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往复竟是仙 第531章 圣君的回归

那位老人猛地转头,可这时哪里还有圣君的身影?老人的眼睛睁得老大,他知道了,他想起来了,他在哪里见过了——那是一尊遗落的神像。

据说,那是一尊十分了不得的神明。救数国于危难,受亿亿万人祈祷。那简短的介绍却无法令人忽视:

"战历十一年初,圣君三剑斩灭天狗,黑日落于西山;一印镇压土蝼,绝于廊西血流三十里。

战历十四年中,野火燎原,圣君战于荒古平原,华光坠落,剑气横天,斩灭毕方,万火臣服。

战历十九年中,大水滔天,圣君携山岳之影坠入往西河,镇洪水,斩虎蛟于涨落间。

战历二十三年末,圣君于昆仑山下,与天而斗,战至天地崩裂,万物归墟,终不敌,力竭,亡于昆仑山,天地悲泣,血雨不止。"

这是他在石像旁刻碑上看见的,那一次只能说是偶然。然而就在刚刚,那青年的人影逐渐与那一尊神像所重合。解厄破灾万福灵明仁道圣君,他回来了……

老人久久未能回神。这是不是意味着那些强大的神明也会一一回归?他想起了之前圣君所说的话。他回应了祈愿,便斩出了那一剑。信仰,众生的祈愿难道真的能够令昔日覆灭的神灵回归?说不定真的有可能。想到这,老人不知是激动,还是怕这只是自己多想。他需要找人询问一下,而神明最了解神明。

他下一瞬便遁入道场的最深处。那里是与轮回相交接的地方,幽暗的空间中阴风习习,赤袍的鬼神端坐其上,黑色的长发垂落于地,闭上的眼睛微微睁开,露出暗金色的瞳孔。原本空洞的眼神逐渐聚焦,看向了面前的老人。这鬼神庞大无比,几乎占据了半边天。

"你怎么有空到此?"声音沙哑,仿佛数百年未曾说过话一般。事实也是如此,这一位便是与老人合作的鬼神。他一神便支撑起了整个阴司。在那场战争中,众多的阴差魂飞魄散,只有一些强大的神明才堪堪活到了战争结束。可他们的状态并不好,需要依靠众生的信仰续命。而鬼神是轮回的中转,他会筛选魂灵的进入,免得那些先天神祇在其上动什么手脚。

可以说老人支撑起了外界庞大的道场,而这一位鬼神则支撑起了阴司的所有。这两人一阴一阳支撑了数百年有余。道场基本都是这样的配置。而为了恢复实力,这些鬼神一般都会陷入沉睡恢复伤势。当然这不代表他们无作为,他们的精神一直在运转,一刻也未曾停歇。

其实老人也差不了太多,他已经三百多年未曾合眼了。但现在疲惫并未出现在他的脸上,反而是一种信心。

"我有事找你。我想知道灰飞烟灭的神明是否还有复苏的可能。"两人早已经熟悉,并不需要弯弯绕绕,所以他直接问了。

"不无可能,为何这般问?"

老人听到这话,眼中又亮了几分,然后直接说道:"我见到了解厄破灾万福灵明仁道圣君。"

"谁?!"鬼神微眯的眼神猛地睁开,巨大的声音让阴司都为之颤抖。巨大的头颅靠近老人,不确定地又问了一遍:"你刚刚说了什么?"

老人面对这压迫感十足的头颅并没有感到害怕,只是笑着说道:"就是你听到的那般,我见到了圣君。"

"这怎么可能!"

"所以我询问,神明是否还有回归的可能。"

空间中静谧了一瞬,那鬼神又将头颅抬起,缓缓地说道:"我刚刚并未骗你,并非不可能。其实神明与先天神祇很像。先天神祇不死不灭是依托于世界,只要世界不毁灭,他们便能够一直回归;而神明依托于信仰,来自于众生心底的渴望。如果足够多的信仰,足够热切的渴望,那能够唤醒那些早已经埋葬在历史中的神明复苏。可那不过是传说,这么多年了,你也应该知道从未有过神明的回归……"

"你怎么知道只是没有?"老人询问道。

"这……"鬼神一时之间也有些无言以对。他们并不知道有没有神明回归,支撑道场已经让他们用尽全力,他们已经没有多余的力量去关注外界了。

"可……这怎么可能呢?你确定见到了圣君?"

"并不确定。要不是他站在我的面前,要不是我对于道场的每一个人都了如指掌,我不可能发现他。哪怕站在他的面前,我依然不知对方的深浅。我只知道,对方有着与你一般的气息。而且,我当初见过圣君神像,虽面貌有不同,但不管是神态或者动作都让我觉得这就是圣君,一种直觉。你应该知道如我们这般存在,直觉便是现实。"

"所以我很惊讶,也很兴奋。这是否说明,我们并不是没有机会?"

圣君的到来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希望,支撑下去的希望。哪怕到现在为止只有圣君一人回归,这对于一个数百年不眠不休、苦苦支撑的人来说,是一剂强心剂。现在他明白圣君所说的意思了。他会点燃星火。

一神一仙面面相觑,他们心中都明白,变数出现了。圣君的那一剑终究是撕开了这混沌的天地,那一抹极亮的光照了进来,这一切变得不一样了。

"我们是否需要通知其他的道场?"

"不,不必多此一举。圣君既然现世,那他便不可能再默默无闻。或早或晚,终究所有人都会知道。"老人一扫之前的颓势。

"圣君都回归了,老头子我感觉再支撑三百年也无妨。"老人哈哈大笑道。

而那鬼神并没有打扰老人的笑容。事实并不如外界想象中的那么美好。这一切的安宁与和平都不过是他们在负重前行。道场说是桃源乡,可三百多年,十一万一千六百天,没有一日是能让人放松警惕的。这并非来自于肉体上的苦痛,而是一种精神之上的煎熬,非意志坚定之人不可承受。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