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总督府的另一间会议室里,气氛却与昨日的肃杀截然不同。
这里没有杀气腾腾的将军,没有冰冷的军事地图。
取而代之的,是一群穿着朴素长衫或西式工装,神情或激动,或忐忑,或好奇的男男女女。
他们是共和国最顶尖的工程师、学者、工匠,以及一部分从欧罗巴大陆被“请”来的技术人才。
当沐瑶一身素雅的黑色长裙,走进会议室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恭敬地起身行礼。
眼前的女子,没有了昨日演讲台上的神魔之威,也没有了面对将领时的帝王之势。她面带微笑,眼神温和,像一位即将授课的女教师。
“都坐吧。”她声音柔和地说道,径直走到了主位前的一块巨大黑板旁。
众人依言坐下,目光紧紧地跟随着她。
“昨日,我与诸位将军,谈的是战争。”沐瑶拿起一根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战争”二字,然后又决然地将其划掉。
“今日,我想与诸位先生、女士,谈一谈未来。”
她在“战争”的废墟之上,写下了两个更大的字——“工业”。
“我们用飞机轰炸了敌人的粮仓,用大炮摧毁了敌人的防线。这证明了什么?”她环视众人,提问道。
“证明了……我们的武器更先进。”一名从欧罗巴来的机械工程师,用有些生硬的炎黄语回答道。
“说对了一半。”沐瑶颔首,随即话锋一转,“但武器,不会从地里长出来。飞机,需要燃油,需要保养,需要能驾驭它的飞行员。大炮,需要炮弹,需要钢铁,需要能精准计算弹道的炮手。”
“所以,一场战争的胜利,表面上看,是武器的胜利。但其根本,是支撑武器生产、迭代、以及使用的,一整套工业体系与人才体系的胜利。”
她的声音清晰而又富有逻辑,让在场这些醉心于技术的“专业人士”们,听得如痴如醉。
“我们暂时领先了。但我们的敌人,陈庆之,他不是蠢货。他此刻,一定也在想方设法地,追赶我们。而我们,绝不能停下脚步。”
“所以,我决定,”沐瑶在黑板上,画下一个巨大的圆圈,将整个海州,乃至周边的数个郡县都圈了进去,“在此地,成立‘海州工业特区’!”
“在这里,我将给予你们前所未有的权力与资源。我只有一个要求——”
她的目光陡然变得锐利,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重重一点。
“用最快的速度,将我们的工业水平,再往前推整整一个时代!”
她没有给众人消化这震撼消息的时间,便紧接着宣布了三个核心项目。
“第一,成立‘炎黄共和国第一飞机制造厂’!我要在一个月内,看到厂房拔地而起。半年内,我要看到我们自己生产的‘开拓者’系列战斗机,能像下饺子一样,从生产线上下来!”
“第二,成立一个绝密的研发项目,代号——‘盘古’!”她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神秘的诱惑,“它的目标,是创造一种全新的陆战兵器。它将拥有钢铁的护甲,无坚不摧的火炮,以及能碾过一切崎岖地形的,钢铁履带。我将它命名为——坦克!它将是未来的,陆战之王!”
“第三,”沐瑶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真正意义上的,温和的笑容,“我们将同时创办两所全新的学院。”
她在黑板上,一笔一划,郑重地写下:
【炎黄共和国第一航空学校】
【炎黄共和国装甲兵指挥学院】
“武器,终究是死物。而驾驭它们,并将它们的威力发挥到极致的,是人。”沐瑶放下粉笔,目光扫过在场所有人,“我将亲自担任这两所学院的名誉校长。我需要的,不仅仅是能操作机器的工匠,更是能理解机器,改进机器,并为我们培养出千千万万个技术人才的,未来的大师。”
一番话,彻底点燃了会议室。
如果说将军们追求的是战功与荣耀,那么眼前这群技术宅们,毕生所求的,便是一个能让他们尽情施展才华,将脑中那些疯狂构想变为现实的舞台。
而现在,他们的女总统,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前所未见,无比宏伟的,梦想舞台。
“我等,愿为总统一死!为共和国效死!”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学者,激动得老泪纵横,竟不顾身份,起身便要下跪。
“先生,使不得。”沐瑶快步上前,亲自扶住了他,“我需要的,不是你们的死。而是你们的智慧,你们的双手,以及你们那足以改变世界的,伟大的头脑。”
她看着众人那一张张因为激动而涨红的脸,心中一片平静。
她知道,新的发动机,已经开始轰鸣。
……
一个月后,海州东郊。
原本的荒滩之上,一座座巨大的厂房拔地而起,高耸的烟囱直插云霄。而在厂区不远处,两座崭新的学院,也已初具雏形。
沐瑶脱下了长裙,换上了一身干练的工装,亲自来到了航空学校的施工现场。
她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像一个普通的监工一样,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上穿行。
“哎,我说老吴头,你这根龙骨尺寸不对啊!图纸上标的是三尺二寸一,你这怎么多了半分?”一个年轻监工的大嗓门,吸引了沐瑶的注意。
被叫做“老吴头”的,是一个年过六旬,满手老茧的木匠。他是从京城请来的,曾是皇家造船厂的首席工匠,一手榫卯绝活出神入化。
“半分?”吴老头吹胡子瞪眼,拿起尺子比了比,老脸一红,“嘿,还真是!人老了,眼花了。”
“这可不是眼花的事儿!”年轻监工不依不饶,“总统大人说了,这飞机的每一个零件,都得跟图纸分毫不差!差一丝一毫,飞上天那是要出人命的!”
