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什么高见?”皇帝眯着眸子看向孟清念。
“不如先将其放出,加以约束,待日后看其表现再行定夺。”
顾淮书也在一旁帮腔:“陛下,郡主所言有理,此时对太子从轻处置,既能显示圣上的仁德,又能稳定朝局。”
皇上沉默良久,最终点了点头:“也罢,看在你二人此次立下大功的份上,朕便依了你,来人,传朕旨意,解除禁足,但不得参与朝政。”
孟清念连忙叩首谢恩:“多谢圣上开恩,圣上英明。”
皇上摆了摆手,神色间有些疲惫:“罢了,此事便到此为止,你们也辛苦了,北狄那边接下来就不需要你们插手了,若有必要我再找你们,退下吧。”
孟清念与顾淮书再次行礼,随后缓缓退出御书房。
走出御书房,孟清念长舒了一口气,转头看向顾淮书,语气相对以前倒是柔和了不少:“此次多亏了你,若不是你进宫先行与圣上说明,又帮我美言,此事怕不会如此顺利。”
顾淮书借着夜色目光温柔的看着她:“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客气,况且这也是为了朝堂安稳,你既已决定要帮太子求情,我自然要助你一臂之力。”
她只是微微颔首,表示感谢,并没有再说些什么。
顾淮书看着略晚的天色,提议将孟清念送回将军府。
孟清念本能的拒绝:“多谢世子好意,我有抱琴相伴,这条路十分安全。”
说罢便转身离开了。
看着她疏离决绝的背影,顾淮书心中不是滋味,原本想着经历此一遭两个人能近些……看来还是太心急了。
接下来这几日日子过得都还算是消停。
沈若溪也没有再差人来打扰,秋寻前来汇报:“小姐,太子这几日闭门不出,看来是收敛了不少。”
孟清念轻轻点头:“收敛些总是好的,只是……不知他接下来会有什么动作,我虽帮了他,希望他别牵连将军府才是好的。”
她声音很轻,像是在自言自语,目光一直盯着院外的梅花。
秋寻见她出神,便也不再打扰,只是安静地站在一旁。
孟清念猛地想起来什么,好久没去慈云寺了,该为哥哥和父亲求平安才对,而且,之前辰星留了消息说是药老在慈云寺的后山。
没有说是什么地方,得去转一转,看一看能不能找到药老。
“小姐想去什么地方吗?”抱琴端着一碗参汤走进屋子里来,见她想的出神问道。
不忘了补充:“这是夫人亲自给您熬得,还嘱咐我务必盯着你都喝了,说小姐你去江南回来都瘦了。”
孟清念回过神来,接过参汤,浅浅抿了一口,温声道:“还是母亲疼我,抱琴,你帮我准备一下,咱们明日去慈云寺一趟。”
抱琴眼睛一亮:“好呀小姐,我这就去准备,正好也能去寺里上柱香,为小姐您祈福。”
孟清念笑着点点头,又喝了几口参汤,将碗递给抱琴:“对了,记得多备些香烛,现在正是严寒,要是门外没有,岂不是白跑一趟,还有,给寺外孩子们的补给,也要准备妥当。”
抱琴应下,端着碗欢欢喜喜地去了。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孟清念便起了身,抱琴早已准备好一切,见她醒来,忙上前伺候她梳洗更衣。
用过早餐,主仆二人便带着秋寻一同出发前往慈云寺。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了下来,秋寻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小姐,慈云寺到了。”
慈云寺的香火一向旺盛,此时寺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香客。
孟清念带着抱琴和秋寻走进寺内,先去了大殿上香祈福,又为哥哥和父亲求了平安符。
做完这些,她才带着二人朝着后山走去。
“小姐可是要找什么人?”抱琴有些没头脑。
孟清念将鬼市辰星留下的信简要说了一遍,三人便开始四下寻找。
慈云寺后山有几株松柏傲立雪中,秋寻自己找,孟清念和抱琴一同寻找,偶尔能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
“小姐,这后山看着挺大的,咱们怎么找啊?”抱琴搓了搓手,呼出的热气在冷空气中化作一团白雾。
孟清念环顾四周,目光落在不远处的一座小木屋上:“那边有座木屋,会不会在那儿?”
小木屋很是隐蔽,若不是两人穿过木枝堆,恐怕都发现不了。
因为是寺后的原因,看这路径,应该是很少有人来的。
两人来到木屋前费了不少时间。
还没等敲门,门内传出的**秽声音让两人的脸唰的一下红了起来。
孟清念眉头紧蹙,下意识捂住抱琴的耳朵,并示意她别出声。
女人销魂的尖叫混着男人低沉的喘息声,什么人竟然敢在佛之重地行如此荒唐之事。
孟清念好歹已经嫁过人了,抱琴却还是个未经世事的小姑娘,脸羞得通红。
“小姐,我们走吧。”抱琴小声说着。
孟清念也觉得没有留下的必要,说不定是哪对夫妻寻求刺激。
刚要转身离开,里面说话的声音让孟清念停住了脚步,宋元秋?
那声音绝对是宋元秋!里面的人竟然是她,是她和谁呢?孟清念没有走的心思了。
继续听下去。
“沈哥哥,你慢点,弄疼人家了。”
沈哥哥?
男人的声音响起:“好妹妹,你来可别被人发现了。”
沈文轩?
孟清念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震惊,宋元秋竟然和沈文轩竟然在此地如此行事!
抱琴自然也是听出来了:“小姐,我们要不要……”
孟清念摇了摇头:“我们自然不能进去,让她的父母好好管管她!”
两人快步朝着秋寻走的方向去找秋寻,见两人来的秋寻还有些疑问:“找到了小姐?”
孟清念摇了摇头:“找人速去宋家送信。”
“送什么信小姐?”秋寻问着。
看着两人神神秘秘的,奈何这件事情也没法和秋寻说,毕竟他是个小男孩。
孟清念只说:“你去宋府便说,宋家姑娘和沈家公子到了一处!他们便会来了。”
秋寻一听,立刻明白了什么意思,这种事他多少还是懂得,脸也红了起来,连连点头跑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