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435章 冒进讨战,国际观瞻 月票1600加更

();

宣府城外。

北营。

黄昏的光线像一层蒙尘的纱,笼着漫山遍野的帐篷。

新募的士兵们三三两两地聚在营地里,有的还穿着破烂的民服,手里攥着生锈的长枪,连枪头都没磨亮。

有的蹲在地上啃着干粮,嘴里骂骂咧咧地抱怨着帐篷漏风。

还有几个老兵油子靠着树干,偷偷摸出酒壶抿着。

这一万“大军”,乍一看黑压压望不到头,细瞧却全是松垮的架子。

黑云龙站在土坡上,双手叉腰,看着眼前的景象,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姐夫!您这招‘散财发粮’真是绝了!

不过几日功夫,就募了一万多新兵!

加上宣府三卫、万全左卫那些老底子,咱们现在可有四万人马了!”

他伸手指向营地里攒动的人群,语气里满是狂妄,连声音都拔高了几分:

“您瞧瞧!这么多人,就算朝廷派来援军,咱们堆也能把他们堆死!

还怕什么陈策?

依我看,等大同、山西的人一响应,咱们直接杀去北京,让陛下也尝尝咱们宣府兵的厉害!”

说着,他还得意地捋了捋鬓角,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封侯拜将的模样。

之前在王国樑面前的顺从早没了踪影,此刻满脑子都是“人多势众”,压根没注意到身旁王国樑紧绷的脸。

“人数是多,可大多是乌合之众啊。”

王国樑轻叹一声。

“乌合之众怎么了?”

黑云龙转头看着王国樑,笑着说道:

“再差也是能拿刀的!守城的时候往城墙上一站,朝廷那些兵卒见了也得害怕!”

“守城?”

王国樑苦笑一声。

“你以为朝廷会给咱们守城的机会?

戚金的南兵是从辽东战场上活下来的,陈策的川兵善攻坚,还有京营的神机营。

他们一来,先是火器轰城,再是精锐爬墙,这些新兵能挡得住?”

他顿了顿,目光又飘向东北方,那是大同的方向,语气里添了几分焦虑:

“更重要的是,大同、山西那边至今没回信。

咱们喊着‘共举义旗’,可人家根本不搭理。

没有他们呼应,咱们就是孤军奋战,四万人马看似多,实则是困在宣府城里的笼中鸟。”

黑云龙脸上的笑容僵了僵,却还是嘴硬:

“说不定他们在路上呢!毕竟是谋逆大事,总得考虑考虑……”

“考虑?”

王国樑打断他,声音里带了几分怒火。

“周通、赵承业怎么不考虑?他们可是直接带着兵去保安州投靠马世龙了!”

黑云龙张了张嘴,想要争辩,却被王国樑的眼神堵了回去。

别看这局势好像对他来说大好。

宣府人心都在他身上。

但这只是假象罢了。

宣府之中。

如今臣服他的,不过是些沾亲带故、利益捆绑的人:

葛峪堡参将是他女婿,靠着他才坐稳位置。

柴沟堡的南山参将是他族弟,早年犯了错是他保下来的。

宣府三卫的军官多是他一手提拔的,万全左卫的游击更是他早年教过的徒弟……

这些人跟着他,无非是怕他倒了之后自己也没好下场。

可那些没沾亲带故的呢?

东路的周通、南路的赵承业,早就看透了“谋反”是死路一条,一接到马世龙的消息就立刻倒向朝廷。

上西路的吴谦至今没表态,显然是在观望,一旦朝廷军占了上风,定会第一个反过来打他。

想到这里,王国樑的胸口像压了块石头,沉甸甸的喘不过气。

他又想起了几日前在总兵府写罪状的日子。

那时候虽然忐忑,却还抱着“戴罪立功”的希望,哪怕丢了官职,至少能保住全家性命。

可现在呢?

被黑云龙这一闹,弑杀钦差的罪名坐实,谋反的大旗也被强行竖起,连回头的路都没了。

他侧头看向身旁还在做着“进京夺权”美梦的黑云龙,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有恨,有无奈,还有几分绝望。

若不是这个小舅子一时冲动,杀了张鹤鸣,他何至于落到如今这般境地?

