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华章 第949章 长安,我回来了!

看到东方悦识相的回了娘家,李俨又让韦熏儿也回娘家一趟给韦坚传个话,自己希望两位岳父能够握手言和,齐心协力的辅佐自己。

“爱妃回去告诉岳父,我会让东方睿给他认错道歉,过去的恩怨一笔勾销!”

虽然韦熏儿已经被免去了太子妃的头衔,但李俨却仍旧称呼她为“爱妃”,东宫上下也已经对此习以为常。

韦熏儿立刻回了一趟娘家,但韦坚却不在家,正在皇城当值,刘夫人又派家奴去皇城把韦坚喊了回来。

韦坚听完女儿的来意,不由得笑出声来:“太子的本意是好的,但东方睿这只老狐狸岂肯轻易认错?

你回去答应太子,就说你二叔弹劾东方睿之事与为父无关。

但如果太子愿意调解此事,为父自然会让你二叔得饶人处且饶人,也会和大理寺卿打声招呼,让他放过东方家族一马。

嘿嘿,只怕东方睿那老狐狸绝不会认错,怕是要让太子失望咯!”

韦熏儿捻着下巴,一脸狡黠:“可以先哄着东方睿认错,到时候抓住他的把柄,再穷追不舍,将他彻底踩死!

东方睿被扳倒了,我看东方悦那**人还有什么底气在东宫中耀武扬威?”

刘夫人拍掌道:“女儿这招高明!”

韦坚抚须笑道:“熏儿在宫里待了一年,心计增加了很多啊,不过在太子面前千万莫要流露出来,以免给他留下阴险恶毒的印象。”

韦熏儿点头:“阿耶放心,女儿拿捏的这个呆子死死的……”

韦坚教诲道:“以后莫要用这种语气说自己的丈夫,太子毕竟诚心待你。”

“女儿知道了。”

韦熏儿嘴上答应,心中却不以为然。

回到东宫之后,韦熏儿对李俨道:“我阿耶说这件事不是他在背后策划的,但既然殿下要从中调解,只要东方睿肯认错,他一定会把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李俨很满意:“岳父果然识大体,就看东方睿什么态度了!”

晌午时分,东方悦从胜业坊返回了东宫,直奔丽正殿来见李俨,向他禀报了父亲的态度。

“我阿耶对族人作奸犯科之事非常愤怒,表示愿意接受大理寺与御史台的联合调查,让那些违法之人接受惩罚,等案子查清之后,他会向圣人修书请罪。”

“你爹不听寡人的安排?”

李俨大怒,气的把桌上的茶盏摔了个粉碎,“寡人好心好意从中斡旋,他居然不识好歹?”

东方悦道:“臣妾认为父亲的态度并没有什么错,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我们东方家的人触犯了律法,就应该以法绳之,而不是私下和解。”

“那你给我滚!”

李俨气的大声咆哮,“再转告你爹一声,将来丢了尚书的位子,别怪寡人不帮他!”

东方悦不卑不亢的道:“我爹愿意接受圣人的处罚。”

“你爹丢了尚书之位,你的太子妃也别想保住!”

李俨气的脸红脖子粗,仿佛盛怒的狮子。

“臣妾任凭殿下发落!”

东方悦施礼告退,“臣妾告退。”

等东方悦离开之后,怒火中烧的李俨派人把薛锈、元载、杜长生等属官召到丽正殿,愤慨的说道。

“东方睿这老家伙不听寡人的安排,不肯给韦坚认错,诸位卿家意下如何?”

薛锈道:“既然如此,那东宫便不要管了,让他们两家分个胜负便是!”

元载感慨道:“两位尚书都是殿下的岳父,若是能够齐心协力,定能让东宫如虎添翼,何苦要自相倾轧?”

杜长生哂笑道:“去年有人利用谈平一案,几乎将韦子全拉下马来,那时候东方睿也没有齐心协力的想法啊!”

元载道:“那不是李白弹劾的韦尚书嘛!”

“李白怎会无缘无故的弹劾韦子全?肯定有人在背后作梗,此人十有八九就是东方睿。”杜长生肯定的说道。

李俨无奈的挥手:“算了、算了,这件事本太子不管了,就让他俩拼个你死我活便是!”

