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第2735章 打造九部的黄金十年

后勤处,办公室。

秦老正拿着电话一脸的笑容,只是手指不停的在桌上敲打着,显示出内心的极度不平静。

“老宋,听说你们中科院可是有不少项目要上马啊,需不需要我们帮忙?”

“你放心,咱们老兄弟了,只要你说一句,凭咱俩的关系,在忙我们也得伸把手啊。”

“啊?啥?没啥要紧的项目?”

“不是,老宋,我不是开玩笑啊,我们是非常有诚意的啊。”

“真的啊,我没开玩笑啊。”

“好吧,好吧,有事跟我说啊。”

啪嗒

电话挂断,秦老**眉心一副落寞样子。

相比起七机部王老还在苦苦思索,猜测九部的发展方向,他看的更透彻。

不论九部做啥,他们都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而且他也不是惧怕竞争的人。

相反,若是能够在某一领域与九部存在竞争关系,也是他们后勤处的好事。

最差的结果也是激发内部的潜力,若是能够侥幸占了上风,那就出名了。

不说是踩着九部站起来,但也绝对是挽回先前的颓势。

只是吧.

得到九部消息都过去两天了,不仅是他,就是后勤处的其他人也都在思索着,能够在哪些方向上取得成绩。

随便说说,吆喝出来几个研究项目,谁都会。

可吆喝出来后,要做事情的。

否则上面怎么看你?

于是,在一番头脑风暴后,最后递交上来的项目气的秦老想要骂娘。

武器,弹药,装甲车,坦克什么的。

这玩意不是他们的本职吗?

研究可以,可你总得有个目标吧。

有了目标还要考虑下面的执行情况吧,考虑各个工厂的技术问题吧,考虑配合问题吧,考虑各个方面啊。

这根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

这时候,秦老才明白,杨小涛在当初九部成立时就喊出三大重点目标又多坚定,决心有多大。

而这次,杨小涛明显在谋划更大的一盘棋啊。

这玩意,可不是谁都能搞出来的。

最起码,当年打仗的时候,他们顶多是冲锋陷阵的勇士。

至于谋划全局的战略,别说参与了,就是看都觉得头疼。

没办法,秦老思索一番只好请求外援了。

于是就将主意打到中科院上了。

毕竟,这中科院可是最高研究机构,他们肯定有项目,跟他们合作也能分点好处。

哪知电话打了不少时间,可对面的老宋就是不松口。

也不知道是真没有合适的项目还是看不上他们后勤处。

总而言之,他现在有些无所适从。

“看来,只能等九部的消息了。”

秦老无奈的靠在椅子上,然后拿起烟来,轻轻点上。

他已经打定主意,既然无法制定战略,那就参与到九部的战略当中,然后当一个战术执行者。

这,或许有些矮人一头,却是眼下最好的办法。

就如当初建立医院的事。

就在秦老点上烟的时候,宋老同样吐着烟圈,看着桌上的研究报告。

这是下面各个科室报上来的,只是看了两眼,宋老就不想再看。

研究的前提基于现实需求,不是随便说说就行。

研究太空飞船?

可以,但你准备研究多长时间?

还要多少预算?

算了,宋老将文件扣在桌子上,然后起身走到门口,冲着外面喊道,“小吴,告诉各科室,下午两点开会。”

“所有人必须参加,谁也不准请假。”

“老陈,你们最近挺热闹的啊。”

西花园,清老正拿着铲子收拾院子里的积雪。

一旁童小龙正领着两个孩子绕着屋子跑圈,不远处大姐跟唐明月正打着毛衣。

难得清闲,放了一天假,清老打算收拾收拾院子,好为过年做准备。

不是有点早,而是临近过年,事情只会越来越多,现在有空就干点。

陈老手里捧着一个水杯靠着柱子晒着太阳,听到询问低头笑笑,“要过年了,当然得热闹热闹了。”

说完陈老像是想到什么似的,又笑道,“您不知道,这一棍子下去,可是把这潭水给搅浑了啊。”

“据说,其他几个机部也都被刺激了,连夜开会的不少,更有的已经开始审核了,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要拿出今年的白皮书了。”

陈老说完,清老拍拍手,感受到身上出来的汗,走到一旁拿起窗台上的杯子喝了一口。

“领导,您这身体真是硬朗啊。”

