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杀证道,我杀心强亿点怎么了! 第一卷 第29章 曲阜城外,楚珩的下马威

这一系列的举措,无异于,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颗巨石。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楚珩,这是要,另立山头,割据一方了!

消息传到京师,崇祯皇帝,龙颜大怒。

他下旨,斥责楚珩为“国贼”,并号令天下兵马,共讨之。

然而,圣旨发出之后,应者,寥寥。

大明朝廷,早已是风雨飘摇,自顾不暇。

各地的总兵、巡抚,都在忙着,应付流寇,或是,保存实力。

谁又有闲心,去管一个,远在北疆的,新崛起的军阀?

更何况,这个军阀,还是个能正面硬撼八旗铁骑的,狠角色。

于是,这道讨伐的圣旨,最终,成了一纸空文。

而楚珩,则趁着这个难得的,权力真空期,开始了他,东进的计划。

……

崇祯十五年,春。

一支近三千人的精锐部队,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怀庆府。

他们的目标,是山东。

是那片,被誉为“圣人故里”的,齐鲁大地。

领军的,正是楚珩。

他亲率背嵬营、白杆兵,以及一百零八名燕云铁骑,兵出太行,如同一把尖刀,直插山东的腹地。

之所以选择山东,楚珩有着自己的,深思熟虑。

其一,山东,地理位置重要,南接江淮,北邻京畿,又东临大海。

夺取山东,不仅可以获得一个稳固的后方基地,更能,为他日后打造水师,逐鹿海洋,打下基础。

其二,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孔孟之乡。

在这里,有一个,传承了近两千年,拥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庞大世家——孔府。

楚珩知道,想要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他就必须,得到孔府的,认可,或者说,降服。

只有这样,他才能,名正言顺的,获得统治这片土地的,“合法性”。

这,是一场,比任何战争,都更加凶险的,博弈。

……

曲阜,孔府。

这座传承了千年的府邸,此刻,正笼罩在一片,凝重的气氛之中。

大堂之内,当代衍圣公,孔胤植,正襟危坐。

他的面前,站着十几个,孔氏家族的,核心成员。

“都说说吧。”

孔胤植的声音,苍老而又沙哑。

“那个叫楚珩的,已经拿下了东昌府,兵锋直指我兖州。我等,该当如何?”

堂下,一片沉默。

一个年轻人,忍不住开口。

“父亲,那楚珩不过一介武夫,乱臣贼子罢了!我孔家,乃圣人之后,世代受皇恩,岂能,与此等贼寇为伍!”

“依孩儿看,我们应当立刻,组织乡勇,联络各地官府,共讨此贼!以彰我孔家,忠君爱国之名!”

说话的,是孔胤植的长子,孔兴燮。

他自幼饱读诗书,满脑子,都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伦理。

然而,他的话,却引来了一声,不屑的冷哼。

“兴燮侄儿,此言差矣。”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缓缓开口。

他是孔氏的族老,孔尚任。

“如今,大明气数已尽,天下将乱。我孔家,想要在这乱世之中,保全香火,延续传承,就不能,再拘泥于,那所谓的,君臣大义了。”

“想当年,蒙元入主中原,我孔家,不也一样,俯首称臣?可曾耽误了,我孔家,半分的富贵?”

“依老夫看,那楚珩,虽然出身草莽,但观其行事,颇有章法,未必,不是一代雄主。”

“我等,不妨,先派人与之接触,探探他的口风。若是,他肯尊我孔家,敬我圣人,那我们,便奉他为主,又有何妨?”

“你……你这是,乱臣贼子之言!”

孔兴燮气的脸色涨红。

“我孔家,怎能,与那反贼为伍!”

“够了!”

孔胤植猛的一拍桌子,打断了两人的争吵。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眼中,充满了疲惫和挣扎。

他知道,孔家,又一次,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

“传我将令。”

“备一份厚礼。”

“老夫,要亲自,去会一会,这位,平贼将军。”

兖州府,曲阜城外。

三千黑甲精兵,列阵于旷野之上,如同一片沉默的,钢铁森林。

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在军阵的最前方,一面巨大的“楚”字帅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楚珩一身戎装,骑在一匹神骏的黑色战马之上,遥望着不远处,那座古老而又庄严的城池。

曲阜。

这座传承了千年的圣人之城,终于,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他知道,城里,有一群人,正在等待着他。

他们,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无冕之王。

他们的决定,将直接影响到,他能否,顺利的,将山东,纳入自己的版图。

“将军。”

赵康策马来到他的身边,脸上,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兴奋。

“探子回报,曲阜城内,并未组织任何抵抗。”

“城门大开,衍圣公孔胤植,正带着孔氏族人,在城外十里长亭,备下酒宴,等候将军大驾。”

楚珩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哦?”

