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作精靠嘴炮暴富 第24章:敌人的新招

陆北辰送来的票证,如同久旱后的甘霖,让沈家湾合作社暂时喘过气来。沈建国握着全国粮票和糖票,第一次挺直腰板走进供销社,买回了平价优质的面粉和红糖。数量虽然有限,却足以维持福糕的稳定供应,守住了农机厂这个基本盘。

合作社的主力,此刻正全力扑向沈一诺规划的新方向——全面开发红薯和杂粮产品。

李秀娟带领生产组将红薯蜜糕的制作流程标准化,确保每批成品都金黄细腻、甜软适中。沈一诺则指导改进了五香杂粮饼的配方,添了芝麻和花生碎,让口感更丰富香酥。

被正式任命为“销售主管“的沈红梅,肩负起开拓市场的重任。她挎着新品,不再局限于公社集市,而是主动出击,走访周边供销社、代销点,甚至找上规模稍大的村办企业。她学着沈一诺的路数,强调这是“集体副业产品“、“支援农业生产“,还大方提供试吃。

起步并不顺利,多数地方持观望态度。但沈红梅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韧劲,加上产品确实能打——尤其是咸香酥脆、便于携带的杂粮饼,很快赢得了几个需要外出作业的生产队和运输队的青睐,拿到了首批小额订单。红薯蜜糕也凭借独特口感和亲民价格,慢慢打开销路,成为庄户人家给孩子解馋、走亲访友的实惠选择。

这些新订单的单笔利润虽远不及农机厂,意义却非同小可。这意味着合作社终于摆脱了单一客户依赖,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销售网络,把根须扎进了更广阔的农村市场。现金开始从多个渠道细水长流地汇入,虽然零碎,却源源不断。

弹幕目睹这番转变,纷纷点赞:

“转型阵痛期过了,终于走上正轨!“

“红梅姐成长速度惊人,都能独当一面了!“

“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初见成效!“

“这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王金花看着账本上汇总可观的收入,脸上露出久违的踏实笑容。她第一次真切体会到孙女的远见——守着福糕这个“金饭碗“固然好,但能端稳红薯杂粮这些“泥饭碗“,才是真正的立身之本。她对沈一诺的信赖,至此达到了全新高度。

然而,就在合作社沿着新战略高歌猛进之时,暗处的对手并未沉睡。

马老三很快发现,沈家湾合作社非但没有在原料封锁下崩溃,反而活得更加滋润,甚至推出的红薯糕、杂粮饼还蚕食了他的低端市场。这让他既惊且怒。

他背后的“为民食品厂“也对这个小合作社产生了更大兴趣。一个村级作坊,凭什么能顶住打压?原料从何而来?这些新产品思路又是谁的手笔?

马老三决定再度出手。这次他放弃了散布谣言的低级手段,转而使出更阴险难防的招数——挖角与渠道封锁。

通过中间人,他悄悄联系上合作社里家境困难的孙婶和另外两个对工钱略有微词的妇人。

“在沈家干,一天能挣几个钱?“马老三的人叼着烟,抛出诱饵,“来我们这儿,工钱多加三成!活儿更轻省!就做点简单糕点,怎么样?“

孙婶起初严词拒绝,念着沈家在她困难时给予的机会。可当对方将实实在在、高出近半的现金拍在她面前时,她动摇了。孩子要读书,老人要看病,哪一样不要钱?

与此同时,沈红梅在外开拓市场时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原本谈妥的几个代销点突然态度暧昧,有的直言“上面打了招呼,不能再进你们的货“,有的开始挑剔产品、拼命压价。

一张由马老三多年经营编织的关系网悄然收紧,试图将沈家湾的新产品排斥在主流渠道之外。

弹幕立刻警觉:

“卧槽!釜底抽薪加渠道封锁!“

“马老三这招太狠了,直击命门!“

“孙婶要是被挖走,技术和人心都会受影响!“

“商业竞争的獠牙露出来了!“

最先察觉异常的是李秀娟。她发现孙婶这几天心神不宁,时常对着原料发呆,问起来总是支支吾吾。沈红梅碰壁的消息传回,更让合作社蒙上一层阴霾。

“肯定是马老三搞的鬼!“沈红梅气得直跳脚,“我去找孙婶问个明白!“

“姐,别急。“沈一诺拉住她,眼神冷静得可怕。她早料到马老三不会善罢甘休,只是没想到对方的反击如此精准狠辣,直指人才和渠道这两个核心。

“现在去问,只会让孙婶难堪,把她更快推向对面。“沈一诺分析道,“人心都是肉长的,谁都想要更好的生活。马老三肯出高价,这是他的优势。“

“那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看着人被挖走?市场被堵死?“王金花也急了。

沈一诺沉思片刻,眼中闪过决断:“他能给钱,我们也能!而且我们要给得更聪明,更要留住人心!“

她立即召集家庭会议,提出一个大胆方案:

在合作社内部试行“员工持股“!

“从今天起,孙婶、根生婶和另外两位表现最好的婶子,列为'核心技工'。“沈一诺解释道,“除了正常工钱,年底还会从纯利润中抽取一小部分给她们分红!干得越好,合作社效益越高,分得越多!“

这个想法再次突破了王金花的认知:“还要分钱?这......这怎么行?“

“奶,这不是分钱,是'绑心'!“沈一诺耐心解释,“要让她们觉得合作社不只是东家,更是她们自己的事业!只有这样才能抵挡高工钱的诱惑!否则今天走一个孙婶,明天就可能走李婶、张婶!我们的技术和人心就散了!“

沈建国默默抽着烟,良久点头:“一诺说得对。光靠情分,留不住人,也留不住心。“

李秀娟也轻声附和:“孙婶她们......确实不容易。“

王金花看着坚定的孙女,想想马老三的威胁,最终咬牙:“行!就照你说的办!这钱,奶出了!“为了保住合作社这只会下金蛋的母鸡,她愿意再割一块肉。

与此同时,针对渠道封锁,沈一诺也做出了部署。

“姐,马老三能封锁代销点,但封不住最基层的社员和工人!你直接带着产品去生产队的田间地头,去厂矿家属区门口摆摊!价格可以更灵活,搞'买五送一'!我们绕过中间渠道,直面消费者!“

“对!我就不信他马老三的手能伸到每个工人农民的炕头上!“沈红梅重燃斗志。

一场关于人才与渠道的保卫战悄然打响。沈一诺用超越时代的“股权激励“理念对抗赤裸的金钱挖角,用最原始的“下沉市场“策略冲击传统渠道壁垒。

合作社这艘刚刚调整航向的小船,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场商业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