陈老突然开口说道。

以前每次见面的时候,都感觉老人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可谁想到,这两年变化这么大。

感觉,就像年轻了二十岁似的。

“呵呵,这叫劳逸结合啊。”

“老陈,你比我还小,但你这身体可得锻炼了。”

陈老听了叹息一声,他本身身体就不太好,烟酒糖茶什么的都不能吃太多,活动量也受限制。

就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是限制自己工作的重要因素。

“每天都有一堆事,大部分时间都离不开办公室,没办法。”

清老听了跟着叹息一声,“还是要注意身体啊。”

“实在不行,就给下面人个机会,咱们早晚要退下来的。”

陈老听了默默点头,然后笑道,“我还能坚持个五六年,正好也让那小子成长起来。”

闻言清老突然笑道,“你就这么有信心?”

他没说什么信心,就像陈老没说那小子是谁似的。

但两人心里都清楚,说的是同一个人。

陈老却是点点头,“信心是有的。”

“不过,我更想看看他们这次搞出来的白皮书是啥样子。”

“说不定能给个惊喜呢。”

清老笑道,“那就静待你的惊喜了啊。”

陈老也跟着笑,两人端着茶碗走进书房。

关上门,两人坐下。

“香江建厂的事情,你是怎么想的?”

清老开口询问,陈老摇头,“太仓促了,我不看好。”

“首先,我们去香江建厂投资,需要确定工厂的类型,可香江作为重要的金融城市,很多东西都能买到。”

“供咱们的选择不多。”

“此外,一些产业还需要保密,咱们也不能拿去。”

“最后,现在的香江环境有点乱,社团充斥。”

“我们的人去,不保险。”

清老听了沉默不语。

见老人不语,陈老也不再多说。

事情的考虑角度不同,需要的意义就不同。

陈老只是从经济角度上考虑,可从其他方面考虑,就未必是这结果了。

清老从桌上拿起一份文件,“这是不列颠通过天竺转送来的信函。”

陈老一惊,没想到不列颠竟然率先走出这一步。

“可能是受到法兰西的刺激,你知道的,他们以前可是好得穿一条裤子。”

“这也说明,西方也不是铁板一块啊。”

清老见陈老疑惑,便开口解释一番。

陈老恍然,却也没说。

清老沉吟片刻,则是继续说道,“这两年咱们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咱们越来越强大,寻求改变的就不止是我们。”

“这次是一个契机!”

“所以,这件事,也是咱们的释放的一个信号!”

“要做!”

最后清老拍板道。

“但要如何做,你们多想想。”

“不管如何,那里都是咱们的。”

闻言陈老点头,“好,回头我就安排下去。”

“正好给那些家伙找点事干,让这潭水在浑一些。”

清老笑着摇头,“我终于知道那小子跟谁学的了,这源头,还是出在你这里啊。”

闻言陈老哈哈笑着,“您还别说,要是早些年,我还真想把他带身边****。”

“可惜,没那精力了。”

清老摇头,“这放养也不差,让他扑腾去吧。”

“对了,那啥白皮书搞出来后,第一时间给我啊,我倒想看看,他们这新时代的第一炮,到底瞄向哪里。”

清老说着,陈老也是点头,“是啊,我也想看看,他们搞出这么大动静,到底能开几炮。”

九部,杨小涛办公室。

两天的时间,各地不断传来消息,然后经过刘丽雪与娄晓娥的汇总,摆放在杨小涛桌上。

而这两天,杨小涛也在整理信息,然后进行评估。

虽然,杨小涛心里早就有了打算。

但下面的声音,他也必须要听。

“杨部,这是刚刚收到汽车厂的回复。”

刘丽雪将一份文件放在杨小涛桌前,然后转身离开,继续整理。

杨小涛嗯了一声,随后接过文件看了眼。

汽车厂因为是合资的缘故,所以文件中只提到了国内的情况。

而李胜利给出的回复是研究更加省油的发动机。

这事吧,可以研究。

但不是现在。

最起码在汽车市场没有完全打开前,没有必要。

杨小涛只是看了眼,就放在左手边。

“杨部,这是机修厂的。”

娄晓娥接着将一份文件递过来,杨小涛看了眼轻轻皱眉,随后放到一旁。

“机修厂啊!”

