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创建百年名校 第128章 高校巡查,古板的孙组长(感谢,加更!)

巡查组。

汉城行程安排得紧凑有序。

第二天一早,孙连城便带着一行人。

首先来到了汉城师范大学。

这是汉城高校中历史最悠久,规模也是最大的一所老牌本科院校。

校园绿树成荫,颇有几分学术气息。

校长宋庆春早早率领班子成员在校门口迎接,脸上堆着热情,但难免略显紧张的笑容。

视察过程按部就班。

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实验室,图书馆,学生宿舍,随机听课,召开师生座谈会……

然而,随着检查的深入,孙组长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孙连城看着汇报材料里。

发现不少问题。

那些提到的几个重点建设学科。

实际走访,发现实验设备陈旧,使用率不高,明显缺乏科研成果支撑。

图书馆藏书量虽达标,但新书,尤其是外文前沿期刊更新速度缓慢。

随机听课,老教授在台上照本宣科,下面学生埋头各干各的,互动寥寥。

这些都还是细枝末节的小问题。

要命的是,师生座谈会上。

有年轻教师隐晦提到,科研经费申请困难,行政流程繁琐……

孙连城没有当场大发雷霆,但脸上那层客套笑容已经消失。

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不时,提出一些一针见血的问题。

让陪同的宋校长额头冒汗,回答起来,有些磕磕绊绊。

“宋校长,师范大学是培养教师的摇篮,自身思想**工作,师德师风建设更是重中之重。”

“可我,看你们学生宿舍管理记录,晚归,违规电器使用情况时有发生,这管理上,是不是松懈了点?”

“你们申报的那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每年运行经费和产出,好像不太匹配。”

“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具体的成果转化有没有?”

“年轻教师培养很重要,不能只让他们上课,科研平台和机会也要给足嘛!”

一圈走下来,孙组长虽没有直接批评,但那不悦的情绪已经清晰传递给在场每个人。

等到离开汉城师范大学时。

气氛,明显有些压抑。

宋庆春连连向赵行甲使眼色。

祈求能替自己说好话。

赵行甲叹息一声。

爱莫能助。

都提前通知你了,还不好好准备。

孙海瑞,谁敢说情?

……

翌日,巡查组,马不停蹄。

来到了汉城高等护理专科学校。

这里的硬件设施,倒是看起来比师范大学要新一些。

毕竟,专科更侧重技能培养。

校长孙沧海。

是个精明能干的中年人。

介绍起学校实训基地,模拟病房,与各大医院的合作班时。

口若悬河,信心满满。

不过,孙组长似乎并不买账。

在护理技能实训中心,随机指着几个正在练习静脉输液的学生。

问她们操作的理论依据,不同情况下的处理方案。

学生支支吾吾,回答得不够流畅。

“孙校长,专科强调应用没错。”

“但,不能只培养操作工啊!护士面对的是人,是生命!”

“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人文素养,怎么应对复杂的临床情况?”

“怎么体现我们医学教育的温度?”孙组长的语气,带着明显不满。

孙沧海脸上笑容僵住了,连连称是,背后冒出了一身冷汗。

连续两所学校视察都发现不少问题。

而且,孙组长丝毫没有“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意思。

这让宋庆春和孙沧海。

两位校长心里,都敲起了鼓。

巡查结束,天色渐晚。

距离市区最远的汉城电子信息技术学院,巡查组安排在了次日。

……

晚上。

一家僻静的茶楼包间里。

宋庆春和孙沧海两位校长。

不约而同的,私下约见了赵行甲。

两人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焦虑。

“赵书记,您给透个底,孙组长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往年巡查,不都是走个过场吗?怎么今年这么较真?”宋庆春压低声音,急切问道。

“是啊,赵书记,我们学校那些问题,其实哪个学校多多少少都有点,往年提一提也就过去了。”

“怎么今天,孙组长抓着不放?是不是我们哪里没做到位,得罪上面了?”孙沧海也忧心忡忡。

赵行甲看着眼前这两位如坐针毡的校长,端起茶杯喝了口,长长叹口气。

“唉,我打听过了。其实,没什么特别的意思。”赵行甲放下茶杯,语气有些无奈,“问题,其实就出在孙组长这个人身上。”

“孙连城这人,是省里有名的老古板,做事极其认真,有点认死理。”

“在他看来,高校巡查就不是来听成绩,唱赞歌的,就是来挑毛病,找问题的!”

“他觉得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高校真正改进,有利于教育发展。”

“往年,是你们运气好,没碰上他带队。今年正好轮到他,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这不是针对汉城,更不是针对你们哪个人,就是这工作风格。”

听到不是上面有针对性的意图,宋庆春和孙沧海稍微松了口气。

但,随即又提起了心。

“那,那现在怎么办?”宋庆春问。

“还能怎么办?”赵行甲两手一摊,“老老实实,按照他提出的问题,认认真真整改!拿出具体的方案和时间表来!”

“这次,别再想着糊弄了事,在他这里,蒙混过关是不可能的。”

两位校长面面相觑。

脸上都露出苦色。

这意味着,接下来一段时间,他们有的忙了,而且是要动真格。

“对了……”赵行甲突然想起了陆羽,神色变得凝重起来,看向两人,“你们觉得,明天孙组长去陆羽那个学校,会怎么样?”

宋庆春和孙沧海都愣了下。

宋庆春迟疑道:“陆校长那边,学校是新建的,硬件设施肯定没得说,夏兴那边投入巨大。”

“就是这办学方向和模式,有点特立独行……”

孙沧海则更直接一些,摇了摇头,“赵书记,不瞒您说,我有点担心。”

“孙组长那么看重指标规范,陆校长那边,学生数量好像一直不多吧?”

“还有师资结构,我怕是经不起孙组长用他那套标准去卡啊!”

陆羽刚来汉城建校的时候。

两人还有过意见。

不过,随着夏兴发力。

两人从财政上拨到的款更多了。

自然犯不上,和陆羽较劲。

相反,生怕得罪财神爷。

赵行甲点了点头,眉头紧锁。

这正是他也最担忧的地方。

“我查过资料,陆羽那学校,现在在校生好像才1055人。”赵行甲声音担忧。

“这规模,别说本科了,就是按照专科院校的设置标准来看,也仅仅是刚过及格线,甚至有点够呛。”

“师资方面,虽有几个像钱老,黄老这样的国宝,但整体师生比,年轻教师和教授比例,恐怕也达不到标准。”

“更重要的,是办学规范。”

“孙组长要是严格按照学科设置,课程大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那一套来查……

“你们也知道,陆羽那边很多做法,都是在打破常规,我担心……”

赵行甲没有再说下去。

但宋庆春和孙沧海都明白他的意思。

在孙组长那样古板,严谨的人眼中。

汉城电子信息技术学院很可能是所“不规范”,“不达标”,甚至“野路子”的学校。

一旦被贴上这样的标签。

后续的发展,将会受到极大的制约。

赵行甲倒是想通知陆羽认真应对。

不过,接连几个电话打出去。

都是暂时无法接通。

这陆羽,是跑哪里去了?

竟然连手机信号都没有的吗?

不管怎么说。

若是孙连城真要动陆羽的学校。

那就是豁出去脸面。

也得给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