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是一年。
张逢根本就不管什么这科技,什么算力,让他们自己去玩吧。
最后挑着能抄的就行。
与之相反。
身为荣誉院长的张逢,于这一年里,在外人看来,就是彻底‘疯’了,没救了。
一些曾经和张逢关系不错的科研同事,现在也是尽量远离了张逢,不想和张逢打什么交道。
因为在这一年内。
张逢不仅没有管事,反而是大幅度的去观察‘人’和‘事’。
像是哪里建造了超级大工厂,或者发生一些自然灾难。
张逢就直接开始调查他们的人为行径,还有准确的灾难报告。
属于把应急信息部门的活给抢了。
并且张逢还是硬抢,不管别人说什么。
再以张逢荣誉院长的身份,科技教父的名头,也没人会说什么。
当然了,这也是张逢不抢算力,且不影响救援行动。
不然事就多了。
……
又随着时间过去。
张逢大大小小参与了十几次救援行动。
期间也没有干扰众人,就是单纯的拿资料,还有了解起因。
而之所以不参与救援。
是张逢现在的体质才【481】,继而就没有显露实力。
包括之所以这么低。
也是张逢无暇去管金丹。
因为关于新鲜因果的知识理论,是高于目前的‘以力服人’。
再者,只要能找到灾难源头,又让各方见到证据。
那么和气生财的发展,肯定是比直接强压着好。
当然,到时候该显现的实力,也是要显现,这是双重上保险。
但先说理,再讲武,总归是好的。
张逢还是比较喜欢讲道理,尤其这个世界也为自己提供了很多新科技。
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
而通过这一年多的观察。
张逢通过各种了解,最后发现小小地震与全球变暖的因,是直接影响到倒计时的果。
还有人为的大范围铺盖Z1与建造超导工厂,以及大肆开垦山脉与树林,也促使成了变暖与小小地震的因。
因为开垦山脉,小概率会改变地壳的应力分布,诱发小小地震,影响地震波的传播。
虽然影响很小,有时候甚至不足以产生地震。
但这一切都是有因果关联的,不是平白发生。
就如‘蝴蝶效应’,它就是一种因果论。
张逢在查找一些灾难信息之余,也开始看各种效应,还有一些律法犯罪事件。
这可以加深自己对于因果的辨别。
总归说来,都是科学上的基本逻辑。
像是律法中,一些不离谱的事件,就很讲究因果双方的确切关系。
他们都是有共同点。
况且这些也都是有果有因的完整公式。
也可以以此为基础点,判断这个灾难的源头。
就像是如今。
张逢根据很多事件的推论与辨别。
最后经过统一整理。
张逢已经可以确切的肯定,未来的灾难,大概率是和地震与洪水相关。
因为在开垦树林和变暖中,地震和偶尔的暴雨,都或多或少的会影响倒计时。
至于之前为何没判断出来,是因为全球都在造超导,数据太多。
又像是平常灾难,再者说一些事情,都太细微了。
毕竟全球几千万人在造超导与Z1相关,灾难也时不时发生。
这使得倒计时是不停的在上下变换。
这是无法分清楚的。
可好在现在大工业停顿了一些时日,再加上自己悟懂了因果关系。
此刻,数据没有那么复杂以后,以及自己还专精了。
那么就很容易分辨出来了。
但要还是和以往那样大幅度的建造和开垦。
张逢感觉以目前的实力,是算不出来。
哪怕有超导小楼也不行,因为张逢发现它不具备因果论的判定模式。
或者说,关于天象气候等等之类的信息,它太少了,也无法将这些知识有效的串联起来。
超导小楼更多是一种专业的模型排列演算。
但现实的虚拟小楼,却能做到大分析,因为它资料够多,模拟的世界信息够多。
很大概率,是能找到具体位置。
这也是张逢一开始所筹备的事,缔造一个有因果规则的虚拟世界。
而现在,张逢的基础理论更扎实。
……
又过半年。
张逢在一次外国的大暴雨飓风事件中,发现了这个灾难可能和海洋有关。
因为这次暴雨以后,这片海边城市的整体水位上升了0.2厘米。
也可以说,是这片庞大的海滩,在悄无声息间下沉了这么多。
一个很细微的差别,让张逢感觉到了不对劲。
毕竟按照正常逻辑来讲,大暴雨过后,水位上升没错,但一大片土地整体下沉,就他**离谱了。
但不管怎么讲,危机都是在海底。
那里是要去看看的。
张逢也没有墨迹,直接开始闭关练功,先成金丹再说。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海水抗压能力,还能预防海底忽然出现一只海底大怪兽。
……
一个月后,金丹形成。
三个月后,体质1.1K。
张逢再次来到了这处海滩,发现它又下沉了一些。
包括远处的海边山崖上,还有好几位专家似的人物,正带领一群学生做考察。
看来有关单位也发现了这些不对劲的事情。
尤其在近处的海面上,也有几艘类似考察船的小型船只。
但通过灵识望去。
张逢看到他们的笔记本上,大多为正常的地质下沉运动。
当然,从外表上看,这都很正常,也没错。
并且他们就算是跳进海里,观察十米下方的海床,也没有任何问题。
可事实上,此时海床的百米之下,通过漫长的地壳运动,正形成一个超级火山群。
如果能把地球切两半,再从横切面上看,这些本该在底部的岩浆,正缓缓的向上汇集。
长久的飓风、暴雨、地震、还有开垦山野的泥土流失,多种因素加起来,使得地壳的漫长运动下,地球要‘发飙’了。
面对这个情况,张逢就知道其他可能下沉的陆地上,估计也和此地差不多。
关于未来灾难上,张逢也判断为火山的爆发和地壳运动中的下沉,使得部分陆地沉没,并且迎来最大规模的大洪水,继而覆盖绝大部分的沿海地区与一些内陆城市。
其中灾难里最大的杀伤力,应该就是史无仅有的地壳运动了。
这个绝对是超级灾难级别,堪比史前时期的‘盘古大陆分裂’。
至于消除灾难源头?阻止这些地壳运动?
