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哲握紧了妻子的手,“开出好的,就留着,给你们母子打珠宝,剩下的当传家宝。”
“嗯!”
年婉君抿着嘴角,眼里满是温柔。
……
两人在酒店安稳地休息了一晚。
第三天,许哲便按着约定,驱车前往与矛家超的村子。
车子还没到村口,远远地就看见一个身影在老槐树下焦急地来回踱步,时不时地踮起脚尖朝路口张望。
正是矛家超。
这三天,他几乎是度日如年。
每天天不亮就守在村口,生怕这位许老板只是随口一说,把自己给忘了。
当看到大货车停下,许哲和年婉君下车时,矛家超脸上的焦虑一扫而空。
他脸上绽放出最质朴的笑容,连忙跑了过来。
“许老板!您可算来了!我还以为……我还以为您把我这茬给忘了呢!”
许哲笑了笑,“呵呵,怎么可能呢!”
“我说了要来找你,就肯定会来找你的,不过你在这里应该等了挺久了吧,不好意思啊!”
“没事,没等久!”
矛家超憨厚地笑了笑,“许老板,老板娘,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跟我到我家里坐坐吧!”
许哲两人点点头,“行。”
来到矛家超那简朴却干净的农家小院,许哲婉拒了对方要杀鸡杀鸭的热情,开门见山。
“家超,咱们说正事。”
他从包里拿出一沓纸,“我那个山歌剧,一台戏大概需要七八个人。”
矛家超立刻屏住呼吸,竖起了耳朵。
许哲的指节轻轻敲着桌面,目光锐利。
“这个剧很简单,不需要太高的演技,但不是谁都能演。”
“我需要那种性格得放得开,胆子大,不怕生,敢在几十上百人面前又唱又跳的外向人。”
“家超,你在这十里八乡人头熟,有没有这样的亲戚朋友,能给推荐几个?”
矛家超一听,黝黑的脸膛瞬间涨红,激动地一拍大腿!
“有!怎么没有!许老板您算是问对人了!”
他嗓门洪亮,转身就朝院子外扯着嗓子吼了起来。
“二娃!狗剩!还有你三姑家的那个辣妹子!都给老子滚过来!天大的好事!”
这一嗓子,跟平地惊雷似的,半个村子都听见了。
没多会儿,呼啦啦就从各家各户窜出来七八个年轻人。
有男有女,个个脸上都带着好奇和一丝乡下人特有的拘谨,怯生生地打量着许哲和气质不凡的年婉君。
“弟,啥好事啊?”
一个皮肤黝黑、眼珠子贼亮的年轻人凑上来问。
矛家超一巴掌拍他后脑勺上,唾沫横飞地介绍。
“这位是城里来的许老板!要拍山歌剧,演好了就给钱!”
“你们不是整天吹牛说自己嗓子好、胆子大吗?现在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谁要是能让许老板看上,以后就吃香的喝辣的!”
一听说演戏能给钱,这群年轻人的眼睛瞬间就亮了,那点拘谨顿时被渴望冲得无影无踪。
“老板,俺会唱山歌!俺娘说俺的嗓子能传出三座山头!”
许哲挑眉,“是吗?”
“那是当然,老板你听好了!”
刚才那个叫二娃的年轻人第一个站出来。
他也不怯场,清了清嗓子,扯开嗓子就嚎了一段原汁原味的山歌。
调子高亢,充满了野性的生命力。
“我我我!我也会唱,我还会跳舞!”
一个扎着麻花辫、脸蛋红扑扑的姑娘更是大胆,直接就在院子中间扭了起来。
动作虽然不专业,但那股子泼辣奔放的劲儿,却是城里姑娘学不来的。
这样的姑娘,在山歌剧里面会很有特色!
这些人都想在许哲面前展示自己。
一时间,小小的农家院变成了才艺展示现场。
唱歌的、翻跟头的、讲笑话的,一个个使出浑身解数,生怕错过了这个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许哲安静地看着,脸上带着一丝微笑。
这些人的形象和嗓音条件都还不错,身上那股子未经雕琢的“野”劲儿,正是他想要的。
他当场就挑了五个小伙子和三个姑娘,跟他们签了份简单的劳务合同,预付了每人五百块钱的定金。
拿到钱的那一刻,几个年轻人激动得手都在抖,看许哲的眼神,简直像在看活财神。
然而,许哲的心里却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遗憾。
可惜了……
他脑海中浮现出两个名字——张离,黄姜。
前世,除了矛家超高璧波等人外,张黄这两个天才般的民间艺人,也是极为出名!
他们的表演深入人心,很多人都专门去找他们的碟片。
可现在是千禧年,他们恐怕还在哪个不知名的角落里默默无闻。
这辈子没有他们,自己手里的这些剧本,还能复刻前世的辉煌吗?
许哲压下心头的思绪,眼前的班底还远远不够。
矛家超找来的都是年轻人,可剧本里还有几个中老年角色。
更重要的是,摄影、剪辑、化妆、道具……
这些专业人员一个都没有,设备更是连影子都见不着。
这根本不是一个小打小闹的草台班子能搞定的事。
他扭头看向年婉君,沉吟片刻:“婉君,看来光靠家超这边的亲戚还不够,咱们得玩把大的。”
说干就干。
许哲直接带着年婉君杀回城里,花钱租下了一个临街的大院子。
又找广告公司连夜定制了好几块巨大的招聘牌子,上面用最醒目的大字写着——
“高薪诚聘演员、编剧、摄影师……共创山歌神话!”
光有牌子还不够,许哲又花钱请了滇省本地一个颇有名气的歌舞队。
让他们每天就在大路边绕圈走,吹拉弹唱,载歌载舞。
这一招,简直就是往平静的湖里扔了一颗炸弹!
效果立竿见影!
滇省这边的人本就性格外向,能歌善舞。
让他们去搞什么高精尖的科研或许头疼,但一听说是唱歌演戏还能拿高薪,那热情简直要冲破天际!
当天,小小的院子门口就被围得水泄不通,人声鼎沸,热闹得跟赶集一样。
花花绿绿的民族服饰,配上欢快的芦笙调子,简直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许哲亲自坐镇面试,年婉君则在一旁帮忙登记。
整整两天,许哲几乎是连轴转,审核了几百个报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