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渊却然是没打算把皇位传给李世民的。
父亲和大哥在不知不觉间结成的这份无声的同盟,剑锋都是一致对准他的。
从少年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将军需要一场惨烈的败仗。
那一课,是浅水原薛举为他上的。
从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大人,则如钝刀磨肉,后在某一刻彻底清晰明了。
李世民不再常常去找李建成热脸贴冷**。
也懒怠去朝堂上与父亲虚与委蛇。
李元吉是个嘴**且不识好歹的。
总是见了他便冷嘲热讽,什么难听的话都能不管不顾的说。
李世民每每神色自然的一笑而过,像是不与他计较。
李建成和李渊致力与宣扬李建成的那点功绩,连着几年翻来覆去的说,硬是把太子的声望拱了上去。
就这么状似相安无事的过了三两年的时间。
大唐渐渐趋于稳定,上上下下终于恍惚间觉出了些太平盛世的滋味。
李渊当然是没什么野心的。
不如说他压根就没打算过要往外扩张,更没在意过周边大小国家都是什么个动静。
事实上,从杨坚到李渊,都仍然没有拜托乱世余荫,都仍然把自己摆在了一个割据王侯的位置上。
他们并没有自己是周边所有地区主位国家的意识。
因为周边的东西突厥、吐蕃等都是国土面积与唐朝相差无几的大国,武力都非常可观。
直到李世民上位,才慢慢彻底进入了具有大国尊严的主位国家统治时期。
再说彼时的李渊呢,他只沉浸在了如何压下李世民的声望权势,如何把李建成给捧上位这种事儿上了。
然而,忽然发生了一件事,击碎了他的太平幻梦。
【武德七年秋,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自原州入寇,侵扰关中。】
简而言之,隔壁邻居看你日子过的太爽,跑来打劫了。
突厥嘛。
向来是以凶悍残暴声名远扬的。
在隋时那都是与大隋分庭抗礼的,且隐隐占据着上风。
得到消息之后,李渊很从心的吓尿了。
【只为府藏子女在京师,故突厥来,若烧却长安而不都,则胡寇自止。】
翻译翻译意思就是,咱们跑吧,等到突厥来了烧了长安却发现这里不是都城,自然就不会再继续了。
逆天言论从李渊嘴里说出来竟然一点都不违和。
在李渊着急忙慌的都开始物色迁都的地点的时候,朝臣们到底觉得不妥。
他**还没打都怂成这样,是不是有点太没骨气了??
不少人都觉得这不是个办法。
奈何李渊物色新都物色的热火朝天,此时谁要是提反对意见,那就是打他李渊的脸,明着说他怂嘛。
【然终不敢犯颜正谏】
画面缓缓停在朝堂上君臣异心的古怪别扭画面,天幕前和弹幕都有点如鲠在喉。
弹幕向来是不懂得给面子为何物的,当下开口就**开喷。
【你**李渊这个怂比,这种**事儿都能干的出来,他哔哔——你个哔哔——!!】
【爷算是看出来了,这厮是个不下于赵构的玩意儿啊,要不是李二给他珑着面子,早被喷的下不来耻辱柱了吧?!】
【德不配位是这样的,本来他就没有那个当皇帝的本事】
【呵呵,我真的无话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