张逢感觉这是说笑了。
看似是自己‘拯救世界’,实则到最后还是和任务中描述的一样,自己只能让文明延续,或者救更多的人。
因为自己虽然找到了,也算出了这些因果,可是做不到消除。
这种隐藏的超级火山群与地壳运动,已经属于大自然的规则力量。
除非是自己能搬山倒海,不然就算是画符镇压,也难以镇压整个陆地的移动。
但好事是自己知道了灾难是什么,解开了心中的疑惑。
再者,因果的确认与分析整理,还有这个证物在这里。
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思索着。
张逢看向了海面上的几艘船。
这船上倒是还有自己认识的不少人。
他们都是地质学,还有相关部门的人。
自己天天全球各地跑,又研究各种资料,基本都熟脸。
与此同时。
张逢也决定拿出证据了,且也摘到了自己的墨镜,向着岸边走去。
过了几秒。
船上的众人看到岸边张逢,也先后笑着招招手。
“院长!”
“张教授,您怎么在这里?”
随着他们的喊声,也吸引了附近游客们的目光。
“是科技教父张逢?”这个外国的游客们也都认识张逢。
毕竟这可是‘超导新时代之父!’
“张逢?他怎么在这里?”
又在海边不远处的小山崖上,还有一位全球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及几位官方人员。
对于这里发生的下沉事,还有前一段的飓风灾难。
使得最近赶来这里的相关人员比较多。
而张逢望着他们,则是毫无遮掩的声传附近数百米,并言说道:
“我知道我接下来所说的事情,会造成一定的恐慌。
但在因果关系上来讲,我觉得此世的所有人,都需要知情权。
而这里的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也不是正常的地质下沉。
反而是一个足以全球的大灾难。”
张逢说着,无视附近所有人惊讶表情的同时,又双指并拢,以指尖作灵气牵引。
一时间,数千符箓形成,又在压缩中凝聚,形成一道肉眼可见的青蓝色剑影。
在所有人震撼的目光中。
哗啦一剑斩去,海边的十米海水从两侧分开数百米,露出了下方被劈开数百米深的海床。
那里,已经有岩浆冒出了。
一些科研人员见到以后,也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尤其随着张逢劈开地质层,这里轰隆隆的也响起地震声音。
但伴随张逢用镇土符覆盖,转身抬手,以镇压的起手式,脚掌轻踏地面,这地震也消除于无形,身后被分开的海水也逐渐愈合。
“天呐……”面对如此像是神话一样的景象,海滩上的所有人都懵了。
张逢却指了指刚才劈开的地方,再次向着所有人道:
“灾难已经必不可免。
包括诸位也没有猜错,我确实是来自于另一个维度。
在科学角度上的认知来说,应该是四维中的修真文明。
我在我们文明的星际联邦中,是最高议会中的一名议员。”
……
三天后。
全球的线上会议室内。
气氛很严肃,所有代表无任何缺席。
又在上首位置。
张逢坐在这里,享受了很高的待遇。
这都多亏自己‘狐假虎威’,拿出了‘四维修真文明’的名头。
但为了让他们自救,也为了让他们安心。
张逢是说目前回不去了,自己文明也过不来。
这样可以让他们安心一点,不怕被高维文明攻打。
也没有什么小九九,指望自己带人过来救援。
至于,他们会不会害自己。
自己倒不怕。
金丹的身份在这里放着。
不怕死的倒可以试试。
张逢现在很有底气,说话特别硬气。
更是直接有效阻止了,以往的正冶博弈延续。
并且随着会议开始。
张逢对这种会议很熟悉了,所以很直接的拿出相关资料,向他们言明了利害关系。
又重点提出了‘穹顶技术’需要加快。
众人听到这件事,也是陷入了沉思,没有第一时间回答。
而张逢望着他们思考的样子,其实吧,说句实在的。
以他们目前的科技来讲,阻挡一次灭世大洪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哪怕是部分陆地下沉,但只要早点做好准备,搭建一些高层的超导结构。
