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火车列车员开始 第30章 机务段要贿赂林卫国?

();

周末过去,林卫国带着陈处长的交代,和技术科的老王一起坐上了处里安排去机务段的通勤车。

老王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师傅,头发花白,话不多,但眼神里透着精明。

“王师傅,这次去机务段,主要看什么?”林卫国主动搭话,递过去一根烟,并帮忙点上。

老王接过烟,吸了一口:“他们报了个东风型机车的维修方案,申请一批配件和经费。陈处让咱们去核实一下,看看是不是真有必要,有没有水分。”

林卫国点点头,心里有数了。

不过核查经费,这活儿容易得罪人。

到了机务段,接待他们的是机务段里设备科的一个副科长,姓孙,四十多岁,满脸堆笑,很是热情。

“王工,欢迎欢迎!一路辛苦!”孙科长握着老王的手使劲晃了晃,又对林卫国点点头,“这位就是林工吧?年轻有为啊!”

寒暄几句,孙科长就把林卫国他们带到了会议室,开始讲述维修方案。

老王听着,起初还偶尔在本子上记两笔,但最后不动声色的把笔一放,不再记录,显然维修方案很多不符合。

林卫国在一旁也认真听着,但听心术却锁定孙科长。

【……这两人,小林,小年轻,很多东西肯定不怎么懂,糊弄一下应该不难。这老王……估计也就是来走个过场,说点好话,塞点……应该也能搞定……】孙科长心声盘算着,但面上还是一脸的笑容。

讲述完,孙科长热情地邀请:“王工,林工,咱们去车间实地看看吧,眼见为实嘛!”

一行人来到机车检修车间。

巨大的车库里,几台东风型机车停在那里,工人们正在忙碌着。

孙科长指着一台拆开部分的机车,又开始滔滔不绝地说哪里哪里磨损,哪里哪里严重,必须更换。

林卫国没只听他说,而是目光仔细看向那些被指出的“问题”部件。

他穿越前虽然不是机械专业,但基本的工业常识还是有的,加上在铁路这段时间的耳濡目染,也能看出个大概。

有些部件确实有磨损,但还远没到孙科长说的必须更换的程度。

林卫国走到一个被标注为“急需更换”的齿轮箱旁边,蹲下身,用手指抹了一下接口处的油泥,放在鼻尖闻了闻。

“孙科长,这个齿轮箱,看油泥颜色和状态,上次大修保养应该不超过半年吧?磨损程度似乎也没到非换不可的地步啊?”林卫国站起身,语气平淡地问。

孙科长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解释道:“林工,你是不知道,这玩意儿看着还行,里面说不定已经有暗伤了!咱们铁路安全第一,可不能抱侥幸心理啊!”

【这小子,眼睛还挺毒!】孙科长心里骂了一句,脸上依旧笑着,“这样,王工,林工,也快中午了,咱们先去食堂吃饭,边吃边聊?我们段食堂的小炒肉可是一绝!”

老王看了林卫国一眼,没说话。

林卫国知道,这是要上“硬菜”了。他笑了笑:“孙科长,吃饭不着急。陈处长交代了,让我们务必把情况摸清楚。我看这台车其他部分也有些问题,不如我们再仔细看看?”

孙科长脸色微变,还想再劝。

林卫国却不再理他,转头对老王说:“王师傅,我看那边那台车好像也在检修,咱们过去看看对比一下?”

老王想了想,点点头:“行。”

两人撇下脸色难看的孙科长,走向另一台机车。

后面的孙科长只能紧跟上,但还在不停的解释着。

林卫国一边听孙科长废话,一边用听心术捕捉着周围几个老师傅的心声。

【孙扒皮又来了,这台车明明还能用两年,非说要换……】

【还不是想多报点经费,他们科好分点……】

【这小伙子看着挺认真,不知道顶不顶得住……】

心里有了底,林卫国在征得一个老工人同意后,拿起工具简单测量了几个关键部件的间隙。

随后向也蹲在一旁的老王,轻微的摇摇头。

老王心中一会,站起身,对孙科长道,“孙科,我们也看的差不多了,你刚不是说你们段小炒肉一绝吗?现在也到饭点了,我们一起去试一试?”

……

中午这顿饭,孙科长安排得很丰盛,小炒肉、红烧鱼,还有瓶不错的白酒。

他频频敬酒,话里话外暗示只要报告写得“漂亮”,后面少不了好处。

老王打着哈哈,应付着。

林卫国则以酒精过敏为由,只喝茶,吃菜,然后敷衍着。

吃完饭,回到招待所休息。

老王关上门,对林卫国说:“卫国,看出点什么了?”

“水分不小。”林卫国直接说,“至少三成以上的更换项目没必要,或者可以延迟。那个孙科长,心思没在车上。”

老王叹了口气:“机务段老孙,是出了名的会来事。这事有点难办。按实情报,得罪人。按他们的意思报,咱们回去没法跟陈处交代。”

林卫国沉默了一下,说:“王师傅,陈处让咱们来,就是信得过咱们。我觉得,还是得实话实说。至于得罪人……咱们干的就是这活儿,怕得罪人,就别端这碗饭。”

老王看了林卫国一眼,点点头:“行,你小子有股子劲头。那就按你说的办!下午咱们再把数据核对一遍,晚上就把报告初稿弄出来。”

下午,孙科长见林卫国两人一直油盐不进,脸色开始不好看了,陪同也就没了之前那么热情,一路沉着脸。

林卫国和老王也不在意,只是按着计划完成核查。

晚上,两人在招待所房间里埋头写报告。

林卫国主笔,把核查情况、存在问题、以及压缩经费的建议写得清清楚楚,数据翔实。

报告写完,老王看了一遍,点点头:“嗯,就这么报!”

第二天,两人把写好报告交给孙科长过目,让他有个知情。

孙科长看着报告,脸都绿了,但又挑不出什么毛病,只能强笑着送林卫国两人离开。

回局的车上,老王对林卫国说:“卫国,这次回去,老孙肯定得给咱们上眼药。你有个心理准备。”

林卫国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田野,语气平静:“我知道。但问心无愧就行。”

林卫国明白,水清则无鱼的道理。

但如果他真的想在三个月实习期过后,能保证的留在局运输处,就必须敢于把这趟水给搅了。

只能说孙科倒霉了,目前林卫国只想着回局了怎么想陈处长汇报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