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懂!他一毒舌,为啥有超强实力 第1299章

杨广笑了一声,不由自主地说道。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倔强,仿佛死亡也得等他准备好了才行。

“陛下,那好像是臣的。”

武信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都是一家人,一家人。”

杨广满不在乎地摆摆手。

在他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武信是大隋的重臣,和自己关系亲密,共用一个陵墓又何妨?

武信听了也是无语至极,都说帝王喜好夺人所爱。

财宝之类的东西被帝王夺走,他还能够理解,毕竟这些东西确实很**。

可是连坟都要夺的,杨广可算得上是从古至今的第一人了。

不过仔细想想,杨广说的也有几分道理,都是一家人嘛,谁住进去不是住呢?

“故年秋始去,今年秋复来。”

“露浓山气冷,风急蝉声哀……”

杨广望着那夕阳渐渐西下,余晖将天边染得一片血红,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不由自主地吟唱起来。

那声音中带着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叹。

仿佛他的思绪随着这吟唱声飘向了远方,飘进了那无尽的岁月长河之中。

“好诗,好诗啊。”

武信依旧像往常一样热情地捧场。

想当初杨广作出《饮马长城窟行》的时候,他也是这般反应。

“好在哪?”

杨广却突然转过头来,目光直直地看着只会一个劲儿叫好的武信,眼中带着一丝探究的意味。

“哪都好。”

武信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在他看来,杨广的诗意境深远,辞藻优美。

不管从哪个角度去欣赏,都有其独特的韵味。

“少诚啊,你也是个有才能的人,赋诗一首如何?”

杨广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他知道武信平时总是表现得很有才华,今天就想看看他作诗的本事到底如何。

“陛下,臣是个武人,哪会这些。”

武信赶忙推脱。

他确实已经过了靠文抄公来博取名声的年纪,虽然脑海里装着许多前世的诗词佳作,但是现在他却懒得拿出来显摆了。

在这个世界里,他更想凭借自己真正的实力去立足,而不是靠这些抄袭来的东西。

“必须作,朕命令你作。”

杨广可不想就这么轻易放过武信,他双手抱在胸前,表情严肃,显然是下定决心要让武信作诗了。

“行吧。”

武信见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躲是躲不过去了,只能硬着头皮拿出自己的毕生所学,准备亲自创作一首诗了。

他心里有些无奈,皇帝的命令可不能违背,自己只能拼一拼了。

“臣的这诗名叫《飞刀》。”

武信清了清嗓子说道。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刀刀落下都不见。”

当最后一句念完,杨广当即就笑了起来。

这诗听起来就像是小孩子随口胡诌出来的,难为武信居然能作出这样的诗来。

“换,这可不是你的真实本事!”

杨广十分执拗,他可不想被武信这么轻易地糊弄过去。

武信平日里表现得那么有才华,肯定能作出更好的诗。

“唉,那臣就来真的了。”

武信无奈地叹了口气。

实在没有办法,他还得使出文抄公的本事。

自己最为喜欢的便是辛弃疾的词了,如今在这里也不得不抄一下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武信开始吟诵起来,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将人们带入了那个金戈铁**战场之中。

随着诗句一句句地从武信口中吐出,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变得凝重起来。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武信的声音越发激昂,就像是一位即将奔赴沙场的将士,充满了壮志豪情。

“可怜白发生!”

当最后一句念完,原本在认真倾听的杨广缓缓抬起了头。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惊讶和赞赏,被这首诗深深地打了。

“这才是你该有的本事啊。”

杨广不禁赞叹道。

这首诗磅礴大气,仿佛一幅宏伟的画卷在众人眼前徐徐展开,生动且鲜活地描绘出了一位披肝沥胆、忠心耿耿、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

武信在杨广心中,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人?

他一直为了大隋的兴盛,全心全意地付出,忠心不二。

如同一位无畏之人,在各种艰难险阻面前勇往直前,从不退缩。

“不敢当,不敢当。”

武信连连摆手,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容。

他心里清楚,这并不是自己真正的创作。

毕竟是辛弃疾的心血之作,自己可没有资格居功,这个功劳他可真的不敢领。

“姑丈,您还有这一手呢?”

杨侑也从刚刚的震惊之中慢慢缓过神来。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敬佩的光芒,自己的姑丈真的是太厉害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自己的姑姑能嫁给姑丈,那简直就是高攀了。

“不得了,不得了啊。”

旁边吃瓜看戏的魏征也跑了过来。

一直以来,他对武信的看法就是一介武夫,觉得武信只是空有武力,没什么文化内涵。

但是现在,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看走眼了。

武信所吟诵的这首诗,让他对武信有了全新的认识。

原来武信不仅武艺高强,在文学方面也有着如此高深的造诣。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