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2887章 主动送上门的大腿

九部,办公室。

桌上的电话再次响起,杨小涛打起精神随手接起。

“你好,是九部的杨部吗?”

电话可能是距离问题,杂音不少,不过杨小涛还是能够听出那头传来的声音中带着些许紧张。

杨小涛沉稳说道,“你好,我是九部的杨小涛,您是709厂的胡厂长?”

“对对对,杨部,我胡兰,您叫我名字就行!”

“我刚收到总部的电话,让我联系您,您这是有啥任务?”

对面立马答应着,却是胡兰早就在心里建设好了。

而这番直白也让杨小涛多了份好感,最起码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这要是上来跟他胡吹一顿,他还真不敢将任务交给对方。

听胡兰这般自谦,杨小涛却不能直呼名字。

一来对方年纪不小,二来这种数字代号的工厂可不简单,哪怕是揭不开锅了,可“底蕴”摆在那,指不定碰到什么机遇就能一飞冲天呢。

最后自己这是有求于人呢,说话态度可不能差。

于是杨小涛很是客气的问道,“胡厂长,您这就是客气了,这次我们是找您帮忙的。”

“杨部您说,我们厂能做到的一定帮忙。”

听到胡兰如此说,杨小涛心中多少有数了。

他信心,刘怀民在跟下面交代的时候肯定将情况都说了,对方没有第一时间拒绝,就说明他们可以做。

至于怎么做,做到什么标准,那就需要聊一聊了。

“相信您也了解了基本情况。”

“我们这里的核电站需要将电力从登州送到四九城。”

“具体情况您应该听说过吧!”

“知道知道!”

胡兰声音立马传来,“这件事我们早就听说了,第一座核电站,这要是成功了就能缓解国内的用电问题啊。”

“这核电站要是能够用起来,一年好几十亿度电,以现在全国的用电量来说非常了不得。”

“运用得当,完全可以支持登州到四九城沿路的电力供应,更能提高工厂的生产产能。”

显然胡兰对电力方面了解比较透彻,杨小涛听了点头,随即说道,“这么多的产量固然可喜,但现在面临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就是跟您说的,超高压变压器!”

杨小涛将情况说完,胡兰立马说道,“杨部,这事情我也听首长秘书说了。”

“不瞒您说,我们正在研制330千伏超高压变压器,就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的。”

“这也是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胡兰说完,杨小涛立马问道,“这个我知道,所以我想要确定下,你们现在做到哪一步了?还有你们做的变压器能否合格?”

“如果合格的话,最迟到明年年底,你们能做出来几台?”

杨小涛这话问出,对面立马沉默。

这也让杨小涛心里咯噔一声,不会完不成任务吧。

果然,就听对方略带歉意的说道,“杨部,这样吧,我简单说一下这里的情况!”

“好!”

杨小涛开口应下,就听胡兰说道,“杨部,我们项目成立的时候,起为了解决长距离输电的问题。”

“这个项目涉及到很多部门,而我们就是其中一个,当然因为超高压变压器的技术需求,我们也算是核心需求!”

“不过这些年您也知道,这国外对咱们技术封锁,我们想要发展就只能自己来。”

“同志们没啥经验,就从110千伏的变压器到220千伏的变压器上寻找灵感,各种绝缘材料,各种仪器设备,都是从无到有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

杨小涛默默的听着,脸上没有变化,但心里多了份认同。

“我们经过多年努力探索,终于设计出一款变压器,也就是我们提出的330千伏的超高压变压器。”

“您别看这只是多出来110千伏,但里面的技术难关可不是一般的大!”

“为了克服难关,我们厂一千多号人,多年来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没一个人喊苦!”

“为的就是尽快的,完成任务!”

“因为我们知道,早一天做出来,就可以早一点让电送到需要的地方,就能让革命建设快一点!”

听到电话里传出的声音,语气中隐隐透着的哽咽,杨小涛深吸一口气,随即说道,“胡厂长,你说的,我深有体会!”

“当初我们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没有技术积累,没有外部支援,没有方向,什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但我们还是这么过来了,从无到有,一点一点的变得更好!”

“我相信,咱们将来还会变得更好,我更相信,电炉厂的同志跟我们都有一样的热情,一样的为了革命,奋不顾身,前赴后继的觉悟!”

听到杨小涛的声音,胡兰握着话筒的手有些颤抖。

毕竟,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在研究的道路上是同行人,更容易共情。

“杨部,感谢您的理解!”

“真的,不是我矫情。”

“实在是,这些年很多时候,尤其是别人无法理解的时候,我们自己这心里都,都觉得酸啊。”

胡兰长长呼出一口气,感觉整个身体都轻快许多。

或许,这就是被理解的力量吧。

胡兰收拾心情,然后继续说道,“杨部,这变压器中最重要的就是那线圈。这玩意就是变压器的心脏啊!”

“要是这心脏承载不住高压的巨大冲击,那什么都是空话!”