“看来,这位衍圣公,是个聪明人。”

赵康点了点头。

“是啊!末将也没想到,这帮平日里眼高于顶的读书人,竟然会如此识时务。”

“将军,我们是否,现在就过去?”

楚珩却摇了摇头。

“不急。”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座城池,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酒,可以喝。”

“但,不能这么喝。”

“传我将令,全军原地休整。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许妄动。”

赵康愣住了。

他想不明白,将军为什么,要拒人于千里之外。

这岂不是,拂了孔家的面子?

但他没有多问。

服从命令,是他作为军人,唯一的天职。

……

十里长亭。

衍圣公孔胤植,穿着一身朝廷御赐的,一品仙鹤补服,正襟危坐。

他的身后,站着数十名孔氏的,核心族人。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紧张和不安。

亭子外面,是数百名孔府的家丁和乡勇,他们手持兵刃,列成一个松散的阵型,警惕的,望着远方。

长亭之内,早已备下了丰盛的酒宴。

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应有尽有。

然而,从清晨,一直等到日上三竿。

他们等待的客人,却迟迟没有出现。

亭子里的气氛,变得越来越,压抑。

“父亲,那楚珩,也太不把我们孔家,放在眼里了!”

孔兴燮终于忍不住,开口抱怨道。

“我们屈尊降贵,在此等候他半日,他竟然,避而不见!这分明是,在羞辱我等!”

孔尚任抚了抚花白的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兴燮,稍安勿躁。”

“这位楚将军,怕是,在给我们,下马威啊。”

孔胤植端起面前的酒杯,轻轻的,抿了一口。

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表情。

但那双浑浊的老眼中,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睿智和深沉。

“等。”

他只说了一个字。

……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

太阳,渐渐西沉。

晚霞,染红了天际。

亭子里的酒菜,早已凉透。

孔氏族人们的耐心,也几乎被消磨殆尽。

就连一向沉稳的孔尚任,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焦躁。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楚珩今天,不会来的时候。

一阵沉闷的,如同滚雷般的马蹄声,从远处,传了过来。

来了!

所有人的精神,都是一振!

只见地平线的尽头,出现了一道,黑色的闪电。

一百零八骑黑甲骑士,呈一个锥形阵,朝着长亭的方向,呼啸而来。

他们的速度,快得惊人。

他们的气势,如同出鞘的利刃,锋芒毕露。

为首一人,手持一杆黑色长槊,那双从恶鬼面具下露出的眼睛,冰冷,而又无情。

正是,燕云十八骑!

“轰!”

一百零八骑,在距离长亭不足十丈的地方,猛然勒住马缰。

一百零八匹战马,如同经过最精密的计算一般,同时人立而起,又同时重重的落下。

那整齐划一的动作,那震耳欲聋的声响,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了一股,发自灵魂的,战栗。

孔府的那些家丁和乡勇,更是被这股恐怖的气势,吓得脸色惨白,连连后退,手中的兵器,都快要握不住了。

长亭之内,孔胤植手中的酒杯,微微一晃。

他看着那一百零八名,如同魔神降世般的骑士,那双浑浊的老眼,骤然收缩。

他知道,这,才是楚珩真正的,下马威!

就在此时,那为首的骑士,缓缓的,举起了手中的长槊。

“我家将军有令。”

他的声音,冰冷,而又清晰。

“衍圣公,若想议事,便请独自一人,前来我军大营。”

“至于这酒宴……”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亭中那些早已凉透的酒菜,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弧度。

“还是留着,给你们自己,送行吧。”

说完,他不再多言,调转马头,带着身后的一百零七骑,绝尘而去。

来时,如风。

去时,如电。

只留下,长亭内外,一群,面面相觑,脸色,比锅底还黑的,孔氏族人。

和那,久久回荡在空中的,嚣张话语。

“狂妄!”

孔兴燮气的浑身发抖,一脚,踹翻了面前的酒案。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他一个反贼,竟敢如此,羞辱我圣人之后!”

“父亲!我们跟他拼了!”

然而,孔胤植却像是没有听到他的话一般。

他只是静静的,看着那一百零八骑,远去的背影,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凝重。

许久,他才缓缓的,站起身来。

“备车。”

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老夫,要去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