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快收手吧!校规真写不下了 第78章 土木工程的绝唱!

台下所有人都震惊了。

这架势,知道的是重建实验楼,不知道的还以为今天就要建传国玉玺博物馆了呢。

随着何书记的命令下达。

整个西海市炸锅了。

无数公司以及个人,只要是做跟工程有关的,都接到了相关短信。

一场足以载入城市史册的震撼画面,在西海市的大街小巷、交通干道上演。

最先动起来的是市城建委。

主任亲自坐镇指挥中心,对着麦克风嘶吼,调集全市排名前十的施工企业老总的电话被打爆。

“所有在建项目,除民生保障外,机械、人员优先供给西海大学重建任务!这是死命令!”

一时间,遍布全市的各处工地上,经验最丰富的项目经理、技术骨干被火速召回。

塔吊操作手、挖掘机师傅、钢筋工、木工、混凝土班组...

成千上万的建筑工人放下手头的工作,迅速集结。

国资委和工商局的联合指令下,各大建材企业的仓库大门洞开。

交通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通往西海大学的各条干道被标记为最高优先级的绿色通道。

所有红绿灯智能调控,交警全员上岗,在关键路口手动指挥。

紧接着,大地开始震颤,一支由钢铁巨兽组成的洪流,席卷了通往校园的道路。

重型挖掘机、混凝土搅拌车罐体飞旋、泵车、起重机、满载钢筋的重型卡车,以及一眼望不到头的渣土车。

它们引擎咆哮,汇成一股无可阻挡的钢铁激流,向着西海市进发。

不少西海市本地租赁公司和个人在接到短信后,纷纷前来应援。

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是挖掘机,搅拌车,渣土车等等...

所有车辆自发的融入到大部队一同前往西海大学。

西海大学这边,校长正在临时办公室内,对着空白的记事本发愁,材料、人手、审批....

千头万绪不知从何理起。

就在这时,助理连门都忘了敲:“校...校长!外面...外面来了好多车!是隔壁电子厂的董...董事长亲自带队,带着几十台挖掘机、起重机,还有看不到头的工程车和物资车,把校门口那条路都堵严实了!”

校长猛地站起身,以为自己听错了:“隔壁厂董事长?他竟然来了?”

“说是来帮我们重建实验楼的!董事长人已经到楼下了!”

校长几乎是冲出去的。

刚到楼下,就看到电子厂的董事长正指挥着车队有序进入校园。

那阵仗,俨然一副要立刻开工的架势。

见到校长,董事长快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校长!听说咱们实验楼出了事,我第一时间就把厂里所有能调动的工程力量和储备建材都拉过来了!您别跟我客气,需要什么尽管开口,人、设备、材料,要多少有多少,全部无偿支援!”

校长激动的说话都有点结巴:“这...这怎么好意思,这太让你破费了...”

“破费什么!”董事长用力晃着校长的手,语气真挚:“西海大学是我们邻居,邻居有难,自然要出手帮忙!”

校长心情大好,真是瞌睡了来枕头。

看着后面那一大排的车队和材料,可以看得出董事长是真的给力。

可就在这时。

助理又像一阵风似的跑了过来:“校长!又…又来了!市文物局的车队!王教授带着他们的古建修复工程技术队过来了。”

校长和董事长同时转头。

只见一支挂着文物局牌照的车队沉稳驶入。

王教授亲自带队,笑呵呵的开口道:“校长好,我们局长发话了,文物局所有的工具和人手都在这,全权由你们来调遣。”

“好!好!谢谢!太感谢了!你们这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校长连说了两个好字,心情快要飞上天了。

然而这还没完。

地面忽然传来一阵低沉而持续的轰鸣,仿佛有千军万马正在逼近。

远处天空,隐隐有尘头扬起。

助理第三次狂奔而来,这次他几乎是喊着,声音带着震惊:“校长!您快看!看外面!...天呐!!一眼望不到头!”

校长、董事长、王教授以及所有在场的人齐齐冲向窗边或门口。

眼前的一幕,让所有人终生难忘

只见通往西海大学的每一条道路上,都汇成了一条钢铁洪流!

成百上千辆重型挖掘机、起重机、混凝土搅拌车、泵车、满载钢筋水泥的巨型卡车。

如同接受检阅的钢铁巨兽,引擎咆哮着,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头地向着校园开来!

车队上空,交巡警的摩托车闪烁着警灯,为这支庞大的队伍开路引导。

更远处,还有无数挂着不同公司标志、甚至是个体户的挖掘机、装载机,正从四面八方不断汇入这支大军!

整个西海大学,仿佛瞬间变成了一个超级工地的心脏。

而无数钢铁血脉,正从城市的四面八方,汹涌澎湃地汇聚而来!

校长呆呆地看着这一切,整个人都傻了。

他从未想象过,重建一座实验楼,竟能牵动整座城市的脉搏,演变成一场波澜壮阔的钢铁集结。

可他明白,这不是因为西海大学,更不是因为他。

而是因为一个学生。

林远!!

难以置信,一个学生,竟然能调动如此大的能量。

最关键的是,林远他自己都不知道。

这就有点夸张了!!

城建局的负责人抵达现场后,立马接管了这里的一切统筹,校长甚至什么都不用做,在一旁看着就行。

“挖掘机队,上前!清理废墟!”

命令下达,上百台挖掘机轰然启动。

巨大的铲斗每一次起落都带走数吨的碎砖烂瓦。

渣土车如同时钟指针般循环往复,将废墟运离现场。

甚至还有交警进来专门指挥,保持车辆通畅。

原本需要几天,甚至一个星期的清理工作,愣是在如此高效的运作下,2个多小时就弄完了。

“钢筋班组,上!”

一声令下,成捆的最高标号钢筋被吊机精准投放到指定位置。

几百名等待的工人们,将一根根冰冷的钢筋牢固地绑扎在一起。

钢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蔓延,迅速勾勒出实验楼熟悉的轮廓骨架。

毫不夸张点的讲,人多到差点没地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