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首席谋士 第29章 王瑾萱惊了:这方法,太绝了!

();

开元二十五年,秋八月二十八,酉时末。

夕阳把村头大槐树的影子拉得老长,晚风带着海边的潮气吹过,却吹不散乡邻们脸上的疑虑。刚才从集市回来的人,把刘万山的谣言传得沸沸扬扬,连原本围在木板前学识字的几个老人,都忍不住窃窃私语——“韩公子的盐真有问题?”“要是吃了生病可咋整?”

韩澈站在人群中,听着这些话,心里既窝火又冷静。窝火的是刘万山用这么下作的手段,冷静的是他知道现在辩解没用,得用事实打破谣言。他刚要开口,王瑾萱却先往前走了一步,清了清嗓子:“大家别听刘万山胡说!韩公子的盐我家也在用,比官盐还细,吃了这么久,从没出过事!”

乡邻们转头看她,眼神里的疑虑少了些——王瑾萱是县尉千金,她的话在乡邻心里有分量。可还是有人小声问:“王小姐,话是这么说,可万一……”

“没有万一。”韩澈接过话头,从布包里掏出一小包盐,倒进旁边的陶碗里,“这是我今天刚晒的盐,大家要是不放心,现在就可以拿回去试吃,要是吃了有任何不舒服,我韩澈负责到底!”

他说着,把陶碗里的盐分成小份,递给周围的乡邻。陈三郎第一个接过来,攥在手里:“韩公子,我信你!你教我识字又教我记口诀,你不是那样的人!”说着,他还拿起炭笔,在麻纸上写下上午学的“火”“水”两个字,“你们看!我以前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现在都能写俩字了,这都是韩公子的功劳!”

韩澈看着陈三郎的字,心里一动,对王瑾萱说:“王小姐,不如咱们现在再教大家认两个字?就教‘盐’和‘安’,让大家知道‘盐’是好东西,吃了能‘安’心。”

王瑾萱眼睛一亮:“好主意!”她拿起细木棍,指着韩澈刚写在木板上的“盐”字,“大家看这个‘盐’字,左边是‘卤’,右边是‘皿’,咱们晒盐用的盐田,就像个大皿器,装着卤水,晒出来就是盐……”

没等她说完,韩澈补充道:“我编了个口诀,大家跟着念:‘卤水泡在皿器中,晒出白盐味最浓’。”他一边念,一边做了个晒盐的动作,“大家再想想,咱们吃了盐,有力气种地、晒盐,心里是不是踏实?这就是‘安’字——宝盖头像房子,下面有个‘女’,家里有女有盐,日子就安稳。口诀是‘宝盖底下有女安,有盐有粮心不慌’。”

乡邻们跟着念了两遍,不少人都笑了——这口诀太实在了,跟自家日子贴得近。李阿婆还试着写了“安”字,虽然笔画歪歪扭扭,却真的写出来了,她激动地说:“我会写‘安’字了!以后我家书里有这个字,我就认识了!”

看着乡邻们的情绪从疑虑变成欢喜,王瑾萱转头看向韩澈,眼里满是惊叹。她教了半个月识字,乡邻们最多记三四个字,可韩澈用口诀加动作,才半个时辰,连最笨的陈三郎都能写四个了。这种方法,她以前想都没想过——既不用死记硬背,还能跟生活沾边,简直太绝了!

“韩公子,你这方法……”王瑾萱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词,“比先生教的还管用,要是推广开,咱们津门的乡邻,说不定都能识几个字!”

韩澈笑了笑,心里却没太轻松——识字的事有进展,可谣言的事还没彻底解决。他刚要跟王瑾萱说再去集市澄清,就见翠薇急匆匆跑过来,脸色有些发白:“小姐!韩公子!刚才我回县尉府送东西,听见刘万山的人跟府里的杂役打听,说今晚要去盐滩‘做点事’,好像是要……要往盐里加东西!”

韩澈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刘万山果然没打算停手,散布谣言不够,还要毁了他的盐!要是盐被加了东西,不仅卖不出去,还会真的让乡邻吃坏肚子,到时候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韩公子,咱们现在就去盐滩守着!”王瑾萱也急了,“我这就派人去告诉父亲,让他派差役来帮忙!”

“别慌。”韩澈拉住她,脑子飞快地转着,“现在去告诉县尉,一来一回耽误时间,刘万山的人说不定已经动手了。咱们先带几个可靠的乡邻去盐滩埋伏,等他们动手,抓个现行,到时候再报官,证据确凿,刘万山想赖都赖不掉。”

他看向周围的乡邻,陈三郎第一个站出来:“韩公子,我跟你去!我年轻,有力气!”周伯也跟着说:“我也去,我以前在县衙当过差,知道怎么抓贼!”还有几个年轻的渔民,也纷纷表示要去帮忙。

韩澈心里一暖,对大家拱手:“多谢各位乡亲!咱们现在就去盐滩,记住,别出声,等他们动手了再出来!”