“姐夫,您这是咋了?怎么突然像娘们一样,畏手畏脚了?”

王国樑猛地回过神,眼神扫过黑云龙,语气里带着几分憋了许久的不耐:

“我不想说第三遍:

在外面,要称职务!”

他原本就因局势心烦,黑云龙这没大没小的称呼,更让他烦心了。

他之所以会走到这一步,正是因为眼前这个拎不清的小舅子。

黑云龙被他怼了一句,却没敢恼,反倒嬉皮笑脸地拱了拱手,尾音还带着点撒娇的意味:

“知道了知道了,总镇姐夫。

这不是跟您亲近嘛,哪能时时刻刻都端着架子。”

“你啊……”

王国樑看着他这副油盐不进的模样,到了嘴边的斥责又咽了回去,最终只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

他摆摆手,语气沉了下来,直奔正题:

“罢了。

别扯这些没用的。

让你去探查蓟镇和保安州的动静,现在怎么样了?

都过去好几天了,朝廷不可能一点反应都没有。

咱们连敌人的底细都摸不清,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提到正事,黑云龙脸上的笑意瞬间敛去,他挺直了腰板,往前凑了凑,声音压得低了些,带着几分凝重:

“蓟镇那边,陈策、戚金、刘渠这几个老将都动了。

末将派去的探子说,蓟镇的兵卒从各个卫所往一处集结,旗帜遮天蔽日的,光看队伍长度,怕是有一万多人,全是之前跟建奴打过仗的精锐。”

他顿了顿,咽了口唾沫,又接着说:

“保安州更棘手。

东路的周通、南路的赵承业,这俩老狐狸居然真敢跟咱们作对,带着部曲去投奔马世龙了。

马世龙还征调了延庆卫的兵卒,加起来也有一万出头,现在正围着保安州整训,看那样子,是想跟咱们耗着。”

“一万……一万出头……”

王国樑低声重复着这两个数字,拳头不自觉地攥紧。

他眉头皱得更紧了。

对方看似只有两万多人,可全是京营、蓟镇的精锐,还有周通、赵承业带来的边军老兵,论战斗力,远不是自己这边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能比的。

新募的一万多兵卒,连刀都没握稳,守城尚且勉强,真要出城野战,不过是送人头。

黑云龙见他眼神闪烁,脸色越来越沉,连忙上前一步,语气急切地劝道:

“总镇,您也别太愁!

他们人多,可从蓟镇、赶来宣府,至少要走三四天。

咱们正好利用这几天时间,先把保安州的马世龙给灭了!

只要打赢这一仗,不仅能断了朝廷的先头兵,还能震慑大同、山西那些观望的将领。

他们要是见咱们能打,说不定就敢举事响应了!”

这番话像一颗石子,投进了王国樑沉郁的心里。

他抬眼看向黑云龙,眼神里先是闪过一丝犹豫,随即渐渐亮了起来。

是啊!

现在坐以待毙,只会等朝廷大军合围。

若是主动出击,先拿下保安州,不仅能消灭马世龙这股威胁,还能借胜仗争取到其他边镇的支持,说不定真能破局。

这是‘国际观瞻’啊!

不过

王国樑也只是高兴了一会而已。

方才黑云龙的话确实让他动了心,可冷静下来一想,马世龙麾下那万人虽杂,却有周通、赵承业的旧部撑着,还有京营残部做骨干,真要短时间消灭,哪里是易事?

而一旦时间拖延,朝廷大军赶来,这出去攻城的军队,恐怕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

“总镇是担心马世龙的兵马不好啃?”

黑云龙眼尖,见王国樑出神,立刻凑上前,请命道:

“末将愿领一军,去保安州收拾他!”

王国樑闻声转头,目光落在黑云龙脸上。

他缓缓摇了摇头,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

“你?你性子太急,遇事不知变通,上次煽动西大营哗变便做的很不漂亮。

这般鲁莽,如何能担此重任?”

“我哪鲁莽了!”

黑云龙急得涨红了脸,攥紧拳头往前凑了半步,声音压得低了些,却更显激动。

“马世龙才来宣府几个月?

东路的周通、南路的赵承业跟着他,不过是怕被总镇牵连,想求个自保,心里未必服他!