杨小涛只是说了一声,然后放在汽车厂的文件上面。

娄晓娥看到这一幕,就知道这机修厂的事没戏了。

当然,不能进入白皮书,并不代表不会得到总部的支持。

相反,只要提出来,想要研发的,总部都会给予一定支持,就是支持的力度不会很大。

“杨部,这是生化研究所的。”

刘丽雪又将一份文件递过来,杨小涛接过后问了一句,“朱子清老师的?”

“对,是他亲自递过来的。”

杨小涛低头打开,随后轻轻笑起来,然后将文件放在右手边。

刘丽雪跟娄晓娥两人对视一眼,这还是第一份被杨部放在右手边的。

“晓娥,将朱子清老师叫来一下。”

“对了,王光美老师也过来下。”

娄晓娥连忙点头,然后拿起电话拨打出去。

杨小涛继续看着文件。

眼前的是合金研究所提交上来的,注明研究方向重点是金属铼的加工问题。

杨小涛沉思片刻,然后将文件放在右手边。

放下后,下面一份文件是吴喆的飞机研究所。

对方竟然想要研究轰炸机。

这,他只有F15的设计图啊。

轰炸机也不是不能研究,但做出来的东西,它未必‘保熟’啊。

万一是夹生饭咋办?

杨小涛觉得,还是要十拿九稳点。

这样才能将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文件放在右边。

下面一个是计算机研究所的,杨小涛不用看直接放在右边。

先前的三个重点项目,还需要继续研究。

刘丽雪有些好奇,转眼间就好几份文件出现在右手边,这都是哪几个部门的?

等了一会儿,朱子清跟王光美走进来。

“杨部!”

两人先后打过招呼,脸上有些忐忑。

他们清楚,叫自己过来,肯定是有安排。

就是不知道这安排是好是坏。

杨小涛见到两人后,起身笑道,“走,咱们去隔壁坐坐,有件事跟你们商量下。”

两人对视一眼,随后跟着杨小涛来到隔壁会议室里。

三人离开,刘丽雪立马小心翼翼的来到桌前,然后看了眼桌上的报告。

娄晓娥也好奇走过来,两人看了眼,随后快速翻看下,随后露出得意的笑容。

过了会儿,杨小涛从外面走进来,继续审阅文件。

而朱子清两人却是一脸严肃的离开会议室。

不过,在两人眼底深处,都透着一股笑容。

只是现在还没到公布的时候,两人也怕最后出现什么变故,于是强忍着笑容快步往研究院走去。

一天的时间悄悄过去,杨小涛则是留在办公室里继续忙碌。

期间李洪峰、刘怀民几人都来过,也跟杨小涛讨论一会儿,不过最后也只是讨论一番,杨小涛并没有给出准确的答案。

毕竟这里面的每一个决定,可能涉及到成百上千个工厂的未来发展。

李洪峰做不到这点,刘怀民也不敢说自己就行。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杨小涛的战略眼光。

相信杨小涛的安排。

所以,在他们眼中可能的,可以作为研究方向,发展方向的,在杨小涛眼中就未必是了。

包括先前放在右手边的提议,也不一定就是准信。

九部的各个部门纷纷将目光看向办公室。

甚至有人就在办公楼下打听消息。

只是杨小涛不说话,谁都不知道最后的答案。

不过娄晓娥跟刘丽雪这两个‘内奸’在,众人多少都了解一些消息。

当得知自己部门的计划书放在左边的时候,立马心头一凉。

而放在右边的,则是暗自窃喜,却又不敢表现出来,生怕被人揍是一回儿事,最怕的是最后又被涮下来,白高兴不说,甚至还要丢人啊。

而在这些人中,最淡定的就是生物研究所跟化学研究所的人了。

虽然他们啥都没说,但看他们的脸上笑容就知道,肯定有内幕。

加上杨部单独见过朱子清两人,众人就更加确定了。

要知道,迄今为止,杨部也就召见过两人啊。

如此,在众人的期待中,第三天的上午,杨小涛将一份文件整理好,然后在娄晓娥与刘丽雪好奇的目光中,离开办公室,敲响了李洪峰的房门。

等杨小涛进入李洪峰的办公室后,走廊里不少人都抻出头来,面带好奇。

“娄姐,出来了?”

宣传主任办公室里,小强秘书蹑手蹑脚的来到门口,小声问道。

娄晓娥轻轻点头,小强立马对着其他人点头,然后快步跑回办公室。

接下来,就是等待最终结果的时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