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守国人 第873章 回赐

闻声。

见林萧开始说正事,御书房内的几人也逐渐变得正色。

听到林萧的问话,他们先是互看了一眼,然后南部军团长铁熊,率先开口回答:

“启禀陛下,根据规划,南部军团驻守广东和广西两省,目前已完成各地驻防,两省军队整合完毕,南部军团兵额十万人,目前已招募满员,现正在进行大训,只是武器装备、尤其是火器,还未配备完毕!”

声音落下。

典武随即代表西部军团,紧随开口:

“启奏陛下,西部军团负责驻守陕西和四川两省,目前已完成驻防、两省军队整合完毕,西部军团兵额二十万,目前已招募十五万,还差五万人,新兵正在训练中!”

“此外,西部防线已加强建设,吐蕃国自我们驻兵西部之后,亦加强了他们的边境大军的人数,目前有十三万,不过暂时没有其它异动!”

语毕。

紧接着,君倾时代表北部军团,利落出声:

“启奏陛下,北方直隶和山西两省一切如常,二十万大军满员、武器装备齐全,除了部分军队在幽州协助筑城之外,其余军队都在进行草原作战训练!”

北方两省是林萧的龙起之地,基础好,其军团实力最为雄厚,军中几乎有一半是以前的北疆老卒,武器装备也是优先供给,所以它是几大军团中,最先满员和武力齐备的。

林萧听完几人的汇报,点了点头,然后率先问向了君倾时:

“君元帅,幽州的筑城情况现在如何了?”

“已经在大规模兴建了,各地的犯人和召集的工匠已经全部抵达幽州,过完年、大地解冻之后,就开始在建设,现在正在做基础以及新建城墙,军中的儿郎也在协助挖掘护城河,一切都步入了正轨!”

君倾时快速回答。

“那就好!”

林萧点了点头,然后略过此事,再次扫视着房内几人,回到话题:

“朕这次召你们回京要说的边境问题,主要是三面的邻国!”

“我们大夏边境不稳,不仅北边的契戎和西边的吐蕃一直对我们虎视眈眈,就连南边的小小大理国都在前朝混乱之际与吐蕃暗通曲款,渐露野心!”

“我大夏若想长治久安,就必须解决这些外患!”

“并且,接下来我们将迁都幽州,北方边境距离幽州太近了,不利于未来国都的安全,必须在迁都之前把北方边境线尽量往北移!”

“还有就是,不管是北方契戎,还是西边吐蕃国,还是南边大理国,甚至是玉门关外的西域,其土地本该就属于我大夏,朕要把它们全部收回来,实现国土完整!”

“所以,接下来你们南部、西部和北部三大军团的任务就是准备战争,以实现这一目标,这也是朕这次召你们几大主副帅和军团长回京的主要原因,就是计划此事!”

“不过开战需要耗费大量钱粮,如今大夏内部糜烂、国库空虚,还不能妄动刀兵,需要等朕完成大夏内部各项改革、理清吏治和民生经济、充盈国库之后,才能开始行此事!”

“在这期间,你们各军团当以各自的敌对目标展开积极的训练、筹划和战略计划!”

“北部军团就不多说了,对付契戎我们已经轻车熟路,主要是草原作战,重骑兵,君元帅和张泰成军团长你二人去把握!”

“西部军团方面,你们将要面对的是吐蕃国,吐蕃多高原,环境恶劣,你们接下来要多训练高原作战,还缺额的兵员也尽量从当地适应高原气候的番民中招募......”

“南部军团方面,你们的对手是大理国,南方多山地,你们当以山地作战训练为主,多加......”

“各军团所面临的地域和地形不一样,训练要区别偏重,武器装备也一样,朕已经让军备部依照各军团所面临的作战环境,为你们研制新式火器,目前适合......”

林萧严肃而语,细细地讲解着此次召一众帅将回京的事情,开始筹备大夏军队接下来的军事。

君倾时和典武等人听到林萧如此大的计划,亦是各个满面严肃,丝毫不敢怠慢,皆是聚精会神的听着,并且个个拿出了本子开始记录。

御书房内顿时一阵密议。

大夏接下来的军国大事,随即在几人的言语之间开始缓缓展开......

而在宫外。

吐蕃和契戎等各国使臣,此刻却并不知道林萧已经把目光投向了他们的国家,他们此时正准备启程回国呢。

没错!

近三个月的时间过去,去年年关前来大夏朝贡并参加了今年元日大朝会的各个使臣,还没有回国,依旧逗留在中都。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军机府和礼部奉命为各国筹备的回礼还没有准备好,各国使臣一直在等着。

毕竟,又要制作火炮样板、又要印刷众多佛道典籍,很耗时间,所以一直拖到现在。

不过到了今日,两个部门筹备的回礼终于准备好了,而朝廷也准备送离各国使臣。

......

中都!

同文馆!

同文馆是大夏接待外邦使臣的住所,也是城内最大的馆驿,年前前来朝贡的各国使臣多是住在这里。

而今日对各国使臣的回赐送离,也在这里举行。

此时,在同文馆偌大的大院内,吐蕃、大契国、高句丽、大理国、新罗等十数个国家的使臣,齐齐地站在院前。

在他们的前面,则是站着一众大夏官员,为首的是鸿胪寺卿,他正在宣读回赐诏书。

如今的鸿胪寺卿依旧是当初跟顾建成一起前往北疆筹建榷场的陆玄,一个留着山羊胡须的老者。

陆玄虽然是老派官员,但做事一丝不苟。

手拿着诏书的他,此刻正庄重且肃穆地宣读着:

“......累世以来,朝贡不绝,邦交之心,日月可鉴......卿以藩邦之尊,守礼畏义......朕心欣慰......”

“今特赐吐蕃国诏书七函,火炮样板一门,《法苑珠林》《禅林象器笺》《营造法式》等佛家典籍各一部,望尔......”

“特赐大契国火炮样板一门、儒家四书一套,望尔国学礼、知礼.......”

“特赐高句丽火炮样板一门、经史......”

“特赐大理国火炮样板一门,《洛阳牡丹记》《竹谱》......”

“特赐......”

长长的诏书在陆玄口中不疾不徐的读出,一件件回赐之礼被读了出来。

那些回礼中,除了火炮之外,皆是各类佛家和经史子集等典籍,有的干脆就只给了两三本,金银之类的东西是一两都没有!

这些东西,相对于大夏往日给各国使臣的丰厚回礼来说,可谓是寒酸至极,甚至比各国使臣这次的朝贡礼品都远不如。

可以说,大夏这次给予各国的回赐一改往日的豪奢,竟然破天荒的变成了回赐不如朝贡!

不过尽管如此,各国使臣这次却浑然没有在意,他们此刻皆是目光火热地盯着陆玄等人的身后,盯着他们身后的东西......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