“我们以前用的220千伏变压器,线圈采用的是单根的,纠结式线圈结构,可现在要用330千伏了,这种结构根本承载不住!”

“所以我们研究设计出承载能力翻倍的插花纠结式线圈结构,按照设计理论上,可以承载1175千伏的超高电压冲击。”

“也就是挨雷劈后,不会被劈坏了,这样才能放心用!”

杨小涛默默听着,想起小时候一到了下雨打雷的时候,看着看着电视就没电了。

他不知道是不是这方面的原因,但肯定有里面的问题。

同时心里也清楚,接下来就是问题点难点了,这点郭秘书也跟他说过,但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深入了解。

“这心脏,就是最大的问题。”

胡兰的声音紧接着响起,杨小涛立马回道,“胡厂长,你直说!”

此刻,杨小涛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虽然他相信自己的同志会全力以赴,但也要考虑现实的残酷。

“好。”

“我们现在最大的困难就是将这数万米的扁铜线制成几吨重的线圈,而且还要求每一处的正负公差不得超过一毫米。”

“如果做不好,就容易被高压电击穿。”

“可现在我们用的绕线机根本达不到我们需要的精度要求,而且还都是老旧设备,用不了多久就会出现问题!”

“如今,我们正在尝试人工手动缠绕,也完成了部分工作,若是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年底就能做出来,然后交给水电站那里。”

“但这样的话,您需要的超高压变压器,就得往后推,甚至可能,得,得明年年底才能交付。”

胡兰说完,两人都沉默不语。

过了片刻,杨小涛才开口,“手工缠绕,有把握吗?”

胡兰苦笑,“把握是有的,关键是,这是我们现在唯一能用的办法。”

杨小涛再次沉默,随后才回道,“胡厂长,明年年底,太晚了。”

“您也知道,核电站也需要试机,各方面都得提前准备。”

“而且我们这次只是规划了三个发电机组,后面可能还要再增加两到三个发电机组。”

“还有我们这次正在研究一百万千瓦的发电机组,若是成功了,这对变压器的要求会更高。”

“胡厂长,这任务,可是很艰巨的。”

杨小涛这样说,电话那头的胡兰脸色严峻,心里却是无奈。

就在胡兰想要开口的时候,杨小涛再次说道,“这样吧,有问题咱们解决问题,一个个的来。”

“所以,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绕线的问题,对吧。”

胡兰立马说道,“没错,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能进行下一步验证。”

杨小涛手指在桌上敲打着,随后认真说道,“胡厂长,这样,咱们双管齐下。”

“你们那里还是按照原先的计划走,首先要保证将任务完成,保证成功率。”

“我们这里也会提供帮助,你列一下需要哪些机器设备,我们九部能做的一定帮忙,还有你们需要什么样的绕线机,我们能帮忙解决一定解决。”

“不要不好意思开口,咱们都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只要能完成任务,再多的投入都是值得的。”

杨小涛说的诚挚,电话那头的胡兰立马有种被幸福包裹的喜悦。

这可是主动送上门的大腿啊。

很快胡兰就调整好心态,然后对着话筒说道,“那太好了,杨部,真是太感谢您的支持了。”

“杨部您放心,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完成任务。”

“至于绕线机,我们这里用的是联盟58年提供的,我记得四九城的电炉厂就有一台,我们都是一样的。”

“如果还不行,我们就把绕线机给您送过去.”

胡兰说完,杨小涛便再次说道,“好的,我这让主管后勤的陈宫陈主任跟您联系,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提。”

“我们九部只要是有的,都会全力支持。”

“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最迟明年年后,我要看到成功的变压器。”

“而且核电站试运行的时候,变压器也要配备好。”

杨小涛提出自己的要求,胡兰咬咬牙,眼中闪过坚定,随即保证道,“杨部放心,我们709厂绝不拖后腿,保证完成任务。”

“好!”

杨小涛说完就挂断电话,随后对着娄晓娥说道,“将陈主任叫过来。”

娄晓娥早就留意着杨小涛的神情,也从刚才的谈话中听出事情的严重性,听到吩咐后立马跑出去寻找陈宫。

“小雪,电炉厂那里你去沟通下,他们的绕线机是什么情况。”

“如果合适的话,运回来一台,咱们研究下。”

刘丽雪连忙起身,“好,我这就去了解情况。”

说完,刘丽雪也跟着跑出去。

杨小涛手指在桌上轻轻敲打着,神色严肃。

如今九部的用电量越来越多,而且未来随着计算机设备的应用,对电力的需求只会更多。

如此情况下,电力运输就成了关键。

“早知道就把核电站放在津门了!”

杨小涛没好气的说道。

当然,这都是气话。

别的不说,就津门距离四九城这么近,就不可能。

沉吟片刻,杨小涛还是觉得不保险,于是拿起电话再次拨打出去。

不管如何,在他这里要多手准备,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