沐瑶微笑着走了过去。
“小李,别这么大声。”她开口道。
那年轻监工回头一看,见是沐瑶,吓得差点把手里的图纸扔了,连忙立正行礼:“总……总统大人!”
吴老头也慌了神,跟着就要下跪。
“都别拘礼。”沐瑶摆了摆手,亲自扶起吴老头,然后拿起那根尺寸不对的龙骨,仔细端详着。
“吴先生,我记得您是负责建造船身的。这木材,为何要用榫卯结构,而不是直接用铁钉固定?”沐瑶和声问道。
吴老头见她态度温和,胆子也大了些,挺起胸膛,自豪地说道:“回总统大人,这您就不懂了。船在海上,要受风浪颠簸,船身需要有韧性。铁钉是死劲,榫卯是活扣,能随着船身一起形变,这才不容易散架。”
“说得好。”沐瑶赞许地点了点头,然后又指着一旁一架已经组装好的机翼骨架,问道:“那您觉得,这飞机的翅膀,和船身,哪个需要的韧性更大?”
吴老头一愣,想了想道:“那自然是飞机。它在天上飞,那风力,可比海上的浪头大多了。”
“那不就对了。”沐瑶笑了,“飞机在空中,会遇到各种气流,机身和机翼,都需要极强的韧性来缓冲。所以,我们才要请您这样的榫卯大师,来为我们打造飞机的‘骨骼’。”
她将那根龙骨递还给吴老头,声音变得郑重:“吴先生,您手中的每一根木料,都关系到我们飞行员的性命,关系到共和国的未来。您说,这半分的误差,要不要紧?”
吴老头捧着那根木料,只觉得重如千斤。他看着眼前这位耐心教导自己的女总统,再想想图纸上那神乎其技的“铁鸟”,一股前所未有的使命感与敬畏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他猛地将那根废料往地上一扔,对着沐瑶深深一揖:“总统大人教训的是!老朽知错了!从今日起,经我老吴头手的每一个零件,若有半分差池,您摘了我的脑袋!”
沐瑶满意地笑了。她知道,她要的,不仅仅是工匠,更是一颗颗融入了“责任”与“敬畏”的,匠心。
……
夜,深了。
海州港一处戒备森严的秘密仓库内,灯火通明。
这里,便是“盘古”项目的秘密研发基地。
此刻,十几个顶尖的工程师,正围着一个巨大的泥塑模型,愁眉不展。
那模型,有着一个扁平的底盘,一个可以旋转的炮塔,以及一根粗长的炮管。这正是沐瑶亲手画出的,“坦克”的草图。
“不行,还是不行。”团队的负责人,一个名叫卡尔的德意志工程师,烦躁地抓着自己的头发,“发动机的功率不够!按照总统阁下的要求,这台钢铁怪兽要重达三十吨,我们现有的蒸汽机,根本带不动它!就算勉强能动,速度也比乌龟快不了多少!”
