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助皇女夺嫡,她怎么怀孕了? 第408章 事情有变,赶回京城

();

几日后,北境,望海堡。

秦夜站在临时改建的统帅府内,看着那封来自京城的六百里加急军报。

以及楚岚批准东征、调集水师的旨意副本。

他眉头微皱,反复看着关于禹州的军报情况。

不对劲。

十分得有十二分的不对劲!

倭寇劫掠,向来以小股、分散、流窜为主。

以求速战速决,避免与官方正规军硬碰硬。

何时变得如此大胆,竟敢集结数千人,主动攻击防御完备的沿海卫所?

这已经不是寻常海盗匪类求财的做派。

这更像是有组织的军事试探。

甚至是刻意挑衅!

其背后,必然有更深的图谋。

“以这小日子欺软怕硬的性格,绝不可能如此。”

秦夜眯了眯眸子,若有所思的呢喃道:“大乾不是大清,国力更胜过大唐,倭寇见大乾强盛,应巴不得给大乾当狗才是……有阴谋!”

是因为勃勃朗?

可勃勃朗才过去多久……

还是说,楚昭与倭国内部的某些势力,勾结在了一起?

不行,得改变计划!

望海堡虽已拿下,但毕竟地处北境,冬季海况恶劣,并非理想的水师出发地和后勤基地。

若贸然将水师主力集结于此,不仅航行风险大增,补给线也极易受天气影响。

秦夜眼中精光一闪,立刻走到书案前,铺开信纸,笔走龙蛇。

“东南倭寇之举,疑点重重,恐为诱敌之策。臣意,东征之事,暂缓一步。命水师主力及八万新军,改至鲁州沿海待命。鲁州港口条件优越,距倭国不远,且地处我腹地,补给便利,可进可退,更为稳妥。北境新定,需重臣坐镇。臣拟留王贲于此,设东北都护府,总揽军政,安抚地方,巩固边防!”

写罢,他用上火漆,唤来亲信:“八百里加急,直送京城,呈交陛下!另,传令给水师都督,计划变更,全军开赴鲁州待命,没有本王新的指令,不得擅自出击!”

“是!”

亲信接过信件,快步离去。

命令下达后,秦夜立刻召集众将。

秦夜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北伐已毕,新罗初定。然东北之地,百废待兴,民心未附,不可不防。本王决议,于此设立东北都护府,总揽新罗故地一切军政事务。”

他看向王贲:“王贲听令!”

“末将在!”王贲踏前一步,声若洪钟。

“命你为东北都护府首任都护,授镇北将军衔,统辖五万兵马,镇守此地!林青、雷震为副都护,辅佐于你!你的任务,是稳固统治,招抚流民,发展生产,训练士卒,监视北方动向,将此地经营成我大乾东北永固之屏障!可能做到?”

王贲深吸一口气,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重重抱拳,眼神坚定如铁:“末将王贲,必不负王爷重托!定将此地方经营得铁桶一般,成为我大乾最坚固的东北壁垒!”

安排妥当,秦夜不再耽搁。

次日,他便带着秦风、秦瑶,以及千余精锐亲卫,轻车简从,踏上了返回京城的路途。

来时大军开拔,浩浩荡荡。

归时则是轻骑快马,归心似箭。

……

数十日后,大乾京城。

春暖花开,大街上人流如织,叫卖声不绝,一派繁华盛世景象。

一队风尘仆仆却杀气内敛的骑兵,护卫着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悄无声息地驶入城门。

沿着专用的御道,直入皇城。

御书房内,熏香袅袅。

楚岚正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奏折之后,朱笔不时批下。

秦舜华依旧安静地在一旁磨墨,偶尔为母亲递上需要的文书。

虽然朝政繁忙。

但楚岚的思绪,总是不由自主地飘向北方。

算算时日,夫君和孩子们也该收到她的旨意和那份东南军报了。

不知他是否会坚持即刻东征……

正思忖间,沈安几乎是脚步踉跄地小跑进来:“陛……陛下!摄政王……王爷回来了!”

“什么?!”

楚岚猛地抬起头,手中的朱笔“啪嗒”一声掉在奏折上,染红了一片字迹。

下一刻,脸上绽放出惊喜的光彩,霍然起身:“快宣!不……朕亲自去迎!”

她甚至顾不上整理有些微皱的龙袍,绕过龙案,快步就向御书房外走去。

这惊喜来得太突然!

然而,那重逢的喜悦里,却悄然掺杂了一丝疑虑。

夫君如此急着回来,定然发生了超出她预料的变故。

罢了,无论如何,一会就知道了!

当楚岚走出御书房时,远远便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正大步流星地向她走来。

秦夜风尘仆仆,面容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

但身姿依旧挺拔,眼神锐利如昔。

他的身后,跟着同样经历风霜却更显沉稳的秦风。

以及眉宇间褪去不少稚气、多了几分坚毅的秦瑶。

“臣,秦夜,参见陛下。”

秦夜走到近前,躬身行礼。

身后的秦风、秦瑶也随之行礼。

“快平身!”

楚岚连忙上前虚扶,目光在秦夜脸上细细扫过,心疼地道:“怎么回来得这般急?也不提前说一声,瞧这满身风尘的……”

秦夜直起身,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北境事毕,归心似箭。况且,有些事,需当面与陛下商议。”

他的目光与楚岚交汇。

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未尽之语。

楚岚心领神会,知道此刻不是细谈之时,便按下心中疑惑,展颜笑道:“回来便好,回来便好!风儿,瑶儿,这一路也辛苦你们了。”

“沈安,快去准备热水和膳食,为摄政王和世子、郡主接风洗尘,就安排到文华阁吧,御书房这边,朕要与摄政王讨论军国大事,任何人不得打扰。”

楚岚吩咐完,便领着秦夜,快步往御书房走去:“摄政王,一路劳顿,先进去歇歇,慢慢说。”

这个略显亲昵的动作,在宫人看来是帝相和睦。

但在知情人眼中,却是夫妻间的牵挂。

……

一家人来到御书房。

屏退了所有宫人。

屋内,只有秦夜、楚岚、秦风、秦瑶,以及安静侍立在旁的秦舜华。

楚岚拉着秦夜坐下,亲自给他倒了杯热茶,美眸中的担忧再也掩饰不住:“夫君,到底发生了何事?你怎么如此急着赶回,可是东征之事有变?北境……是否还有隐患?”

秦瑶也好奇不已。

她只知道哥哥突然下令回京,具体缘由却并不清楚。

路上,秦夜也并未多说。

秦风则安静地坐在一旁。

他知道,父亲接下来要说的,关乎大乾未来的战略方向。

秦夜接过茶杯,却没有立刻喝,而是看着楚岚,将心中疑虑全部说出。

话音落下!

秦瑶倒吸一口凉气:“这楚昭,很有可能和倭国勾结啊!”

秦风也是面色凝重:“倭国弹丸之地,竟有如此心机和胆量?”

楚岚脸色冰寒,玉手紧握:“若非夫君洞察其奸,险些就着了他们的道!”

秦夜点头,“东征不着急,鲁州港口条件不错,补给便利,且位于我腹地,可随时得到支援。在那里集结,我们可以从容准备,选择最有利的时机出兵。更重要的是,攘外必先安内,我们必须先查一查内部的情况,若真是楚昭、绝不能留情!正好,也顺势铲除了这个隐患!”

楚岚完全明白了秦夜的意图,心中豁然开朗。

同时也为夫君的深谋远虑感到钦佩。

她沉吟片刻,道:“既然如此,东征之事,便依夫君之意,暂缓一步。当务之急,是了解禹州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