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05章
崇祯十一年五月。
中京大定府。
这座昔日辽国的南京、金国的中都,如今已是大宋的最北端的军事重镇,亦是此次北伐大军的集结地与出发点。
城外,数十座连绵的营盘,如同一片钢铁的森林,铺满了苍黄的平原。
营内,旌旗如林,刀枪如麦,二十万大军的肃杀之气,直冲云霄,连早春的寒风,似乎都变得凌厉了三分。
中军大帐之内,气氛却有些压抑。
征北大元帅,靖边侯岳飞,正身着一身玄色铁甲,端坐于帅案之后。
他的面前,铺着一张巨大的北方堪舆图,图上,一条殷红的朱砂线,自大定府,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直指遥远的上京会宁府。
这是皇帝陛下的战略,是枢密院的军令中路军,利剑穿心,长驱直入,一击致命。
帅案之下,一众将领环立,个个盔明甲亮,神情亢奋。
“元帅!”性如烈火的先锋大将杨再兴,第一个按捺不住,上前一步,抱拳请命,“大军集结已毕,粮草军械无一不备!将士们早就磨穿了刀鞘,只等您一声令下,末将愿为前驱,三日之内,必破喜峰口,为大军叩开北上之门!”
“是啊,元帅!”宿将王贵亦是附和,“官家旨意明确,要我等速战速行,直捣黄龙,如今万事俱备,我等还在等什么?再等下去,金人怕是都要反应过来了!”
帐内,请战之声,此起彼伏。
“元帅,下令吧!”
“末将愿立军令状!”
这些跟随他多年的袍泽,一个个如同渴望猎食的猛虎,眼中闪烁着对战争与功勋的渴望。
然而,面对着这几乎要沸腾的战意,岳飞的脸上,却无半点波澜。他只是低着头,用手指,在那张堪舆图上,缓缓地摩挲着,一遍,又一遍。
他摩挲的,并非那条直指上京的红线,而是红线两侧,那些密密麻麻、代表着村庄、堡寨、山川、河流的微小标记。
“不急。”
良久,岳飞才抬起头,缓缓吐出两个字。
“不急?”杨再兴一愣,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元帅,这......”
“本帅知道,尔等都想早日杀敌,建功立业,也知道,陛下的旨意,是要我们‘快’。”
岳飞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堪舆图前,手指在图上重重一点。
“但,你们想过没有?二十万大军,不是二十万只鸟,可以说飞就飞,我们面对的,也不是一群待宰的羔羊,而是一个立国数十载,根基尚存的王朝。”
“陛下的方略,是利剑穿心,但一把剑,若想刺得够深,够准,够致命,那握剑的手,就必须先做到,稳!”
岳飞继续道:“我军自大定府北上,至上京会宁府,路途两千里,这千里之间,有山、有河、有城、有堡。枢密院的方略,是让我们绕开坚城,直取核心,但,人,可以绕过去,人心,能绕过去吗?”
他指向地图上,那些被朱砂线绕开的州县。
“这些地方,驻有多少金军?藏有多少粮草?当地的汉人、契丹人,是何态度?他们是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还是会因为恐惧,闭门自保,甚至助纣为虐?”
“这些,我们都不知道。”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对金国朝堂的了解,仅限于锦衣卫送来的那几份密报,但对于金国的地方,对于其民心、军心之向背,我们,几乎一无所知。”
“若我等真的如一柄无脑的利剑,一头扎进去,前方受阻,后路被抄,陷入重围,到那时,又当如何?将二十万将士的性命,寄希望于金人的内斗和百姓的自觉之上吗?”
“这是赌博,不是战争!”
岳飞的一席话,如同一盆冰水,浇在了众将火热的头顶上。
方才还喧嚣不已的大帐,瞬间鸦雀无声。
他们想起了数年前的那次北伐,从锦州到上京,岳家军急行军四百里,但期间遇到困难,多如牛毛。
深入敌境,太难!
当时岳家军仅一万人马急行军四百里,就那般不易。
如今二十万大军,要深入两千里的金国上京会宁府,其难度可想而知!
大宋将领只看到了直捣黄龙的荣耀,却忽略了这千里征途上,潜藏的无数凶险。
但只有岳元帅,看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