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从各家所出售蔬菜的重量就能看得出来,谁家的日子过的好,谁家的日子又过的一般般。
毫无疑问,大大爷王大树和三哥王敢虽然盖了两个大棚,但他们所种出来的菜,他们的家人可能只吃了一两顿,甚至是一顿都没舍得吃,全都拿来卖钱了。
而跟他们家一样的,就是大哥王勇家和二哥王帅家。
至于王利家和木雪离家,应该是想吃就吃,根本不怎么在乎新鲜蔬菜的价格有多贵。
特别是木雪离家,可能他家大棚里种出来的蔬菜,不但他们自己家会吃,并且还会给木雪离的丈母娘家也送了一些,不然的话,他家蔬菜的斤秤,是不会跟王利家蔬菜的斤秤相差那么多的。
至于王安家,这两样蔬菜本来就没种那么多,平常吃起来又毫无节制,自然是最少的。
当然,这些事情都是正常的,有钱了还舍不得吃舍不得喝,那不是大**嘛!
武冬派来的两台大解放走后,王安又招呼一众亲戚进屋分钱。
这一次出菜结束,所有人脸上的笑容都比上次卖菠菜分钱时,还要更加的高兴和兴奋,一个个人的表情,更是诠释了什么叫做“笑的合不拢嘴”。
因为大大爷王大树和三哥王敢爷俩,总共分到了1870块钱,大哥王勇和二哥王顺也分别分到了940块钱和945块钱。
就连王利和木雪离也分别分到了805块钱和750块钱。
这一次每家所分到的钱数,可正经不是个小数了。
哪怕是不算上次卖菠菜的钱,他们当初盖大棚的钱也全都回本了。
而且不但是回本了,还能有正经不少的剩余。
毕竟除了王安家的大棚保温被用的是新棉花以外,他们几家的保温被用的都是被水浸泡过的**棉花。
只见大大爷王大树拿着钱,边数钱边笑呵呵的说道:
“种大棚这玩意儿虽说是辛苦点,也挺累人,可这玩意儿也是真挣钱啊,我跟小敢都商量好了,等到了秋天,我跟小敢我们爷俩就再盖两个大棚,哈哈哈哈......”
转过头,王大树又对王安说道:
“就是卖菜这个事儿,就得看小安你的了,要是让我们去卖菜,那都得卖到猴年马月去。”
王大树说完,王安就笑呵呵的说道:
“行啊,卖菜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反正你们种的菜越多,我挣的钱就越多,哈哈哈哈......”
哪怕是到了90年代,种植塑料大棚依然是一项高投资高回报的产业,而在东北这个地方,也压根就不存在冬天的时候新鲜蔬菜卖不出去的情况。
要是真到了武冬他们的单位,以及县城里的各家单位,都接收不了大家所种出来的蔬菜那天,那王安就会在县城里开上几家新鲜果蔬超市,专门用来销售一众亲戚所种出来蔬菜。
如果到了县城也销不掉那么多蔬菜的情况下,那王安就会考虑去冰城开果蔬超市。
总之,王安相信,新鲜蔬菜作为生活必需品,是一定能卖出去的。
王安说完,大家就一起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大哥王勇就笑着说道:
“小安呐,我也寻思到秋天再盖一个大棚,你看要是多出来一个大棚的菜,你这还能卖的出去不?”
王安笑道:
“那可太能卖出去了,别说是多一个大棚啊,就是多10个大棚也没事儿。”
紧接着,王安就看向二哥王顺,二大爷王大梁说道:
“二大爷还有二哥,你们爷俩是咋个章程啊?秋天前儿还加盖大棚不?”
王顺赶忙说道:
“我也是寻思再盖一个,就这一个大棚咋也是有点少。”
二大爷王大梁紧跟着说道:
“一冬天都闲着没啥事儿,我也有加盖的想法。”
只有木雪离想了想说道:
“我得回去问问我爹,他要是想盖的话我反正是不反对。”
王安最后点点头,总结性的说道:
“行啊,你们自己看,想盖几个就盖几个,反正我就负责就帮你们把菜卖掉。”
王大梁突然问王安道:
“小安呐,你说一家人得盖几个大棚最合适啊?就是说能保证菜长得好,完了一家人还能忙的过来那种,我咋总角着两个大棚好像也不忒够用呢?”
王安想了想前世那些盖大棚的人家,说道:
“咱们这种规模的大棚,三个的话差不多才是1亩地,我脚着要是两口子种的话,3个正好,再整多了就得雇人干活了。”
王大梁点点头,很是认可的说道:
“嗯呢,我也角着两口子经管3个大棚正好,总共一亩来地,这一冬闲不着,但应该也累不到哪里去。”
于是乎,一众亲戚又纷纷改口,说是想再盖两个大棚,大大爷王大树更是说要再盖4个大棚.....
......
就这样,众人又议论了好一阵,这才纷纷起身回家,说是要回家先把出完油菜的那块地种上,不然耽误一天就得少挣一天的钱。
不得不说,因为见着回头钱的原因,一个个的对盖大棚和种大棚这事儿,那绝对是干劲十足,嗷嗷生猛。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既稳当又挣钱的营生,大家那是非常珍惜且认干的。
王安告诉木雪离和王利,明天开始要进山打猎去,主要是打野猪,一会儿回家把该准备的兔套子和夹子啥的都准备好,但是也别准备太多了,毕竟下套子和夹子也是很耽误时间的。
这俩人一听,纷纷眼前一亮,连忙答应了下来。
这俩人走后,黄忠才满脸殷切的说道:
“大哥,明天进山也带上我呗,我现在的枪法也正经中呢。”
王安拍了拍黄忠的肩膀,说道:
“行啊,想去就跟着去呗,我也看看你这枪法练的咋样了,对了,一会儿我就教你咋做兔套子和夹子。”
黄忠一听,很是激动的说道:
“哎,好嘞大哥。”
黄鹂和黄忠姐弟俩,是在正月初三那天回来的,这姐俩满打满算也只在家呆了3天4宿。
只是从他们的说话就能听的出来,这姐俩在王安家过惯了这种优渥的生活,回他们自己家后还是很不习惯的。
有道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古人诚不欺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