再加上全民的提前迁移高山。
这不说是万全,起码也小规模的实现救人了。
起码让张逢来看,灭世灾难,之所以是灾难,因为大规模的突发事件。
可现在已经找到了源头。
那剩下的就是如何保障更多人的安全了。
对此,张逢感觉以目前的技术,也只有两种可能。
一,根据这十几年来的超导小楼计算。
穹顶已经有稳定的理论雏形了。
在有雏形的情况下,造一万个‘穹顶大船’,每个大船上住七十万人,那么是可以装下全球人类。
当然,超导也行,但在强度上,是比不过更高复合材料的穹顶。
但穹顶虽好,可在计算中,最大承载量,只能到七十万人左右。
毕竟这些人还要带上各种生活设施,以及一些个人杂物什么的。
尤其穹顶内也要建造完整的生活系统,这都是很高的负重。
要知道穹顶是防在海里,不是陆地,所以这些东西的重量,都需要它自己消化掉。
这是一个重量上限的难关,目前无法更好优化。
但对于目前的科技来说,荷载上也不算难是难关。
大不了就是多建穹顶,多分摊。
张逢感觉这个是可行的。
包括这些资料,张逢也都投到大荧幕上了。
然后,第二个办法,那就笨办法。
尽量减少工业,并无限延长灾难时间。
只要能拖到30年以后,灾难还没发生,那自己或许就是变相的完成了救援任务。
如果算是完成,那之后等世界冻结,再等自己实力高了以后,就可以试着回来处理。
这个二,必定是更安全的,但就不知道算不算完成。
非主线内,已经标注了‘灾难发生时,拯救百万人’。
张逢想了想,最后决定还是用第一个办法吧。
直接造穹顶大船。
这样一来,一是可以对现实实现科技大反哺,二是这个世界有星际计划,那么先造穹顶,保证安全,之后再造星际战舰,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无论怎么想,这都是合理的。
与此同时。
不用张逢说什么,这些聪明人想了一会,又看完荧幕上的数据资料以后,就想到了张逢曾经所言的穹顶计划。
虽然他们感觉超导也可以,且更实用。
但通过‘四维老大哥’的金丹手段。
以至于他们觉得,还是穹顶好。
“我无条件相信张院长……”
“四维文明看事情的角度,肯定比我们看的更远……”
“穹顶是将来星际内的重要一环。”
他们是这样相互说服的。
金丹还是有绝对的震慑性,远比证据来的更为充实。
起码本来支持超导的人,现在也无条件的支持穹顶。
并且张逢也在想着,以目前这个世界内的超级算力,是远比现实世界内高了。
那么能再优化穹顶的情况下,现实世界内的机械平台,倒是可以用穹顶搭‘部分地基’了。
因为穹顶在材料合成上面,和超导形成很大差别。
这样就可以利用地球上的另一些原材料。
实现物质上的均衡。
……
往后数年内,倒是实现了张逢曾经所想的一心一意造穹顶。
张逢学完了因果的部分规则后,这几年心情完全放松之下,也开始闭关修炼,争取快点迈入金丹圆满。
转眼。
又是六年过去。
张逢又开始凝练元婴,争取在这个世界结束之前,练到70%左右。
如果下个世界还是类似的长时间世界,基本上元婴就成了。
到时候自己的感知应该更为强大,且有更多的高维能力。
说不定再碰到类似的事情,自己就可以尝试用武力‘修复’了。
自己现在不完全战力的金丹,术法都可以覆盖一个市,元婴,最少也得三四个市。
用三四个市的战力,去慢慢修复海底漏洞,并用术法加固。
张逢感觉应该是可行的,起码比金丹好很多。
……
而在之后几年内,随着穹顶技术被研发出来。
之前他们乱走超导科技树的效果,倒是体现了。
具体是,穹顶的建造过程很快。
超导的传输优越性,还有Z1的无限能源,实现了一个月十艘穹顶战舰的速度。
不想离开家园陆地的人,都前往了被穹顶加固的高原。
算是陆地上一小部分留存,更多的人是来到了海上的穹顶。
这边是一艘艘飘荡的‘透明舰’,里面的生存设施,也足以让七十万人无忧生活。
至于穹顶材料,则是一种类似于玻璃的亚克力高透明材料。
这和张逢所想的高文明防护罩差不多。
这也让张逢变相知道,自己关于防护罩的研究方向是走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