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大亨:从互联网开始布局 第536章 无需加冕

赵莉影一时感慨万千。

她偶尔也曾羡慕那些自立门户、开影视公司、办工作室,试图从“棋子”跃升为“棋手”的一线同行们。

娱乐圈名利场是个巨大的漩涡,没有人不想掌握自己的命运,甚至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但更多时候,她还是坚定地压下了这份躁动。

背靠腾达文化这艘型轮,身处影视行业顶端,能更为清晰、也更为残酷地看清这个圈子的真实生态。

如今六大上市影视公司,哪一家背后不是盘根错节,底蕴深厚?

华亿公司是京圈的代表之一,与华影集团关系千丝万缕,可视为官方影视市场化的重要触手。

华策影视能迅速壮大,离不开东阳横店集团的鼎力支持,是“地方诸侯”与专业资本结合的典范。

光线传媒创始人王常田,出身于北平电视台,其天然的媒体背景和深厚的人脉网络,是光线起势之根本。

博纳电影和华录百纳,身后分别屹立着保利集团和华录集团这样的超级巨头,资本与政策优势不言而喻。

就连看似“平民”的慈文传媒,第一大股东也是实力雄厚的赣省出版传媒集团。

明星想自立门户,从靠“手艺”吃饭的“生产要素”,一跃成为掌控资源、分配利益的“资本操盘手”,哪里是简简单单投资一两部爆款剧、赚几笔快钱就能实现的?

这中间需要跨越的,是思维模式、核心能力、资源壁垒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巨大鸿沟,是几重几乎难以逾越的障碍。

心中思绪翻涌,赵莉影定了定神,一个念头蓦然浮现,不动声色地向刘师师请教:

“姐,现在圈里都在传,娱乐圈第七家上市公司,肯定出在唐人、欢瑞、海润、唐德这四家里面,你觉得哪家最有希望率先冲线成功啊?”

她的小圆脸上流露出期待的神色。

如今影视公司上市,基本上都会引入“明星股东”作为炒作话题和绑定资源的手段。

如果能提前从刘师师这里获取一些高纬度信息,提前押注,等到公司上市时,凭借股权变现,说不定能大赚一笔。

刘师师果然被这个话题吸引,将四家影视公司在脑海中迅速过了一遍,衡量着各自的实力、背景和战略。

“唐人肯定不可能。”几乎是不假思索地第一个排除了自家公司。

K姐得了丈夫宋词指点,早已不满足于单纯的影视制作。唐人正在积极朝着多元化转型,游戏、电商搞得如火如荼,短期内不会上市。

“至于剩余三家……”她微微侧头,灯光在她精致的锁骨上投下浅浅阴影。

“海润影视,老牌劲旅,但这些年发展还是太平了,缺乏能让资本市场兴奋的爆点和故事。”

刘师师语速稍缓,声音平和却自带一种洞察力:“剩下的欢瑞和唐德嘛……倒是各有千秋。

一个善于炒作,搞出什么‘大制片计划’,绑定多位明星,很会迎合市场口味,资本喜欢听这样的故事。

另一个,背后站着浙省蓝莓台,有国资背景,平台资源和政策支持得天独厚。”

最后,轻轻摇了摇头:“这两家,我还真说不准谁会更快一步上市。”

赵莉影听得认真,内心迅速权衡起来。刘师师的分析与她自己的判断不谋而合。

这么看来,欢瑞世纪之前递来的橄榄枝,邀请她以优惠价格入股,似乎可以考虑接下来。

毕竟,资本市场更青睐会讲故事的公司。

正欲开口再探听几句,传来工作人员礼貌的提醒声:“《追鱼传奇》剧组,请准备入场了。”

赵莉影收敛心神,脸上重新挂上职业化的甜美笑容,对刘师师道:“姐,我先去走红毯了,有机会再聊。”

刘师师轻轻颔首,目送着那道樱粉色身影汇入喧闹的人流。并没有在原地停留太久,转身便去寻《无声速记》剧组同伴。

本来,以她超然的咖位和无人能及的人气,主办方请她压轴出场,但她拒绝了。

到了她这个位置,是否最后一个登场,是否占据媒体头条的中心位置,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后场另一角,她看到了《无声速记》剧组几位同仁,移步上前。“老师!”

