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来几天,方建军找人,通了水电,简单做了装修。方丽君和林慕慕则忙着**执照。
朱卫国带着他两个种菜的兄弟来了一趟,双方见了面,谈了合作细节,事情进展得很顺利。
期间,林成东又打来两次电话催要钱,语气一次比一次急迫恶劣。
方丽君按照商量好的,只推说没钱,大哥那边也借不到,搪塞过去。
每次接完电话,方丽君的脸色都不太好,但好在开店的忙碌冲淡了这份阴霾。
眼见储物间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锅灶也都支应起来,方建军去市场拉回了定做的桌椅,各种食材、调料、米面油都已备齐。
晚上,几人最后检查了一遍所有物品,方丽君看着眼前的一切,有些不敢相信:
“真像做梦一样。几天前,我还觉得天塌了,现在…居然真的要开店了。”
张琴搂着她的肩膀:“丽君,这是你好日子的开头!以后会越来越好!”
方丽君重重点头,眼中泪光闪烁,但这次是充满希望和干劲的泪光。
粮食局便民餐厅,明天终于要开业了!
第二天一早,朱卫国和他兄弟送来了第一批蔬菜,鲜嫩水灵,还带着泥土的芬芳。
下午四点半,“便民餐厅”正式开门迎客。
崭新的桌椅擦得锃亮,门口立着方建军做的“粮食局便民餐厅”的醒目招牌。
墙上挂着林慕慕精心设计的黑板报,中间写着“买三赠一”的优惠活动,和荤菜三元、素菜两元的价格。
两侧用鲜艳的颜色写着“主食免费”“到店消费即送精美凉菜一份!”的字样。
屋里,几个不锈钢大盆里盛着刚出锅的菜肴,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红烧肉油亮红润、宫保鸡丁酥嫩**、地三鲜浓香扑鼻、醋溜土豆丝酸辣爽口、西红柿炒蛋金黄鲜嫩…旁边是一大桶冒着热气的米饭和一筐白胖的馒头。
方丽君系着干净围裙,站在餐盆后,既紧张又期待。
很快,下班回来的人被香味和热闹吸引过来。
林慕慕嘴甜地招呼着邻居叔叔阿姨爷爷奶奶。
第一个顾客是郑奶奶,就是前几天在花坛遇见那个少年的姥姥。
她拿着饭盒,每样菜都要点尝尝。方丽君给她打得量足足的。
“哎呦,谢谢丽君!这下我家晚饭可省事了!”郑奶奶笑呵呵地付了钱。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小小的店面前很快排起了长队。
“哟,真开张了!丽君,这都是你做的?看着真不错!”
“开业大酬宾啊?买三送一?挺划算啊!”
“给我来个红烧肉,来个鱼香肉丝,再来个地三鲜。还能搭一个肉菜啊?那我要糖醋里脊!”
“嚯,消费还能送一份凉菜啊!那热菜给我照着刚才张哥的打一份,凉菜拍黄瓜跟豆腐丝能给我一样来一半吗?”
人们看着实惠的价钱和实在的分量,闻着**的香味,纷纷掏钱购买。
林慕慕在选购打菜勺的时候,特意放弃了最大号的,而是选择了中号勺子。
用最大的勺子打菜,一勺下去量是很多,但成本一下就上去了。
如果为了控制成本,只打多半勺或者八分满,顾客看着会觉得你小气,心里不舒服。
用中号的勺子就不一样了,每次打菜都打得满满的,堆得冒尖儿,视觉效果上,顾客会觉得‘嚯,这老板真大方,给这么多!
从今天大家的反馈来看,中号打饭勺的计策是成功的。
顾客越来越多,方建军负责收钱,方丽君和张琴帮负责打饭打菜,林慕慕则机灵地招呼客人、维持秩序。
方丽君一开始有些手忙脚乱,但很快就熟练起来,动作越来越快。
张琴和方建军配合默契。林慕慕眼观六路,及时补充餐盒筷子,收拾桌子。
忙碌持续到快七点,人才渐渐少下来。
几人都累得不轻,但看着空了的菜盆和鼓鼓囊囊的装钱的腰包,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妈,您看,我说您能行吧!”林慕慕挽着妈**胳膊。
方丽君擦擦额头的汗,看着空菜盆,长出一口气,笑容灿烂:“卖完了!真的卖完了!”