“还有这个……‘履带’。”另一个炎黄工程师指着模型两侧那奇特的链条结构,满脸困惑,“这个设计确实巧妙,理论上可以适应各种地形。但如何驱动它?如何保证它在高速转动中不脱落?这都是我们从未遇到过的难题。”
整个团队,陷入了瓶颈。
就在此时,仓库的大门被推开,沐瑶走了进来。
“遇到麻烦了?”她看了一眼众人脸上的表情,便猜到了七八分。
“总统阁下!”卡尔像看到了救星,连忙迎了上去,将困难一一说明。
沐瑶耐心地听完,走到那泥塑模型前。
她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拿起一支笔,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发动机结构图。
“先生们,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用蒸汽机呢?”她问道,“蒸汽机需要锅炉,需要大量的煤和水,它笨重,且效率低下。我们为何不换一种思路?”
她指着图纸上那由活塞、连杆、曲轴组成的精密结构,解释道:“想象一下,在一个密闭的气缸里,我们让燃油瞬间爆炸,产生巨大的推力,去推动活塞。我们用无数次这样可控的‘爆炸’,来代替持续而温和的蒸汽。这样的动力,会不会更强大,更高效?”
内燃机!
卡尔的眼睛瞬间亮了!他作为欧罗巴最顶尖的机械工程师,也曾有过类似模糊的构想,但从未像沐瑶这样,清晰、完整地,将整个核心原理与结构,呈现在他面前!
这……这简直是神谕!
“至于履带……”沐瑶又画了一个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传动结构图,“我们只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动力如何均匀地,传递到每一节履带上。”
她提出的方案,再次让所有工程师茅塞顿开。
沐瑶并没有给出完整的坦克设计图。她只是像一个高明的棋手,在最关键的位置,落下了一枚决定胜负的棋子。
她要的,不是一群只会照本宣科的工匠,而是一群能举一反三,拥有独立研发能力的,真正的科学家。
“总统阁下,您……您简直是……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化身!”卡尔激动得语无伦次,看着沐瑶的眼神,充满了宗教般的狂热。
沐瑶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她知道,“盘古”这头开天辟地的巨兽,苏醒的日子,不远了。
……
又是半年过去。
海州的变化,日新月异。
第一飞机制造厂已经全面投产,一架架崭新的“开拓者-II”型战斗机,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送往航空学校。
航空学校和装甲兵指挥学院,也迎来了第一批学员。他们是从全军中选**的,最优秀、最忠诚的战士。沐瑶亲自为他们编写教材,从基础的物理、数学,到高等的空气动力学、机械原理,她将另一个世界的知识,毫无保留地,灌输给这些如饥似渴的年轻人。
她时常会亲自去课堂上,为学员们授课。她讲课时,从不照本宣科,而是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总能将最枯燥的理论,讲得生动有趣。学员们敬爱她,甚至超过了崇拜。在他们心中,这位女总统,是无所不知的导师,是带领他们拥抱新时代的,引路人。
而南方的战事,也如沐瑶所预料的那般,波澜不惊。
郭勋奇的五十万大军,与陈庆之的革命军,在淮水两岸对峙着,小规模的摩擦不断,却始终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役。双方都像是在遵守某种默契,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姚青的南征军,则势如破竹。在绝对的海上优势面前,南洋诸国那些老旧的风帆战舰和海防炮台,不堪一击。短短数月,大片的橡胶林和数个储量惊人的油田,便被纳入了共和国的版图。满载着战略资源的船队,源源不断地驶向海州港,为这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注入着生命之血。
唯有庞万里率领的二十万北伐军,在绕道西北之后,便如同石沉大海,再无音讯。
沐瑶知道,这是计划的一部分。庞万里正在那片广袤的草原上,用最残酷的方式,上演着她为他编写的剧本。
这天深夜,沐瑶处理完学院的事务,独自一人回到了总督府。
她有些疲惫,高强度的工作,让她几乎没有片刻的休息。但看着窗外那片比一年前明亮了数倍的“星河”,她的心中,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的满足感。
这是创造的喜悦。
与战争带来的,纯粹的毁灭**,截然不同。
就在此时,一名情报官送来了一份加密电报。
沐瑶拆开电报,目光飞速扫过。
电报来自欧罗巴,发信人是伊丽莎白。
内容很简单:
【女王陛下,遵照您的指示,第一艘‘航空母舰’,已于昨日,秘密下水。】
航空母舰。
这四个字,让沐瑶的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厉芒。
那是她为这个世界,准备的,真正的“灭世天火”。
她走到窗边,遥望着北方那片沉沉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