李雪剑一身素朴中山装,胸口别着一枚D徽。闻声转过头,脸上露出温和笑容,声音还是十分沙哑:“师师,来了呀。”

“您最近在拍什么新戏吗?”

“没有。”李雪剑摇了摇头,眼神中带着一种超越演员身份的沉稳。

“组织上安排了一些其他工作,有意让我把电影家协会的担子挑起来,暂时无暇拍戏。”

“您是求高质量不求数量,宁缺毋滥,在精而不在多。”

李雪剑哈哈一笑,带着几分欣赏和调侃:“你这丫头,现在不也是这个路数了吗?”

刘师师莞尔,并不否认。

这时,剧中男二号和女二号王凯与万倩也凑了过来,恭敬问候。“师师姐,李老师。”

尽管在《无声速记》中只是配角,但这部现象级大剧的爆火,无疑让二人事业更上一层楼。

尤其是万倩获益良多,片约纷至沓来,咖位和人气都提升了一大截。

东海大剧院内,灯光璀璨,群星荟萃。第十九届白玉兰颁奖典礼在这里盛大举行。

刘师师与《无声速记》剧组李雪剑、孔生、王凯、万倩等人坐在视野极佳的前排区域。

此刻她神情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疏离,因为早已洞悉今晚奖项的最终归属。

内心如同无风的湖面,波澜不惊,更像是一位受邀前来观礼的嘉宾,而非心怀忐忑的竞争者。

舞台上,主持人曹可凡与董轻配合默契,富有感染力的开场白,正式拉开了典礼序幕。

幽默的串场、对行业发展的回顾,逐渐将现场气氛烘托起来。

颁奖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动画单元、网络票选单元等奖项逐一揭晓,掌声时起时伏。

曹可凡与董轻声情并茂,一唱一和,巧妙地将悬念引向电视剧单元的重磅奖项。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依次显示出五位“最佳编剧”提名人的名字及其作品。

当“宋词《无声速记》”这几个字伴随着剧中的经典画面出现时,现场响起了一阵格外热烈的掌声,许多观众脸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几乎毫无悬念,这个奖项的归属在许多人心中早已落定。

“接下来,有请我们的颁奖嘉宾,著名导演张黎,著名编剧王丽萍!”董轻的声音清晰而富有穿透力。

张黎,电视圈内公认的“历史正剧之王”,代表作品《大明王朝1566》有极高的艺术水准,深得宋词喜爱。

王丽萍,则是圈内金牌编剧,作品以细腻温情见长,曾获得第28届飞天奖优秀编剧奖,资历深厚。

更为重要的是,二人正是本届白玉兰奖电视剧单元的评委会**和评委。

由他们来颁发“最佳编剧奖”,其分量和权威性不言而喻,可见主办方为了这个奖项也是煞费苦心。

张黎与王丽萍在舞台上进行了简短的互动,回顾了电视剧编剧的重要性,也表达了对所有提名者的敬意。

随后,张黎对着话筒,声音沉稳而郑重,一字一句地宣布:“获得第十九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的是”

略微停顿,目光扫过台下,最后停留在《无声速记》剧组方位,“《无声速记》,宋词。恭喜宋先生!”

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镜头立刻对准了刘师师。

董轻适时接话:“非常遗憾的是,宋词先生有事未能亲临今天的颁奖现场。

但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他的家人,著名演员刘师师老师,代为领奖。有请刘师师!”

全场观众注意力瞬间聚焦。

刘师师闻言,面容依旧平静如水,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裙摆。在无数道或羡慕、或敬佩、或探究的视线中,步履从容,款款走向舞台。

聚光灯追随着她那抹清丽的身影,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所有人的心弦上,自带一种无需言说的气场。

她先是从容不迫地走到张黎面前,接过那座沉甸甸的“白玉兰”最佳编剧奖杯。随后,站到了舞台中央立式麦克风前。

璀璨的灯光落在她身上,奖杯在她手中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刘师师深吸一口气,平静地扫过台下济济一堂的同行、大佬、媒体,开始了她的代领发言。