至于他征调的延庆卫兵马,那游击将军薛原,跟我是过命的交情。

当年他在独石口被蒙古人围了,是我带五十骑冲阵救的他!

此番他在马世龙帐下,不过是身不由己,我只要派人递个信,让他战前倒戈,马世龙的防线必乱!

到时候咱们里外夹击,一场大胜还不是手到擒来?”

他说这话时,眼神亮得惊人,伸手在帐内的简易舆图上一点,指着延庆卫驻军的位置:

“薛原麾下有两千人,守着保安州的西城门,只要他开门放咱们进去,马世龙首尾不能相顾,再多兵马也没用!”

王国樑的目光顺着他的指尖落在舆图上,眉头渐渐舒展,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亮。

他倒是忘了,自己在宣府经营三十年,人脉早就织成了一张密网。

上到参将游击,下到卫所小旗,多少人受过他的恩惠,或是有过利益牵扯。

马世龙带来的京营兵是精锐,可他麾下的宣府旧部,又有多少是真的干净的?

这些,都是他们可以利用的。

“你有多少把握?”

王国樑语气终于多了几分认真。

黑云龙见他态度松动,连忙收敛了几分急切,神色也郑重起来:

“十成把握不敢说,但七成总有。

薛原欠我一条命,只要信送到,他绝不会推辞。

至于周通、赵承业的人,咱们只要先打垮延庆卫的旗号,他们见势不妙,未必会真的死战。

毕竟谁也不想跟着马世龙送死。”

七成把握,在如今的局势下,已经算得上是冒险中的最优解了。

王国樑沉默片刻,终于下定了决心:

“好,我给你一万人马。

七千是宣府三卫和独石营的老兵,三千新卒跟着打打杂,你务必谨慎,不可轻敌。”

“谢总镇!”

黑云龙大喜过望,猛地抱拳行礼,脸上的兴奋藏都藏不住,转身就要去点兵。

“等等!”

王国樑突然叫住他,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记住,此战若能胜,自然最好;可若是事不可为,立刻撤回来,别硬拼。

咱们现在的底气,不是靠打赢多少仗,是靠守住宣府。

只要能撑几个月,大同、山西响应,朝廷粮草耗不起,自然会有招抚的心思。

你要是把这一万老兵赔进去,咱们就真的没活路了。”

黑云龙脚步一顿,回头看了眼王国樑,见他神色凝重,不似玩笑,便收起了几分浮躁,认真点头:

“末将明白!若是战局不利,定不会恋战!”

当天夜里,宣府城外的军营里火把通明。

黑云龙亲自点兵,七千老兵穿着整齐的甲胄,腰佩长刀,手持长矛,站在月光下沉默不语。

三千新卒则大多背着弓箭和干粮,脸上带着几分紧张。

黑云龙骑着一匹黑马,在队列前巡视,声音洪亮地喊道:

“明日一早,随我去保安州!

打赢了,每人赏银十两!!”

老兵们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十两银子,抵得上他们一年的粮饷。

新卒们则交头接耳,脸上多了几分期待。

翌日。

天还未亮,东方刚泛起鱼肚白,黑云龙便率领一万兵马,朝着保安州的方向进发。

马蹄踏在沙地上,扬起滚滚尘土,队伍像一条黑色的长龙,在官道上蜿蜒前行。

黑云龙走在队伍最前面,手里握着马鞭,心里盘算着如何联系薛原,如何布置夹击。

他觉得,这一战,他定能打赢,定能让姐夫对他刮目相看。

此刻。

另外一边。

保安州新城的城楼之上,入夏的风裹着洋河的水汽,吹得马世龙甲胄上的红缨微微晃动。

他手扶雉堞,目光投向东南方。

那里是通往宣府的官道,此刻空旷的路面上,只有几队哨探的身影在远处掠过,可他却从那片寂静里,嗅到了大战将至的硝烟味。

“将军,哨探回报:宣府方向有大军出动,旗号是‘黑’字,约莫万余人马,正朝着保安州赶来!”

身后的亲兵快步上前,声音带着几分急促,手里捧着的谍报还沾着路上的尘土。

马世龙接过谍报,眉头紧皱。

他低声自语:“王国樑终究还是忍不住了,派了这么个莽夫来……”

话虽如此,他眼底却没有半分轻视。

黑云龙虽鲁莽,却久在宣府,熟悉周边地形,麾下更有不少本地老兵,绝非易与之辈。

他转身走下城楼,同时对着亲兵说道:

“传令:周通、赵承业、薛原、江武,即刻到守备府衙议事!”