王瑾萱看着韩澈沉稳的样子,心里更佩服了——换成别人,遇到这种事早就慌了,可韩澈不仅不慌,还能快速想出办法,连怎么抓现行都考虑到了。她对翠薇说:“你先回府,跟我父亲说韩公子的盐滩可能有危险,让他派两个差役悄悄过来,别惊动别人。”翠薇点点头,转身就往县尉府跑。

一行人趁着夜色,悄悄往村东的盐滩走。路上,王瑾萱小声问韩澈:“你怎么知道刘万山会去盐滩?万一他是故意放消息骗我们呢?”

韩澈脚步没停,声音压低:“他散布谣言说盐有问题,就是想让大家不敢买我的盐,要是能再让盐真出点事,就能彻底毁了我的生意。盐滩是我的根基,他肯定会盯着这里。就算是骗我们,去看看也放心。”

他心里其实还有一层担心——刘万山跟黑衣人合作,说不定会用更阴的手段,比如下毒。现代社会他见过不少商业陷害,刘万山这种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快到盐滩时,韩澈让大家躲在附近的草丛里,自己悄悄探出头看。月光下,盐滩静悄悄的,盐田整齐地排列着,看起来没什么异样。可他仔细一看,盐田旁边的小路上,有两个黑影在慢慢移动,手里还提着个布包,正是朝着盐田的方向。

“来了。”韩澈小声对身后的人说,“大家准备好,等他们打开布包,咱们再冲出去!”

那两个黑影走到盐田边,左右看了看,确认没人后,打开了手里的布包。韩澈借着月光,隐约看到布包里是白色的粉末——不是盐,更像是石灰或者别的什么东西。他刚要喊“动手”,突然听到远处传来马蹄声,还有人喊:“谁在盐滩上?”

那两个黑影吓了一跳,赶紧把布包扔在地上,转身就跑。韩澈等人追了几步,没追上,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跑远。这时,马蹄声越来越近,是王承嗣带着两个差役来了。

“爹!”王瑾萱跑过去,“刘万山的人来盐滩搞破坏,扔了个布包就跑了!”

王承嗣跳下马,走到盐田边,捡起地上的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白色的粉末。他用手指沾了一点,尝了尝,脸色一变:“是硝石!这东西加进盐里,吃了会拉肚子!”

韩澈心里一紧——硝石虽然不是剧毒,但吃了确实会生病,刘万山这是想让乡邻真的吃出问题,坐实谣言!

王承嗣把布包递给差役:“收好,这是证据!明天我就去抓刘万山!”他转头看向韩澈,眼神里多了几分认可,“这次多亏你警觉,不然盐滩就出事了。”

韩澈刚要说话,突然发现盐田旁边的草丛里,还有一个小小的黑影在动,不是人,而是一只老鼠,正叼着一块沾了硝石的盐粒,往旁边的水沟跑。他心里咯噔一下——硝石会不会已经撒进盐田了?要是有盐被污染,明天乡邻试吃的时候,还是会出问题。

他赶紧对王承嗣说:“县尉,咱们得赶紧检查盐田,看看有没有硝石撒进去!”

王承嗣也反应过来,立刻带着差役和乡邻检查盐田。月光下,大家弯腰仔细查看,韩澈的心一直悬着——要是盐真被污染了,今晚的埋伏就白费了,谣言还是破不了。

就在这时,陈三郎突然喊了一声:“韩公子!这里有!”

韩澈赶紧跑过去,只见陈三郎指着盐田的一角,那里有一小片盐上沾了白色的硝石,看起来是刚才那两个黑影慌乱中撒的。还好面积不大,大部分盐都没事。

“还好,撒得不多。”王承嗣松了口气,“赶紧把这部分盐清理了,其他的没事。”

韩澈点点头,心里却没放松——刘万山这次没成功,肯定还会再来。而且那个黑衣人还没露面,他到底是谁?跟刘万山是什么关系?这些都是隐患。

清理完盐田,王承嗣对韩澈说:“你放心,明天我就带人去抓刘万山,好好审审他,看看还有没有同伙。”

韩澈拱手道谢,心里却在想——刘万山背后有黑衣人,抓了刘万山,说不定还会引出更大的麻烦。他抬头看向月光下的盐滩,心里有种预感,这场跟刘万山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他不知道的是,那个黑衣人,此刻正在不远处的树上,看着盐滩上的一切,嘴角勾起一抹阴笑,手里还拿着一个小小的瓷瓶,里面装着更危险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