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傻柱被当众放倒,在四合院激起的波澜比贾张氏被挨打还大。
连着好几天,院里都安静得让人有些不适应。
贾家没了声响,傻柱也开始消停,除了上下班和给秦淮茹带盒饭外,基本就闷在自己屋里,偶尔传出叮叮当当摆弄厨具的声音,眼神阴沉了许多。
这段时间林卫国则把全部精力放在了局运输处的工作上。
那份关于安全生产的建议稿他反复修改,结合自己跑车的见闻和后世的一些安全管理理念,写得颇为扎实。
周一上午,运输处召开处务会。
会议室里坐满了人,除了正处长要去局里开会外,运输处的陈副处长、几个科室的负责人和一些科员都到了,林卫国作为特别实习人员,也被列坐在了靠门的位置。
陈副处长主持会议,会议按流程开始进行,各科室汇报工作,讨论几个常规议题。
气氛有些沉闷,直到陈处长敲了敲桌子才停止。
“下面,让综合科的林卫国同志,谈一下他对落实局里安全生产通知的一些想法。”陈处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林卫国身上。
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向林卫国集中过来,有好奇,有审视,有意外。
林卫国也不怯场,直站起身,走到前面一块小黑板旁,拿起粉笔。
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直接切入主题。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好。我认为,落实安全生产,不能停留在发文件、喊口号上,关键要抓住‘人’和‘现场’两个核心。”林卫国边说,边在黑板上写下“人”和“现场”两个词。
“先说人。一线职工是安全的基础。但目前的安全培训,很多时候流于形式,老师讲得口干舌燥,下面听得昏昏欲睡。我建议,改变培训方式。”
“多用事故案例图片、示意图,甚至可以考虑找老工人现场说法,讲他们亲身经历的危险瞬间和处置经验。要让职工真正意识到,‘安全’两个字,不是写在纸上的,是系着命的!”
下面有人开始微微点头。
“其次是现场管理。”林卫国继续道,“我们现在很多安全检查,是‘通知式’检查,提前打招呼,下面做好准备,看到的往往不是真实情况。”停顿了一下,林卫国继续道,“我建议我们处可以不定期、不打招呼抽查机制,重点查偏远小站、查夜间作业、查关键环节。查到问题,不仅要罚,更要帮助整改,形成闭环。”
一个坐在陈处长旁边,面色严肃的中年人开口了,他是安全科的刘科长:“小林同志的想法不错。但不打招呼抽查,会不会干扰下面正常生产?引起基层反感?”
林卫国看向刘科长,不卑不亢:“刘科长好,我认为,安全的底线,不能因为怕引起反感就放松。我们可以规范抽查流程,明确抽查重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但该查的必须查,这才是对职工生命负责,也是对铁路事业负责。”
刘科长皱了皱眉,没再说话。
另一个生产计划科的负责人慢悠悠地说:“想法是好的,但做起来需要人手啊。我们处里就这么点人,天天往下跑,本职工作还干不干了?”
林卫国对此早有准备,不紧不慢接着道,“不一定非要处里同志天天跑。可以建立处、段联动机制,处里定标准、抓典型,段里负责常态化的巡查。我们处里定期组织交叉检查,既能发现问题,也能促进各段之间的交流。”
陈处长在主位上一直没说话,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听着,看着。
等林卫国讲完,坐回位置,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钟。
陈处长清了清嗓子:“林卫国同志的建议,有些地方确实值得探讨。比如这个不打招呼抽查,尺度需要把握好。”拿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陈处长接着道,“不过,他提出的问题确实存在,思路也有可取之处。老吴,你们综合科牵头,结合卫国同志的建议,拿一个细化方案出来,下次会再议。”
“好的,陈处。”吴建国连忙点头。
散会后,林卫国跟着吴科长往回走。
吴科长拍了拍他肩膀,低声道:“行啊卫国,胆子不小,刘科长和老王的话你都敢直接顶。”
“我只是就事论事,吴科长。”林卫国笑了笑。
“嗯,不过以后说话还是要稍微注意点方式,毕竟人家是领导。”吴科长提醒了一句,但语气里并没有太多责备。
回到综合科办公室,孙科员和赵科员看林卫国的眼神又有些不同了。
【这小子,是真敢说啊。】
【不过陈处好像还挺欣赏他的】
……
下午,林卫国被陈处长一个电话叫了过去。
“坐。”陈处长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今早会上表现不错,有冲劲。”
“谢谢处长。”
“别高兴太早。”陈处长话锋一转,“你的想法,触动了一些人的习惯。安全科老刘,计划科老王,都是老资格了。推行新东西,没那么容易。”
“我明白,处长。”
“明白就好。”陈处长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这里有个任务。局里要求对各段上报的年度运输计划进行初审,你跟着老吴一起做。这是个细致活,也是了解全局情况的好机会。好好干,别出纰漏。”
“是,保证完成任务!”林卫国接过文件,心里明白,这是陈处长对他的再次考验。
拿着文件回到综合科,林卫国接下来的几天,几乎泡在了文件堆里,核对数据,分析趋势,偶尔跟着吴科长去其他科室沟通协调。
他发现自己穿越带来的未来一些互联网接触的知识在处理这些繁琐信息时格外有用,效率甚至有时比许多老科员还高。
周五林卫国加班核对完最后一份报表,揉了揉发酸的眼睛,才开始下班回家。
走出机关大楼,夜风微凉,天气要开始冷了。
林卫国深吸一口气,紧紧了身上的衣服,随后大步往公交站走去。
回到四合院,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林卫国放轻脚步穿过中院,贾家和傻柱家都亮着灯。
就在他快要走到后院月亮门时,耳尖地听到旁边柴火堆后面传来极轻微的、压抑的啜泣声。
是秦淮茹。
林卫国脚步一顿,听心术下意识集中过去。
【……怎么办……粮票又快没了……婆婆的药也断了几天……柱子那边……也不好再开口了……都是他……都是他害的……】
林卫国皱了皱眉,不过没有停留,径直回了家。
秦淮茹的困境,他不同情。
路都是自己选的,贾家落到今天这地步,咎由自取。
他只是隐约觉得,被逼到绝境的秦淮茹,恐怕不会一直这么安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