“很荣幸,能够代表我先生,领取这份荣誉。”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清晰,平稳,听不出太多获奖应有的欣喜,更像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无声速记》的剧本,于我而言”

刘师师略微停顿,仿佛在斟酌词语,话中带着一种近乎俯瞰的淡然,“只是他无数奇思妙想中,一个偶然落在影视领域的小小注脚。”

此言一出,台下微微一静,不少人都捕捉到了这话语中的弦外之音。

小小注脚?无数奇思妙想?这分明是在说,她丈夫宋词的舞台和成就,远非一个小小的影视圈所能局限。

这个奖项对他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但更深层的意味是,该是他得奖,白玉兰就需要将这份荣誉给他。

“他能得到行业认可,我很为他高兴。”她继续说道,依旧没有提及感谢白玉兰组委会或评委会,这在此类颁奖礼上是极不寻常的。

“我先生常说,科技改变世界,而故事连通人心。”她引用了宋词的话,瞬间将格局拔高,“感谢剧组所有同仁,将他的文字,变成了如此打动人心、引发共鸣的影像。”

站在一旁的张黎,脸上不禁露出无奈的苦笑。他作为评委会**,自然听懂了这其中的机锋。

一般的获奖者,哪个不是首先感激涕零地感谢主办方和评委?

但刘师师偏偏避而不谈,只提“行业认可”,开口闭口都是她丈夫更广阔的天地。

这姿态已然表明,在她看来,不是宋词需要这个奖,而是这个奖需要宋词这个名字来增光添彩。

发言结束,刘师师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手持奖杯,在掌声中从容下台。她的背影,留给现场和电视机前观众无尽的回味与议论。

颁奖典礼继续推进,但气氛似乎因刘师师那番别具一格的发言而变得微妙起来。

紧接着,张嘉益与著名导演郑小龙携手颁发“最佳导演奖”。

当郑小龙念出“《无声速记》,孔生”时,剧组区域再次爆发出欢呼。孔生导演激动地站起身,与身边李雪剑、王凯等人紧紧拥抱。

他的获奖感言则显得传统而真挚,感谢了组委会、评委以及全体剧组人员,与刘师师之前的发言形成了鲜明对比。

随后,进入备受瞩目的演员奖项环节。

去年凭借《悬崖》获得最佳女演员的宋佳,与导演康红雷一同颁发本届“最佳女主角”。

大屏幕上,五位提名者的精彩片段依次播放,当播放到刘师师在《无声速记》中那段极具爆发力的独角戏时,台下响起了不小的议论声。

最终,奖项花落资深戏骨宋单单,她在《金太狼的幸福生活》中的表演确实精湛,赢得了一片掌声。

镜头扫过刘师师时,她正微笑着为宋单单鼓掌,神情坦然,看不出丝毫失落,仿佛一切尽在预料之中。

最后,由演员陈晓艺和黄志中颁发“最佳男主角”。

当黄志中高声念出“李雪剑,《无声速记》”时,全场响起了今晚最持久、最热烈的掌声!

这是对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数十年如一日坚守表演艺术、贡献了无数经典角色的最高致敬。

李雪剑显然有些激动,站起身,用力地握了握拳头,眼中隐约有泪光闪烁。

他与身旁孔生导演、刘师师等人逐一拥抱。走上舞台,从颁奖嘉宾手中接过梦寐以求的奖杯,双手微微颤抖。

获奖感言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这个奖,我等了很多年。

感谢组委会,感谢《无声速记》剧组,感谢孔生导演,感谢和我一起创作的同事们。

尤其要感谢宋词先生,写出了这么好的剧本,还要感谢我的家人,一直支持我会继续努力,拍出更好的作品,回报大家!”

老艺术家的真诚与谦逊,与这个行业的浮华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将晚会推向了一个情感的高潮。

刘师师在台下用力地鼓掌,由衷地为老师感到高兴。虽说这座视帝奖杯,某种程度上,正是她用自己那座被“平衡”掉的视后换来的。

但此刻,心中并无多少遗憾,反而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以及一种超越奖项得失的释然。

她的战场,早已不在这里了。聚光灯下的荣耀固然耀眼,但真正掌控风云的,永远是那些在幕后布局落子的人。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