……

就在东方睿与韦坚斗法,东宫夹在中间绞尽脑汁的时候,李瑛则在悠闲的等着杨玉环进宫。

“闲着也是闲着,让诸位大人们互相揪揪小辫子,为国家除除蛀虫,有百利而无一害嘛!”

东方家族从事非法生意的事情也不算什么大案子,御史台派出了一名五品的侍御史带队,另外辅以两名监察御史,再加上三十多名胥吏随行。

而大理寺则派出了一名大理寺正,一名大理寺丞,另外加上胥吏四十人。

两个部门加起来在八十人左右,择日离开长安,顶着烈日骄阳前往灵州调查东方一族违法经商,鱼肉乡民一案。

东方睿在经过了短暂的慌张之后,在薛国丈、刘君雅等几个好友的提醒之下逐渐冷静下来,很是庆幸自己没有接受太子的提议去给韦坚认错。

姑且不说自己的族人并没有犯下什么大罪,就算是犯了罪,自己并没有直接参与,顶多就是管教不严之罪,如果自己向韦坚认了错,那可就变成了直接参与者。

等联合调查团查清之后,自己上书向圣人请罪,最多就是被罚扣俸禄,倘若当初向韦坚认了错,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又过去了半个月。

根据郭子仪送回的情报,十万唐军已经向徐州展开了试探性的进攻,城内的四万叛军据城死守。

得知徐州危急,史思明暂时停止了攻打许昌,迅速派遣长子史朝义率领三万人马向东救援徐州。

在河北方面。

安守忠放弃了攻打虎牢关,率部从酸枣县渡过黄河,攻占了河北卫州。

李钦率领三万唐军与安守忠在黎阳接战,唐军战败,李钦损兵五千,退守相州安阳。

安守忠并没有追袭李钦,而是挥师向西进入河内郡,果然打算从河阴渡过黄河,进犯洛阳。

随时关注安守忠动向的李抱玉留下五千人守卫虎牢关,亲自率领两万人马赶往黄河南岸的河阴县城布防,以逸待劳,阻挡叛军过河。

扬州方面,崔乾佑已经率部南下,只有安庆绪率领六万人与扬州北面的田承嗣在寻求破城的机会。

在崔乾佑离开之后,唐军的兵力已经与燕军旗鼓相当,李祎、杜希望迅速的转守为攻,向燕军发起了数次反击,杀的安庆绪死守京口渡,不敢出战。

随着扬州的攻守易势,李祎派遣王难得、来瑱等人分头出击,一举攻克了扬州治下的海陵、盐城等地,对据守高邮的田承嗣形成合围之势。

在这不利的局面下,安禄山接受丞相李林甫,军师严庄的建议,命令史思明全面放弃对洛阳的进攻,向东部收缩击败郭子仪解徐州之围,并帮助安庆绪拔掉扬州这颗眼中钉。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敌退则我进,既然史思明退兵,仆固怀恩便率领李晟、辛云京尾随追击,从许昌一直追到太康,在睢阳形成了对峙局面。

史思明再次据守睢阳郡治所宋城,一边阻挡仆固怀恩的追袭,一边密切关注徐州战场上的变化。

由于史朝义、李怀仙率领三万燕军抵达徐州,郭子仪唯恐腹背受敌,便退兵二十里在七里亭安营扎寨,伺机破敌。

在弘武四年的夏天,经过唐军的持续剿杀,安史叛军的颓势越来越明显,无论怎么挣扎,都无法摆脱唐军逐渐收缩的大网。

李林甫再次向安禄山提出建议,希望河北的李归仁、安守忠全部撤出河北战场,集中到徐州战场与唐军决战。

如果获胜,则向山东、河南等地展开反攻。

如果失败,则放弃长江以北的所有土地,凭借长江天险据守,并分兵平定岭南、福建等地,割据一隅。

但安禄山前思后想,还是舍不得放弃河北这片根据地。

在他看来,安守忠已经杀到了河内郡,距离洛阳只有一条黄河之隔。

而据守沧州的李归仁和王忠嗣较量了将近两年,丝毫不落下风,现在就放弃河北,为时过早。

“再等等看看,再等等,说不定就等到转机了呢……”

安禄山拖着肥胖的身躯,站在南京的城墙上,忧心忡忡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