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好莱坞修仙 第459章 泰坦尼克号的进展

回到洛杉矶,上班的第一天。

他就在办公室会见了《泰坦尼克号》剧组的制片人纳乔-米西和导演卡车司机,了解项目的推进情况。

《泰坦尼克号》立项已经半年多了,各项筹备工作至今还是进展缓慢,连演员选角都还没有开始考虑,开机时间更是遥遥无期。

林顿虽然知道这部电影的前景会非常成功,但作为投资方加主演,电影投资又这么大,对项目的推进情况必然是要定期过问的。

卡车司机是真的奔着把《泰坦尼克号》打造成影史经典的目标,各种筹备工作是精益求精,甚至吹毛求疵。

前期仅仅是确定拍摄场地,就花了2个多月的时间全世界考察,才初步选定了地中海中部马耳他的一个天然水坑。

但是在剧组和马耳他**交涉时,却遇到了不可思议的怪事。

按理来说,以好莱坞电影的影响力,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对好莱坞电影特别是大剧组来取景拍摄,都是举双手欢迎的。

很多国家还会给出巨额的优惠条款,来吸引好莱坞电影到当地拍摄,为的就是拉动消费和就业,以及电影上映后对当地的宣传,吸引全世界的游客。

比如早时候的《鲨滩》,那个时候林顿才刚刚出名,导演扎克和主演卡梅隆更是刚刚出道的素人,投资也才700万美元。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小项目,都受到了澳大利亚当地**的极大热情,不仅提供拍摄过程中的各种便利,还给了剧组30%的退税优惠政策。

当然,最后在《鲨滩》上映之后,票全球房大爆,澳大利亚豪勋爵岛也得到了极大的回报,借助电影的影响在全球打响了名气,成为热门旅游景点,迎来了全世界各地大量的游客。

旅游业本来也是马耳他的支柱产业,按理说,世界著名大导演带着投资1.7亿美元的大项目来此地拍摄,主演还是好莱坞超级巨星,这种好事当地**应该是举双手欢迎,不说给出特别优惠,最少也是全力配合吧。

可是剧组接触的情况却是让人大出意外,当地**不但没有任何优惠,还以电影拍摄会破坏环境为由要收取高达上千万美元的费用,否则就不予放行。

当乔纳把情况反馈到林顿这里,他都被气笑了,这不明显是想敲诈嘛,或者是逼着剧组私下给某些人好处。

什么奇葩玩意,这里又不是唯一的选择,难道离了张屠夫,就只能吃带毛肉啦。

他回想起前世《泰坦尼克号》的拍摄地点是在墨西哥的一个海湾,具体的地点当时没有关注。

但是有墨西哥这个大方向就够了,他立刻通知纳乔-米西和导演卡车司机,中止和马耳他的谈判,建议他们去墨西哥附近选景,而且墨西哥还有一个优点,离洛杉矶近。

又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卡车司机终于墨西哥罗萨里托的一个沿海开发区临海不远的地方选中了一块地址,决定在这里从零开始搭建一个包含蓄水槽的大型摄影基地。

后续剧组和当地**接触洽谈就顺利多了,而且林顿还让剧组向当地**承诺,会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水上拍摄基地,电影拍完之后,还会将这里开发成一个旅游景点。

这个承诺太受当地**欢迎了,当地**最后不但以非常优惠的价格卖给了剧组100英亩的土地,而且还给出了电影拍摄期间退税20%的优惠政策。

这才是正确的合作模式,也是一个皆大欢喜、双赢的局面。

随后,电影的筹备工作才终于走向了正轨。

到现在,大型水槽也就是一个巨大的人工湖,已经开挖了三分之一,预计还有6个月可以完工,到时候就可以引海水灌入了。

与此同时,泰坦尼克号巨大的船体模型也在艺术总监查理斯-李的带领下同步建造,考虑到拍摄周期将会很长,而且林顿要求,电影拍摄完成后会开发成旅游景点。

所以船体模型最后决定全部使用钢架结构,基本上是对照泰坦尼克号的资料进行一比一的还原复制,这个时间耗时会非常长,还需要11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为了赶进度,船上的布景建设也在同时进行,大部分的内部设施,舱餐厅、那个豪华楼梯等都开始在墨西哥城同步制作,等完成后再拆开运到罗萨里托,由工作人员在船上重新组装起来。

卡车司机为了追求完美,找来了好莱坞最有名的道具师彼得-拉蒙,彼得率领团队根据仅存的几张泰坦尼克号内景照片及其姊妹船奥林匹克号的照片精确重现了头等舱餐厅、会客室、头等舱吸烟室、步道区、下午茶厅、健身房和多个特等舱。

并开始按照真实数量复制甲板椅、桌灯、瓷器、皮箱、救生衣和航海零件等,涉及到的数量总计有数千件。

另外,卡车司机和彼得还找来了真实历史上泰坦尼克号上甲板餐厅和会客室使用的地毯制造商,这家公司现在还在运营,按照当时的规格样式和材质还有染料向他订制了船上的地毯。

对于林顿最为关心的时间进度,卡车司机这次也终于给出了明确的答复,电影的前期筹备还需要一年时间,也就是说要等到明年的1月份才能正式开机。

自然电影的选角还为时过早,算上拍摄制作,电影最早也要到97年下半年才能完成。

好吧,只能说,不愧是卡神,自己是一年拍一部电影,还是自导自演,他是3年拍一部电影,这种对电影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林顿自认为做不到,但也不妨碍他全力支持。

卡车司机离开之后,乔纳继续留了下来,向林顿诉苦。

“老板,詹姆斯太狂妄,太霸道了。”

“怎么啦?”

“好莱坞历来就是以制片人为中心,他倒好,在《泰坦尼克号》剧组,什么都是他说了算,我说话基本不太管用,筹备过程中什么都要按照他的意见来。

您刚刚也听了,他是什么好就要什么,全部都要精益求精,完美无缺,结果就是时间无限期的拉长,费用开销无限制的增大,我们是拍电影,又不是做艺术品,我觉得您是不是太迁就他了。”

“乔纳,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是没办法,好莱坞的超级大导演有任性的资本,他们的项目往往就是以导演为中心了,其实不仅仅是他,斯皮尔伯格,卢卡斯这些导演哪个不是这样。”

“老板,但是您也是超级大导演啊,也没有他那么霸道。”

这种马屁话听听就好,自己还能不知道,真实情况是在自己的剧组,制片人更加没有话语权,纯粹就是为自己服务的,而且还没地方敢吐槽。

“不要拍我马屁了,其实我也一样,好了,你忍忍吧,不是谁都有机会和这样的大导演合作的,而且这个项目我可是极其看好的,等电影上映了,你就知道这个项目对你的帮助会有多大。”

“那我就这样全部听他的?”

“不,在电影的创作方面,可以全部由詹姆斯主导,但是有两件事你必须把好关。”

“那两件事,您请说。”

“第一个是剧组的开支,必须由你签字审核把关,当然正常的开支你不能阻拦,只要把控住了剧组的经费,詹姆斯再浪也浪不到哪去。”

第二个是时间进度,剧组的各项工作都要列出时间进度表,你就抓剧组是否按时间进度推进,一旦没按时间进度执行,你就追查原因,有问题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