方建军乐得合不拢嘴:“开门红!绝对的开门红!”
张琴一边收拾一边说:“明天得多准备点儿!我看好多没买着的邻居还挺遗憾呢。”
几人兴冲冲的拿着腰包回家准备回家算账,哪怕几人都有了较高的预估,还是被最后算出来的金额吓了一跳。
居然有六百七十二块钱!
如果不扣除前期成本,毛利起码有三百五十块钱!
虽然嘴上没说,但是方丽君其实一直是有一点担心的,毕竟她已经十多年没有工作过,如今直接创业,说信心满满那都是安慰林慕慕他们的。
如今看到生意十分红火,再拿着手里沉甸甸的收入,她不禁喜极而泣了。
接下来几天,“便民餐厅”生意一天比一天好。方丽君根据销量调整了每天的菜品种类和数量。
从刚开业准备的五荤五素,直接增加到了八荤八素!
朱卫国他们送的菜质量稳定,价格公道,从根本上保证了品质。
方建军有增印了一大摞宣传单,带着林慕慕一起发到附近几个小区。
“粮食局便民餐厅”的口碑慢慢传开,附近其他小区和机关单位里的一些人也慕名而来。
方丽君越来越自信,脸上笑容多了,人也显得年轻了些。她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却干劲十足。
日子在忙碌和充实中飞快流逝,转眼就到了七月底,中考录取结果该公布了。
七月二十五号一早,方丽君就坐立不安,心里跟揣了个小兔子似的砰砰直跳。
她记得女儿初三下半学期成绩起伏很大,她这个当**免不了担心。
“慕慕,快,快打电话查查!早点知道早点踏实!”方丽君催促着,把电话听筒塞到女儿手里。
林慕慕看着妈妈紧张的样子,心里觉得有些好笑,又有些暖。
她当然一点都不急,毕竟她是“过来人”,清楚地记得自己上一世就是压线考上了行知中学。
是一所区级的重点高中,虽然在重点校里排名靠后,但好歹比普高强点儿。
她熟练地拨通了查询热线,听着听筒里传来机械的女声报出“林慕慕同学,您已被行知中学录取”时,内心平静无波。
“怎么样怎么样?”方丽君紧紧盯着女儿的表情。
林慕慕放下电话,微微一笑:“妈,考上了,行知中学。”
“真的?!哎哟!太好了!太好了!”方丽君瞬间眉开眼笑,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一把抱住女儿,
“我就知道我闺女肯定行!行知中学也是重点呢!太好了!我得赶紧告诉你大舅!”
她立刻又拿起电话,拨通了方建军的号码,声音里是压不住的喜悦和骄傲:
“哥!慕慕考上了!行知中学!对!重点!哎呀,这孩子争气……”
听着妈妈兴奋地跟大舅报喜,林慕慕脸上的笑容却慢慢淡了下去。
考上高中的喜悦很快被一个现实问题冲散:她一个装着三十五岁灵魂的人,初中那点知识早就还给老师了!
数理化、文言文、英语语法……除了语文靠阅历还能撑一撑,其他科目恐怕真的抓瞎。
高中可不是混日子就能过去的,尤其还是重点高中,学习进度快,竞争激烈。
要是开学就露馅,考个全班倒数,那乐子可就大了!别说妈妈会失望,她自己这“重生人士”的脸也没地方搁。
从那天起,林慕慕就开启了疯狂复习模式。
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所有时间都泡在书本里。
好在她有成年人的自制力和理解力,很多曾经觉得难懂的知识点,现在再看竟觉得豁然开朗。
但时间紧任务重,她不得不争分夺秒。
方丽君看到女儿考上了重点高中还这么用功学习,心里别提多欣慰了。
现在店里人手充足,小厨房也弄好了,不用女儿再操心劳力地帮忙。
她大手一挥,对林慕慕说:“慕慕,你就在家安心学习!店里的事儿有我们呢,不用你管!缺什么跟妈说!”
这正合林慕慕的心意,她获得了充足的、不受打扰的学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