“是!”

亲兵领命,旋即去通知这些被召集的人。

半个时辰后。

保安州新城守备府衙的大堂内。

烛火摇曳,映得案上的保安州舆图明暗交错。

众将按职级分列两侧,神色各异。

周通身披玄铁铠,手按腰间长刀,眉宇间满是跃跃欲试。

赵承业穿着素色常服,显得有些谨慎。

薛原站在角落,嘴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眼神却时不时瞟向门外。

“诸位。”

马世龙开门见山。

“黑云龙已率万余人出宣府,目标就是咱们保安州。

今日叫诸位来,便是议一议,这仗该怎么打。”

话音刚落,江武率先上前一步,躬身说道:

“协镇!保安州新城实在难守啊!

这城是三年前仓促修葺的,城墙最高处才两丈,城垛稀疏,守城的火铳不足百支,滚石、擂木加起来也不够铺满半面城墙。

平日里对付小股流寇尚可,面对万人大军,怕是撑不过一个月!”

“何须守城?”

周通猛地一拍案几,打断了江武的话,声音洪亮。

“咱们麾下有万余人马,我的三千永宁兵,赵参将的三千顺圣兵,再加上薛将军的延庆卫与江守备的守军,皆是带甲之士!

黑云龙那万余人和我们人数差不多,咱们堂堂官军,难道还怕了他?

出城列阵,与他野战便是,一战定乾坤!”

赵承业却摇了摇头,上前说道:

“周参将勇则勇矣,却未免太过冒进。

咱们的兵虽不算弱,但黑云龙久在宣府,麾下多是本地老兵,熟悉地形。

况且蓟镇的陈帅、戚帅已在赶来的路上,最多五日便能抵达。

依我之见,不如放弃新城,全军退守保安老城。

老城城墙高三丈,有护城河环绕,存粮充足,守个五日绰绰有余。

等主力一到,再内外夹击,何愁黑云龙不破?”

“退守老城?”

薛原突然开口,语气带着几分不以为然。

“老城虽固,却离驿道太远。

若是黑云龙绕过老城,截断咱们与蓟镇的联络,到时候援军找不到咱们,咱们也等不到援军,岂不是坐以待毙?

依我看,不如干脆弃守保安州,全军撤往永宁。

永宁是大城,城墙坚固,粮草丰足,更要紧的是,那里是周将军的地盘,民心归附,守住黑云龙易如反掌!”

他这话看似有理,实则暗藏私心。

永宁离宣府更远,若是撤往那里,像是马世龙惧怕了黑云龙一般。

可在场众人却未察觉,只当他是稳妥之见。

马世龙听着众人的争论,充分了解了众人的意见之后,他这才缓缓开口:

“退守永宁,会堕了全军士气、

咱们是官军,还未接战就弃城而逃,传出去,九边将士会如何看咱们?

退守老城,虽能坚守,却会把主动权让给黑云龙,他若分兵劫掠周边屯堡,咱们也只能眼睁睁看着。”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将,语气变得果决:

“周通!你率本部三千永宁兵,驻守保安新城,加固城防,守住洋河水道,务必拖延黑云龙的攻城节奏!”

“薛原!你率延庆卫三千人马,驻守保安老城,与新城形成犄角之势,若是新城遇袭,你便从侧翼出兵牵制!”

“赵承业!你随本镇,率四千人马在新城外的鸡鸣山下设营,依托山势列阵。

黑云龙若来攻城,咱们便从营中出兵,打他个措手不及!”

“记住,咱们不用赢,只要守住三五日!

三五日之后,陈帅、戚帅的大军必到,到时候,便是王国樑授首之日!”

“遵命!”

众将齐声应道,声音铿锵。

周通、赵承业、江武抱拳领命,脸上满是战意。

唯有薛原,在低头领命时,眼底飞快地闪过一丝寒光。

呵呵。

他要做的,可不止是“驻守老城”那么简单.

PS:

5400字加更。

求保底月票!!!

(本章完)