趟列车是庐州唯一的一辆开往京城的列车,大大小小的车站要停20多次,几乎一票难求,这次也是单位出面,提前购置的车票。
傍晚时分,送餐车推了过来。
今天大家吃饭都是公费,这几个人没一个客气的,都点了一份套餐。
王科宝点的是辣子鸡,套餐一共1块2一份,餐车工作人员,现场打的,口感堪比一些大饭店里的大厨。
王科宝打好饭,拿着铝制饭盒还有特制的筷子,吃了起来,这些饭盒跟筷子是要回收的,直到85年以后,这些可以回收的铝制饭盒才逐渐被一次性泡沫饭盒取代。
一餐饭下肚,大家对这趟列车的好评又增加了。
这趟车是皖省特意打造的明星列车,里面服务非常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